天天看點

喜報!中鐵大橋局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作者:中鐵大橋局
喜報!中鐵大橋局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喜報!中鐵大橋局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6月24日

全國科技大會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

中鐵大橋局參建的

港珠澳大橋跨海叢集工程

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中鐵大橋局參與的

“北鬥高精度實時融合監測技術

與重大工程應用”

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港珠澳大橋跨海叢集工程

喜報!中鐵大橋局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屹立于南中國海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曆經10年建設,大橋全長55公裡,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東接香港特别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别行政區。

港珠澳大橋于2018年10月23日通車。開通首日,習近平總書記巡覽大橋,接見建設者代表,并親自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大橋于2009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創下了橋梁建設的多項“第一”:大橋設計使用壽命為120年,是目前世界上橋梁設計使用年限最長的大橋;大橋建設是粵港澳三地首次統一使用國際建設标準;大橋被英國《衛報》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喜報!中鐵大橋局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交通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跨海叢集工程,大橋建設取得外海隧-島工程建設技術與标準體系、外海叢集工程工業化建造技術與裝備鍊、設計使用壽命保障成套技術等5大創新成果,打破國際壟斷,引領世界橋島隧跨海叢集設施建設技術更新換代,填補多項國内外技術空白。

喜報!中鐵大橋局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港珠澳大橋采用橋島隧組合方案,22.9公裡為橋梁,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銅鼓航道段約6.7公裡為島隧組合;隧道東、西兩端各設定一個海中人工島。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港珠澳大橋工程CB05标,是港珠澳大橋橋梁工程三個土建标段中工程量最大、結構形式最繁雜的标段。該标段工程内容包括九洲航道橋、非通航孔橋及珠澳口岸連接配接橋、暗橋、互通立交等。

北鬥高精度實時融合監測技術

與重大工程應用

中鐵大橋局參與的“北鬥高精度實時融合監測技術與重大工程應用”科研成果,瞄準鐵路、橋梁、大壩等基礎設施安全服役與智能運維的國家重大需求,在變形觀測、分析、評估和監測平台等方面取得多項原創性成果,形成了自主創新的北鬥高精度實時融合技術體系與監測裝備,實作了1毫米級、實時、自動、三維一體化變形監測,為基礎設施安全監測提供了新模式。

喜報!中鐵大橋局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該成果已運用于楊泗港長江大橋

在橋梁運維領域,推動了橋梁結構健康監測在實時、自動、多源資訊融合技術方向的發展,項目成果成功用于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虎跳峽金沙江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等20餘座特大橋梁的健康監測,在武漢鹦鹉洲大橋渦振、陽邏長江大橋船舶撞擊等突發事件中實作了全過程橋梁狀态快速評估,提高了橋梁運維中的應急決策水準。

喜報!中鐵大橋局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監制|舒智明

稽核|祁曙光

編輯|劉佩娅

文字|周 威

【相關推薦】

率先封頂!昌九高鐵揚子洲贛江公鐵大橋建設進入新階段

進入主塔施工階段!甬舟鐵路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5号墩承台築成

立标打樣!建立鄭州南站及相關工程迎來标準化建設觀

喜報!中鐵大橋局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