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歲女嬰遭投毒,網購铊案追蹤

作者:南方周末
一歲女嬰遭投毒,網購铊案追蹤

朱令案之後,與铊相關的投毒案并未絕迹。網購铊投毒的新聞不斷。農健/圖

危險化學品硝酸铊,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最終被投入一歲女嬰圓圓的奶粉中。網購下單者和投毒者,竟是圓圓的伯母李麗娟。

這是2021年發生在福建福州的一起投毒案。2023年9月,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李麗娟死刑。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法院支援賠償七十多萬元。據媒體報道,福建高院已于2024年4月二審,目前還未宣判。

根據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一審判決書,30歲的李麗娟為争奪财産,先後使用化學品X和硝酸铊毒害自己的小叔子張亮和侄女圓圓,造成張亮死亡,剛滿一歲的圓圓癱瘓。(編者注:本文将化合物X名稱隐去,謹防效仿。)

X是一種藥物成分,但容易導緻中毒。铊是稀有金屬,可用于分析試劑、光導纖維材料等。公衆初次聽聞铊可能是“朱令案”:1994年,清華大學學生朱令遭遇铊投毒,2023年12月22日不幸去世。

全球約有6萬種化學品得到商業應用。其中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的被列為危險化學品(以下簡稱危化品),受到嚴格的監管。

而X未被列入大陸《危險化學品目錄》,購買并無門檻。铊化合物雖被列入危化品,銷售需要資質,甚至因“朱令案”而管得更嚴。但在本案中,從發貨到物流的多個環節層層失守,終釀成悲劇,暴露了化學品網購的漏洞。

初次投毒:危化品目錄之外,可輕松購買

李麗娟投毒的動機,源于一家廢品店的歸屬。

根據一審判決書,這家廢品店位于福州市晉安區,平時由李麗娟的丈夫和公公經營,但公婆決定将店面分給小叔子張亮。心懷不滿的李麗娟意圖将張亮殺害,使自己丈夫繼承店面。

李麗娟1994年出生,無業,國中文化。她對有毒化學品的知識來自網絡。據她交代,自己刷抖音看到福建一起用铊下毒的新聞,于是産生模仿的念頭。此外,警方也在其手機浏覽器中發現了“兒媳是否能夠繼承遺産”等搜尋記錄。

判決書顯示,李麗娟的兩種毒物都是從西安甲公司購買。2021年3月10日,李麗娟通過微信,向位于陝西西安的甲公司網購了X。

2021年3月中旬,收到貨幾天後,趁着張亮來廢品店吃飯,李麗娟将X投放到張亮的飯中。當天張亮出現嚴重腹瀉。2021年6月,張亮再次出現腹瀉、嘔吐,不久之後去世。

審訊中,李麗娟堅稱張亮死亡與自己投毒時隔久遠,沒有直接關系。但一份司法鑒定結果推翻了她的說辭:張亮留存血樣的毒物化驗結果顯示,他的血漿和血細胞中的X含量均已超過緻死濃度,符合因急性中毒,緻多器官功能衰退而死亡的特征。

而X在人體中的代謝周期一般為10天左右,可見張亮血樣中的X不是3月份的投毒所緻。法院據此認定,李麗娟再次對張亮投毒,緻其最終死亡。

大陸對危化品的生産、銷售采用許可制度。《危險化學品目錄》列有2828種,X并不在列。這意味着買賣雙方無需提供任何資質證明。

為了解網購難度,2024年5月23日,南方周末記者緻電一家公開出售X的化工企業,虛構了用途,未提供任何證明材料,發現可成功下單。

X投毒案時有發生。2004年、2013年有兩起高學曆者投毒案,所幸兩起案件的被害人都經搶救生還。此外,藥物中X的劑量極低。2019年,一家醫院收治了一名吞服了多片X藥片的患者,最後救治成功。

X有苦味,投毒較易被察覺。判決書還顯示,張亮第一次被投毒時,曾以為吃壞肚子,抱怨過油蛤(一種海鮮),家裡人還說不要再買這種油蛤了。張亮死後,李麗娟還于2021年11月再次購買了X,打算毒害弟媳,但她自己“試了一下太苦,就扔掉了”。

二次投毒:代購買到铊

張亮死後,婆婆沒有将店面分給李麗娟丈夫,而是将産權所有人改為張亮剛滿一歲的女兒圓圓。算盤落空的李麗娟再次心生殺意。這一次,她選擇了另一種“聲名顯赫”的毒物——硝酸铊。

铊相關的化學品有16種被列入大陸《危險化學品目錄》,售賣危化品需要辦理危化品經營許可證,并向工商行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但嚴格意義上,個人購買一般危化品,并無特殊規定。

根據危害類别,危化品包括多種類型,劇毒化學品是其中的細分子類。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劇毒化學品禁止個人購買,機關購買需向公安機關申請許可證。

