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作者:餐飲老闆内參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作者 | 餐飲老闆内參 内參君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萬店”浪潮下,粵菜終于跑出黑馬品牌——

全國連鎖600家

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2023年,中國餐飲業總收入首次突破5萬億大關。餐飲連鎖化率達到21%。行業連鎖化程序驟然加速,一批餐飲企業率先進入千店、萬店俱樂部。

各個餐飲品牌的悲歡并不相通:2023年,是餐飲行業開店數量和閉店登出數量均達到百萬峰值的一年,大家普遍感覺盈利更難了。投射到資本市場上,抗風險能力成為卓越品牌的基本功之一,不斷進擊的頭部餐飲品牌依靠馬太效應持續虹吸,加速了各個細分賽道淘汰出清的速度。

加速擴張,提高連鎖化率,成了所有餐飲品類的當務之急。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而粵菜在這場連鎖化競争中,還未登上頂峰。本次粵菜産業變革大會上,美團釋出了一組行業資料:餐飲品類中,連鎖化率最高的飲品已達到44%,火鍋處于20%,最近5年,八大菜系的連鎖化速度穩步提升,達到了17%。這其中,粵菜連鎖化率僅7%,在地域分布上,粵菜“大學營”廣東遙遙領先,其次是江浙滬等南方省市,北方大部分地區門店均不超過1000家。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另一組資料又告訴我們,粵菜的潛力之大。按照美團資料熱度排名,川菜、粵菜、湘菜,是線上總交易額排名前三的地方菜系。另外,根據中國烹饪協會2022年統計資料,湘菜、粵菜、川菜的市場占有率分别為17.6%、16.2%、16.1%。

也就是說,粵菜賽道規模遙遙領先,而品牌連鎖化程序仍需努力。

這幾年,湘菜追川逐粵,後來居上,發展勢頭兇猛,靠的就是在頭部品牌帶領下,攻城略地,迅速擴張。

龍争虎鬥、厮殺激烈。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與粵菜一貫的“低調”“務實”的風格一樣,粵菜企業也更多是腳踏實地、穩打穩紮。在這場大會上,公布了一組資料:廣順興從2017年創立至今,經曆了疫情黑天鵝的三年,門店數量卻突飛猛進,已經開到了600家,堪稱粵菜界的“黑馬”。

中國烹饪協會副會長、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譚海城說,目前能夠在全國開拓600家以上門店的粵菜企業隻有廣順興。“可以說,廣順興為粵菜的連鎖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期待未來廣順興能夠在品牌化、連鎖化、數智化,甚至時尚化、健康化、資本化等領域,成為粵菜的一面旗幟。”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川湘軍“圍攻”

粵菜頭部的突圍攻略

粵菜以其豐富精細、淡中求鮮的特點,名揚四海,享譽世界。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始,粵菜火遍全國,為各地餐飲市場帶去了先進的服務理念、管理模式、創新菜品等元素。不過,在随後的發展中,川湘菜、杭幫菜、西北菜等菜系異軍突起,尤其是近些年的連鎖模式,更是不斷颠覆着各個菜系的江湖地位。以湘菜為例,僅僅在2022~2023年2月一年間,新開門店數就達到3萬家。

本次粵菜産業變革大會上,廣順興獲得了國際權威機構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頒布的“2023中國粵菜餐廳第一品牌(按門店數量計)”“2023年粵菜餐廳全國門店數量第一”“中國連鎖餐廳豆豉鲮魚煲仔飯首創者”的三項認證,認證中也明确表示:新一代粵菜連鎖再次帶動了行業走勢發展新階段,頭部品牌的拉動效應,顯著提升了粵菜餐廳的發展潛力。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縱觀廣順興的發展路徑,和近幾年成功占領市場的企業一樣,無不包含着以下幾個底層邏輯:

其一,挖掘經典産品組合,以點突破。全國各地,以一個爆款單品帶火一個品牌,甚至是一家企業的案例屢見不鮮。比如從川渝菜系裡細分出來的麻辣燙、麻辣火鍋、串串香、酸菜魚等,湘菜的辣椒炒肉、小炒黃牛肉等,廣順興以粵菜中經典産品豬肚雞+廣式燒臘+廣式茶點+煲仔飯進行重組,産品更多元化,實作了多時段、多場景、多人群的突破,擺脫了單一品類的淡旺季問題。

