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14年,作家張恨水被迫結婚。他嫌棄妻子貌醜,卻經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後,妻子懷孕生下一個女兒,他卻怒罵:“真是晦氣!”

作者:素年文史

1914年,作家張恨水被迫結婚。他嫌棄妻子貌醜,卻經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後,妻子懷孕生下一個女兒,他卻怒罵:“真是晦氣!”

“你應該盡早成家的,我托人給你介紹了個女孩子。”一天,剛進家門的張恨水被母親這樣告知。

可他并不想草草進入婚姻。不僅僅為了家庭事業,更是為了自己。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年少時,父親去世,家裡變得非常困難。

(參考資料:新京報:2018-09-17:《寫《金粉世家》的張恨水,為什麼長期不被文學界待見?》)

21歲,他所讀學校因故關閉,隻好辍學回家。

作為家裡的長子,張恨水一心隻想拼事業,替父親撐起這個家。可是,他的母親戴信蘭不這麼想,她覺得兒子應該先成家後立業。

張恨水是個文人,他對愛情和婚姻充滿了向往,是以當即就拒絕了母親的提議。

但是母親可不管這些,她認為張恨水的那些美好憧憬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開始哭訴:“我一個人帶着你生活非常不容易,如今你長大了,難道連母親的話都不聽了嗎?”

張恨水聽這些話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無奈地答應:“我聽您的話,娶妻生子行了吧。”

就這樣,在母親的安排下,張恨水和徐文淑舉行了婚禮。

新婚之夜,看着坐在床上的新娘子,張恨水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期待的。可是,當他掀開紅蓋頭時,眼前的一幕讓他大吃一驚:

新娘竟然是個翹嘴唇、塌鼻梁、身材矮胖的女人,這和他想象中的妻子一點都不一樣。

張恨水當時就想離開,但又覺得新婚之夜就走未免太過分,于是強忍住内心的失望,勉強留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他便離開了房間,跑到母親身邊抱怨:“娘啊,你快來看看,這哪是您說的那個漂亮姑娘啊!”

母親也很意外,她原來看上的那個姑娘的确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但木已成舟,勸說兒子:“反正婚已經結了,時間一長,會習慣的!”

徐文淑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雖然張恨水對她沒有多少溫暖,但她對張恨水的母親非常好。

老太太生病時,她整夜整夜地陪護。

母親戴信蘭也漸漸對徐文淑心生憐惜,勸張恨水多陪陪她。

張恨水自知無法忤逆父母親,也就順水推舟。不久,徐文淑懷孕了,生下一個女兒。

孩子出生後,張恨水并沒有因為當了父親而改變對徐文淑的态度,反而更加煩躁。

他怒罵道:“真是晦氣!”

自始至終,在張恨水看來,這段婚姻不過是母親一手操辦的結果,而他依然希望自己能夠找到真愛。

直至胡秋霞的出現。

胡秋霞年輕貌美,才情出衆,讓張恨水一見鐘情,很快結為夫妻。

徐文淑的心裡雖然有些酸楚,但她早已對張恨水不抱任何希望,隻是默默接受現實。

可張恨水對胡秋霞的真情也沒有維持太久。後來,他認識了一個名叫周淑雲的女學生。

周淑雲喜歡張恨水的小說,兩人志趣相投,很快也走到了一起。

就這樣,張恨水娶了周淑雲做外室,三人共同生活。

盡管張恨水對徐文淑沒有愛情,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又見她勞心勞神地照顧母親,有了些許感激之情。

1958年,60多歲的徐文淑外出時遭遇車禍去世。

張恨水聽聞消息後非常悲痛,立即派長子去為她操辦後事,還囑咐:“一定要把她葬進張家祖墳。”

張恨水對徐文淑雖然沒有愛情,但始終保持着一種責任感,對她的生活和健康關心備至。這種責任感也讓他在徐文淑去世後感到内疚和後悔,認識到自己沒有給她更多的愛。

婚姻和愛情是複雜的,責任和感情有時難以兼顧。

張恨水或許會後悔沒有好好對待徐文淑,但兩人的結合,從一開始就是包辦婚姻下的悲劇,沒有孰對孰錯!

1914年,作家張恨水被迫結婚。他嫌棄妻子貌醜,卻經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後,妻子懷孕生下一個女兒,他卻怒罵:“真是晦氣!”
1914年,作家張恨水被迫結婚。他嫌棄妻子貌醜,卻經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後,妻子懷孕生下一個女兒,他卻怒罵:“真是晦氣!”
1914年,作家張恨水被迫結婚。他嫌棄妻子貌醜,卻經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後,妻子懷孕生下一個女兒,他卻怒罵:“真是晦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