《危險化學品目錄》中的劇毒化學品有148種,但含铊的劇毒化學品隻有硫酸铊一種。這意味着,網購硫酸铊以外的含铊試劑,原則上也不需要自證用途。

這一次,李麗娟依然向甲公司求購。

作為賣方,甲公司需有資質。但南方周末記者在其官網未能找到公示的危化品經營許可證。南方周末記者多次緻電公司所在地的西安市雁塔區、高新區應急管理局,也未能核實到該公司是否有證。判決書中未提及甲公司是否具有危化品經營許可證。

甲公司官方網站顯示,業務包括開發農産品,提供食品原料;營業執照圖檔中,經營範圍包括預包裝食品的銷售,中草藥、農副産品種植等,未涉及化工用品。

面對回頭客李麗娟,甲公司并未因涉及危化品而拒絕訂單,而是向江蘇的乙公司“代購”,後者再向北京的丙公司求購。乙丙兩家公司官方網站資訊顯示,它們都有危化品經營資質。

李麗娟用什麼說辭購買硝酸铊的?甲公司法人代表殷某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對接李麗娟的銷售員已離職,自己并不清楚。他還表示,事發之後甲和乙公司都受到了處罰,自己不願多談此事。在被問到自家公司銷售硝酸铊時是否擁有危化品經營許可證,他挂斷了電話。

另一位甲公司的銷售人員則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自己聽說李麗娟買試劑時宣稱她是高校人員,試劑用于“正規用途”。

暗訪買铊:需聲明非醫用非食用

南方周末記者在暗訪中發現,雖然購買硫酸铊之外的铊化學品不需要資質,但由于網購铊投毒新聞不斷,賣家和平台方對購買铊均“特殊關照”。

在朱令案後,與铊相關的投毒案并未絕迹。2006年,貴州遵義一教師網購硫酸铊,對同僚及其妻子投毒。2007年,中國礦業大學(徐州)一學生網購硝酸铊,投放到三名同學的水杯中。2012年,安徽一幼稚園老師網購溴化铊,對丈夫前妻投毒。

铊投毒新聞頻發,有的賣家非常警惕。

根據《關于加強網際網路銷售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通知》,電商平台不得為平台内經營者提供危險化學品銷售資訊釋出服務。是以淘寶等常用電商平台上買不到危化品。

2024年5月23日,為了解網購铊類物質的難度,南方周末記者在一家專營化工試劑的電商平台下單了硝酸铊。幾天之後,一位客服表示,該産品不能賣,會辦理退款。

客服特别強調,铊原本可以直接購買,無需提供任何資訊。但由于“有段時間铊在高校出過事”,買家要求出具額外的手續。因為程式繁瑣,加上存在風險,他們所在的電商平台不願作為铊産品交易中間商。

作為替代,客服建議南方周末記者直接向賣家——一家位于上海的科創闆上市企業購買。

該公司一位負責易制毒、易制爆類化學品稽核工作的客服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含铊類化學物因毒性較大,需特殊監管。“訂購此類産品,如果買家是終端使用者,需出具附件聲明、營業執照,而如果是經銷商,則需要在上述基礎上再提供危化品經營許可證。”

附件聲明的内容大意是,買家購買此産品僅用于非醫療、非食用目的。該客服表示,此前有铊中毒的新聞,是以公司自發增加了稽核工作,目前該要求僅适用于铊類試劑。

遺憾的是,在前述案件中,出售硝酸铊時,乙公司并未向甲公司進行類似的審查。

根據判決書,乙公司業務員證詞顯示,甲公司通過QQ尋求購買硝酸铊試劑時,業務員查詢公司和供應商網站以及國家頒布的危險品目錄,判斷該産品不屬非易制毒易制爆産品,可以正常銷售,便訂立了銷售合同。

南方周末記者聯系上了當時與甲公司對接的乙公司業務員張某,希望了解該起交易的細節。她自稱不清楚這件事,随即挂斷了電話。

判決書顯示,乙公司以同樣方式向上遊的丙公司下單,最後購買到了進口自美國的硝酸铊。對于甲乙公司的判罰,判決書中并未明确。

快遞:最後一關失守

來自丙公司的硝酸铊發貨後,如果快遞公司拒絕運送,悲劇則不會發生,但這最後一關也失守了。

硝酸铊的快遞包裹通過快遞發出。訂立銷售合同後,2022年1月,乙公司将收件位址改為李麗娟附近的快遞站。幾天後,李麗娟收到了硝酸铊。

2016年釋出的《禁止寄遞物品管理規定》明令禁運铊化物,将之列為毒性物質。根據15個部門聯合印發的《全國集中開展危爆物品寄遞物流清理整頓和沖突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的工作方案》,快遞企業要100%落實收寄驗視和過機安檢制度。

