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17、顔阖要去給衛靈公的太子當老師

作者: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顔阖要去給衛靈公的太子當老師,先找到衛國的賢臣蘧伯玉請教怎樣才能當好一名老師,特别是面對一些難以教化之人時到底應該怎麼辦。

顔阖将傅衛靈公大子,而問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殺。 與之為無方則危吾國,與之為有方則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過, 而不知其是以過。若然者,吾奈之何?”

顔阖是戰國時期魯國的高士,甘于隐居,不願出仕,相傳有一次他聽說魯君要聘他為相,便挖牆逃走了。由此留下了顔阖鑿牆的典故。

顔阖去給衛靈公太子做老師這件事應該也是莊子虛構的,按顔阖的為人,魯君請他為相他都不幹,更别說跑到衛國去當太子的老師。衛靈公的太子即衛後莊公蒯聩,當太子期間欲暗殺衛靈公夫人南子未果,逃亡國外,後來自己的兒子在位十二年後,又密謀趕走兒子衛出公,成為國君。為人荒唐,在位僅三年。

417、顔阖要去給衛靈公的太子當老師

顔阖問道,假設有那樣的一個人,“其德天殺”,對于何為“天殺”,成玄英疏:“蒯瞶秉天然之兇德,持殺戮以快心。”劉辰翁曰:“如言天生刻薄人”。陸長庚曰:“天薄其賦,使之無德”。我個人認為解釋為天生刻薄,德行不足應該更準确一些。與其交往過程中,如果不以規範去匡正他的行為,則會危害到國家。如果嚴格去匡正其行為,恐怕又會危及我自身的安全。這個人的才智足以發現别人的錯誤,但又不足以發現過錯産生的真正原因。對這樣的人,我該奈之如何呢?

“其知适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是以過”揭示了一個職場中的普遍錯誤現象,出現問題、産生錯誤,很多人都能發現,批評追責都沒錯,但是卻往往沒有人更深一步的去思考,問題産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怎樣做才能避免問題再次出現。而且問題和錯誤的産生,追根溯源都能找到管理責任,而這又是很多人不願意深究的原因,就事論事的整改錯誤,結果隻能是不斷的出現錯誤,不斷的整改錯誤。

蘧伯玉曰:“善哉問乎!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雖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颠為滅,為崩為蹶;心和而出,且為聲為名,為妖為孽。

蘧伯玉首先肯定了顔阖了問題,你這個問題問得真妙啊!你這樣态度是對的,一定要警惕,一定要慎重。首先要確定自身方正,表面上不妨遷就順應他,内心卻要引導規勸他。即便如此,此二者依然存有隐患,遷就順應他不能真正随波逐流,引導規勸他不能表露無遺。如果表面的遷就順應變成真正的同流合污,就會與其一樣招緻堕落毀滅,崩潰失敗。内心的引導過于顯露于外,往往會被人認為是來求取名聲,蠱惑人心,為害社會。

為什麼會說為了名聲的人“為妖為孽”呢?妖和孽最大的物點是什麼呢?用自己的僞裝博取人們的好感,最終的結果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禍害他人。是以我将“為妖為孽”了解為其最終的結果,也就是蠱惑人心,為害社會。

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崖;達之,入于無疵。

他像嬰孩一樣天真幼稚,你也姑且像個孩子一樣。他與你親密無間,你也同樣與他無分彼此。他放蕩不羁,你也同樣無拘無束。總之,貓毛順着抹,引他走正路,而不要觸犯他。最終達到改變他的目标,使之一步步走向完美。

這段話很好了解,莊子提出了如何有效的改變他人固有思想的一種方法,其實很有點現代心理學共情或同理心的感覺,也許隻有這樣設身處地的站在别人角度去體會對方的情感、思維,也許才能對症下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才能讓别人更容易接受你的想法和引導。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積伐而美者以犯之,幾矣!

你不了解那螳螂嗎?(見有車來)它會奮力舉起自己的臂膀去阻擋巨大的車輪,根本不知道自已有沒有那個能力。自認為自己有那個能力。警惕呀,謹慎呀!經常自吹自擂,反而會引起對方的抵觸情緒,那就危險了。

這就是漢語成語螳臂當車的出處。我們現在用這個成語來比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必然失敗。這是以螳螂比喻在太子面前不可自視過高,老是自誇的人,無形中就會冒犯太子,給自己招來禍患,不自量力,近似于螳螂。

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

你沒見過飼養老虎的人嗎?他們從來不敢用活物投喂老虎,是怕老虎在撲殺活物的時候被激發出暴烈的天性。他們也從來不用整個的食物投喂老虎,則是因為怕虎撕咬整個動物的時候恢複殘酷的本能。控制好供應食物的時間,适應老虎的饑飽需求,摸透考慮的心性。虎與人不同類,但是它一樣會讨好喂養自己的人,就是因為喂養它的人能順應的習性。老虎之是以會出現撲殺人的情況,則是因為忤逆了它的習性。

蘧伯玉又以養虎為例,告訴顔阖伴君如伴虎。必須搞清楚對方的習性才能有針對性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其實不僅僅是君主,即使是我們這些平常人,一樣有這樣的心理,喜歡别人順着自己的心意說話、做事,遇到不如意時則會産生怨恨之心,正如孔子所說的“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這不正是提高自身修養欲加改變的嗎?

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适有蚊虻仆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

有愛馬入迷之人,在馬的臀部懸挂一個竹編的筐,用來接馬的大便。在馬的胯下懸挂一個大蚌殼,來盛接馬尿。可以說把馬伺候的無微不至。恰好一隻牛虻叮咬在馬背上,愛馬者就不時的轟打這些牛虻蚊蠅,不成想這一轟打,馬受驚了,咬斷勒口,掙斷了辔頭,弄壞胸絡。此愛馬者雖然有愛馬之心,但馬并沒有感受到他的愛心,反而失其所愛。即如此,怎能不慎重呢?”

蘧伯玉又以愛馬者為例,告訴顔阖,即使你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愛心,但是也要在對方能感受到的前提下才有用。否則你怎麼知道你的所作所為在對方看來就是關愛呢,也許對方并不這樣認為,反而認為你這是對他人身自由的肆意踐踏和幹涉。關愛他人,一定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體會一下你的關愛是怎樣的,否則很容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