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戒毒所學員回歸社會,基層這樣做

作者:平安天山
戒毒所學員回歸社會,基層這樣做
戒毒所學員回歸社會,基層這樣做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在“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6月20日,記者來到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騎馬山街道西盛社群某居民小區,小區環境整潔幹淨,車輛有序停放,居民在石榴籽巴紮擺攤、購物,生活氣息濃郁。 這是一個有2200多戶居民的小區,其中也有吸毒人員。“近年來,轄區新增吸毒人員人數逐年下降,戒毒(康複)人員戒斷鞏固率提升、就業率上升。”烏魯木齊市警察局沙依巴克區分局騎馬山派出所西盛社群警務室民警張發柱說。 就業創收,生活有盼頭了 “社群戒毒社群康複工作取得成效,離不開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援幫助。”西盛社群黨總支書記周豔告訴記者。 戒毒(康複)人員執行和解除社群戒毒康複之時,社群會為他們舉辦儀式感十足的宣誓活動,宣誓場所就在法院設在社群的巡回法庭。檢察機關設立的未檢雪蓮花工作室、婦聯組織設立的婦女兒童維權工作站對涉毒人員家庭給予重視和關懷。 “我們和社群警務室民警一起走訪這些家庭,想方設法幫大家尋找務工就業機會。”周豔說,就業創收、家庭穩定,對杜絕複吸起到關鍵作用。 “轄區一名戒毒康複人員在企業找到了工作,但遇到阻力,警務室和社群出面做工作,幫他順利留了下來。”張發柱說,事實上,這一群體在就業方面依然面臨困難。

戒毒所學員回歸社會,基層這樣做

社群在小區建設了“石榴籽巴紮”,讓居民免費擺攤。王磊 攝 為此,西盛社群設立零工驿站,建設石榴籽巴紮和便民創業園,轄區困難群體上百人在小區大門内外擺攤創業,其中包括6名戒毒(康複)人員及家人。 一對夫妻曾經都是吸毒人員,戒毒康複後沒找到工作,就在石榴籽巴紮免費擺起了攤。他們工作很有勁頭,每天都把道路打掃得幹幹淨淨,還在攤位擺放了漂亮的花。 “丈夫因曾經吸毒身體不好,沒有勞動能力。我在巴紮上賣些小日用品,每天都有些收入,生活有了盼頭。”在石榴籽巴紮,一名攤主告訴記者。 環境淨化,對孩子成長放心了 “你胖了,太好啦!”6月20日,在西盛社群回訪曾經的戒毒學員馬玲(化名)時,烏魯木齊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趙毅敏開心地笑了。馬玲給了趙毅敏一個緊緊的擁抱,淚如雨下。

戒毒所學員回歸社會,基層這樣做

6月20日,馬玲(化名)與烏魯木齊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趙毅敏重逢後緊緊擁抱在一起。王海平 攝 馬玲自嘲曾是戒毒所的“常客”,“進去了幾次,我自己都數不清了。”她擦去眼淚說,以前經常是剛出來就遇到“毒友”,不到半小時又複吸了。 2018年,馬玲再次走出戒毒所,恍若隔世。“小區變化很大,以前能在草叢裡看到的針管,現在也不見了,‘毒友’也不多了。”她說,社會禁毒氛圍濃厚,讓她樹立徹底戒除毒瘾的信心。 曾經,馬玲為籌集毒資扒竊,和父母也斷了聯系。她苦澀地說:“每次家人知道我的下落,都是我被強制隔離戒毒的時候。” 戒斷毒品後,馬玲振作起來找工作,但由于身體虛弱,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于是她有空就幫助親友加工牛肉丸子等,價格公道。她說,收獲的不僅是收入,還有久違的信任和支援。 “這個過程其實很難。”馬玲告訴記者,張發柱和社群包戶幹部祖木拉提·哈斯木對她十分關心照顧,多次伸出援助之手,給了她力量。 最讓馬玲心裡感到踏實的是環境的變化。剛回家時,她總擔心孩子會走自己的老路,後來發現無論社群還是學校都非常重視禁毒宣傳教育,孩子接納了回歸的母親,也對識毒拒毒有着成熟的認知。 “我走錯了路,現在家庭能回到正軌,真心感恩社會。”馬玲說。 雙向奔赴,警方社群形成合力 6月20日下午,記者在西盛社群旁聽了一場座談。烏魯木齊市警察局監所管理支隊、烏魯木齊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與社群從業人員共商戒毒康複工作思路。 “我認為,我們應該‘雙延伸’。”烏市警察局監所管理支隊副支隊長周勝說。 周勝所說的“雙延伸”是指,戒毒所跟蹤回訪學員康複回歸情況,開展專業交流教育訓練提升社群戒毒工作水準,社群與戒毒所加強聯系,了解轄區強制隔離戒毒學員情況,共同幫助學員樹立戒斷信心。 “在強制隔離戒毒階段就提前介入幹預,可為學員将來社群戒毒社群康複打好基礎。此外,社群在專業性和人員支撐方面尚有不足,太需要專業幫助了。”周豔為之振奮。 周勝說,吸毒人員同時是違法者、病人和受害者,三者邊界交叉之處往往是管理服務難點,戒毒所和社群工作互相延伸、深度融合将是很好的切入點。 禁毒宣傳進社群,是“雙延伸”的路徑之一。6月21日,烏市警察局監所管理支隊、強制隔離戒毒所與西盛社群聯合開展了接地氣的禁毒宣傳活動,受到居民歡迎。

戒毒所學員回歸社會,基層這樣做

6月21日,烏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向居民講解毒品危害。王磊 攝 “這些彩色的‘跳跳糖’是新型毒品。”“‘開心水’無色無味,經常出現在娛樂場所。”民警帶來毒品模型,講解毒品危害,幫助居民了解拒毒常識。 “為逃避現實我與毒品相伴,最終走向了盜竊犯罪,還讓懷孕的妻子幫我去買毒品,差點毀掉全家。”禁毒宣傳活動現場,兩名戒毒學員的現身說法,讓居民群衆深受震撼。

當張發柱發出“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從我做起”倡議時,現場反響熱烈。“來自各部門的合力,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更有信心了。”周豔說。

戒毒所學員回歸社會,基層這樣做

來源丨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丨隋雲雁

編輯丨盧志鑫

稽核丨賽 偉

簽發丨許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