重重檢查之下,硝酸铊如何跨越千裡,寄到了投毒者手上?南方周末記者聯系這家快遞公司,截至發稿未獲采訪回複。

按照聯合國釋出的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标簽制度(GHS),急性毒性試劑的标簽是醒目的骷髅頭圖案。“如果快遞員看到包裝上寫着铊,或者看到骷髅頭,即使再不懂化學,隻要稍微看過點新聞也會拒絕攬件。”“老爸評測”首席技術工程師、中國毒理學會理事白利強表示。

一歲女嬰遭投毒,網購铊案追蹤

2022年7月19日,安徽淮北,公安民警對危險化學品進行安全檢查,倉庫貼有明顯的辨別。視覺中國/圖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經營危化品需要有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或者化學品安全标簽。但化學試劑在流通時不乏層層轉售甚至重新分裝。白利強表示,生産商和大經銷商銷售的試劑包裝上标簽仍然清晰,但分裝成幾毫升的小瓶後,有些就不設标簽了。

危化品包裝上的标簽去除,快遞員就無法分辨毒物。“即便是化學從業者,也不可能通過肉眼觀察試劑來推測毒性,更何況一般的快遞員呢?他們連pH值都測不了。”畢業于複旦大學化學系,曾任職于某分析測試公司的張兵(化名)說。但在他看來,快遞員是否嚴格執行驗視因人而異。快遞寄送危化品在行業内難以避免,有的試劑公司還和所在片區快遞員長期合作。

快遞危化品正受到監管部門重視。2022年以來,應急管理部部署了危化品的“一企一品一碼”辨別化管理試點工作,用二維碼對危化品實行全過程追溯。以上海為例,在上海市内從事危險化學品生産、進口、充裝、分裝、換标簽的企業都要附上追溯碼,直到使用企業掃碼收貨,串起一根完整的鍊條。

對廣為人知的毒物特殊管理

收到快遞一個月後,2022年2月4日,李麗娟在圓圓的奶粉中投放了硝酸铊。當天,圓圓就出現了腹瀉、發燒等症狀,2月21日經鑒定為铊中毒。經過治療,圓圓雖然保住了生命,卻落下癱瘓的後遺症,構成一級傷殘。

回溯李麗娟投毒的鍊條,如果這些化學品受到更嚴格的監管,悲劇是否可以避免?比如X若列入危化品目錄,銷售需要經營資質;硝酸铊若列入劇毒品,個人則不能購買。

在曾參與起草讨論《目錄》的北京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李政禹看來,鑒于X的GHS危險性分類結果,符合大陸危險化學品确定原則。但這并不意味着要特意為X修訂目錄。

危化品和劇毒化學品目錄的修訂門檻不低,需要多達十個部委召開聯席會議。過去9年,公開資訊中,危化品目錄僅于2022年對涉及柴油部分進行過一次修改。

實際上,大陸危化品目錄在2015年進行了大修,但修訂思路不是擴容而是減少。比如劇毒試劑總數從335種減少到148種,其中,含铊劇毒化學品就從原先的7種減少到隻剩硫酸铊一種。

在接受采訪的化工行業專家們看來,危化品目錄無序擴大,會阻礙化工企業的正常生産。白利強表示,對合規企業而言,現行法規對危化品的管理已經非常嚴厲,“要專門給危化品建倉庫,專門找有承運資質的公司幫助運貨。還要求用特定的危化品運輸車,某些時段還不能通過一些市區區域。”

而且,潛在的危化品數量實在太多了。李政禹表示,如果按此比例估算,大陸目前生産和進口的4.5萬種化學物質中,有大約3.66萬種化學物質可能屬于危險化學品。完全依靠對危險化學品發放“許可證”的“行政許可”方式進行審批管理,從管理能力、成本以及必要性上看,既不現實,也做不到。

“政府主管部門應當突出重點,将有限的管理資源放在那些容易引發重特大安全生産事故、引起最高關注的危險化學品上。”李政禹建議,“同時也要推進化學品危險性鑒定分類和危險性公示溝通,落實風險管理制度。”

在許多化工行業從業者眼中,網購化學品投毒仍屬偶發的小機率事件。但經過新聞報道後,毒物資訊得到普及,可能會引發李麗娟此類人士的效仿。白利強建議考慮對X、硝酸铊這些已被廣泛知曉的毒性物質特殊管理,全面禁止網售;或是集中在幾個官方認證的實名制平台上陽光交易,從私域走向公域,取締其他不受監管的途徑。

“危險化學品本身并不是洪水猛獸。那些藏在水底下的無序交易,才是罪惡之源。”白利強如此表示。

一歲女嬰遭投毒,網購铊案追蹤

(為保護未成年人隐私,李麗娟、張亮、圓圓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海陽 南方周末實習生 趙永琪

責編 汪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