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農諺當中有答案,建議了解

作者:小談食刻

南方雖然這些天,帶來了強降雨,但是并不妨礙溫度偏高,一旦等得梅雨結束,氣溫又會出現飙升,會特别的炎熱,尤其是夏至之後,天氣已經開始熱起來了,在過些日子,就是入伏的時間了,那将會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一個階段,中午的時候,簡直是沒法出門,都隻想在空調房裡待着。

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農諺當中有答案,建議了解

不過有的人,卻一直在講,不用過于的悲觀,今年熱不熱還要看是早入伏還是晚入伏?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農諺當中有答案,建議了解。

夏至三庚入伏,什麼是“伏”?

據《曆忌釋》載:"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

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農諺當中有答案,建議了解

從這裡我們可以明白,庚金潛藏,潛伏,就是告訴我們這個時候,火氣旺盛,要注意降溫祛暑,正所謂伏着隐伏解盛暑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三伏天”的“伏”還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農諺當中有答案,建議了解

當陰氣伏在比較早,那麼也就說明天氣會變的比較涼爽,反之陰氣伏的比較晚,那麼三伏天就會異常的炎熱。

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

關于早入伏還是晚入伏,我們先要看的就是它的一個判斷标準。一般來講,直接看農曆就可以得出來。

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農諺當中有答案,建議了解

夏至是三伏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換句話來講,夏至來的比較早,那麼三伏就會來的早,反之來的晚,三伏天就會晚一些。而夏至來的早,還要看其庚日,三庚數頭伏,今年的第一個庚日,在夏至之後第四天,典型的是早入伏。

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農諺當中有答案,建議了解

另外,入伏早晚,還有的是根據具體時間對應的晝夜不同劃分,人們把白天入伏稱作早入伏,晚上時間入伏為晚入伏,今年夏至的具體時間是6月21日 04:50:46,典型的白天,就是早入伏。

農諺當中關于早入伏的說法?

1、 早入伏涼飕飕,晚入伏熱死牛

簡單的解釋一下,如果入伏的時間來的比較早,那麼就會感覺到天氣非常的涼爽,如果是來點的比較晚,就會很炎熱,熱死牛,就代表着溫度非常的高,雖然有些誇張的說法,它也突出的了天氣的炎熱。

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農諺當中有答案,建議了解

2、 早入伏雨淋淋,晚入伏熱哄哄

如果是早入伏,那麼雨水會比較多,這個時候,正好是梅雨快要結束的時候,入伏,自然會比較的涼快,如果是晚入伏,時間比較的久,那麼就會變得相當的燥熱,那麼我們就要做好防暑的準備了。

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農諺當中有答案,建議了解

3、 早入伏雨淅淅瀝瀝,晚入伏旱了田

這一句農諺和上面的有些類似,也是說的早入伏,雨水會比較多的,晚入伏的話,則是會帶來幹旱的一個天氣,天氣幹旱,那麼自然就會非常的炎熱,因為沒有降雨。

7月15日入伏,早入伏和入伏有啥講究?農諺當中有答案,建議了解

今年是典型的早入伏,那麼到底會不會比較的涼爽呢?我們可以期待一下,古人的這些預測,事實上是帶有一定地域性的,我們作為了解就可以了,天氣具體的變化,還是要以天氣預報,和氣象台釋出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