其二,走平民化、大衆化路線。不少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覺得與粵菜有一定距離,提起粵菜,代名詞好像就是“高端”“貴”。事實上,粵菜是精緻和煙火氣并存的。廣順興的客單定位在80-100元之間,這個客單價在粵菜裡算是較實惠的,是将“質價比”貫徹得比較透徹的品牌。

其三,進擊下沉市場。不管是拼多多,還是蜜雪冰城,充分證明了,“得下沉市場者得天下”。以川菜、湘菜為例,擴張時也一緻選擇了二三線城市和下沉市場。根據《2024中國粵菜白皮書》2023年粵菜在下沉市場門店數量同比增長24%。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廣順興着力于填補外省市場空白,發揚粵菜文化,由此快速占領下沉市場,發展至全國。同時在選址上,避開商圈,避開高房租,更多選擇在二三線城市的新城區,或新老城區交彙處的社群周邊,開300-500平的社群店,用餐場景以輕商務、家庭聚餐、朋友同僚小聚居多,主打煙火氣與鄰裡式服務,門店三線及以下占比達到64.8%。

其四,搭建好供應鍊,構築護城河。英國經濟學家馬丁·克裡斯多夫曾說過:“21世紀不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競争,而是供應鍊與供應鍊之間的競争。”毫無疑問,品牌要想往外走,标準化之路是必不可少的。供應鍊決定了一個連鎖餐飲品牌能走多遠。

尤其粵菜對食材的新鮮度要求極高,保證新鮮、高品質的食材供應是重中之重。在此情況下,廣順興搭建了強大的供應鍊體系,建構了品牌護城河。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向上,廣順興通過和聯合利華、溫氏股份、丹麥皇冠、皇上皇、益海嘉裡、王家渡等頭部優質供應商合作,在食材确定的整個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全鍊條的标準化流程,獲得了更好的産品标準和成本優勢。

向下,廣順興專門定制打造了“四溫一體”高标準、現代化冷庫,由全球知名供應鍊服務公司設計,可以為更大範圍内的終端門店提供保障,確定出品的品質、安全和口感,進而赢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度。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數字化、健康化趨勢下

粵菜正在加速破局!

本次粵菜産業變革大會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資訊技術高等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曾任北大副校長的張國有教授提出,未來發展的六大趨勢,均有利于餐飲業。

比如,城鎮化率的持續提升,以及生育率的下降,帶來的均是消費的拉動,以及對餐飲的品質要求。

另外,全球數字經濟時代已經來臨,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力量都改變不了,我們需要考慮以研制智能化軟體為方向,建構數字能力。

具體到餐飲行業,已進入智能4.0時代,全面數字化是企業觸達消費者、提高營運效益和上下遊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徑,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未來3至5年,促消費注定是經濟的重頭戲,而牽引消費進化的一大動力源,是今年以來被高頻提及的“新質生産力”。新質生産力,包含能帶來産業傳導作用的新制造,能提高傳統行業附加值的新服務,以及把單點發展轉化成網絡發展的新業态。從這個層面來看,餐飲連鎖化正是“新質生産力”。

具體到口味上,依照美團統計的消費者最愛口味資料顯示,辣(41.7%)、清淡/本味(23.7%)和鮮(20.3%)是消費者最喜歡的 3 個口味。

在後疫情時代下,人們的飲食健康養生意識前所未有地提升。粵菜同時占據清淡/本味(23.7%)和鮮(20.3%)的特色,未來的發展,仍有無限可能。

門店數猛漲24%!粵菜在下沉市場“殺瘋了”

正如廣順興品牌創始人趙朋所說,粵菜這個千億級大賽道,是永不落幕的風口。在過去的三年,廣順興逆勢增長,靠的是“不割韭菜,不做快招,不賣地圖”。未來,希望廣順興能夠成為一個平台,裂變出更多商業模式,讓投資人和追随者享受更長久的品牌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