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作者:綠野萍蹤01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這幾天專注解讀《水浒傳》,講到了小邾國。于是,想到了《石頭記》中的醉金剛倪二。這個人物隻出場過一回,但卻隐寫的是朱明皇帝,講述了大明朱家的一段曆史,可謂《紅樓夢》隐寫朱明家事的一大鐵證。

那麼,倪二究竟是什麼人,為何得綽号醉金剛,又為何隐寫了大明家事呢?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紅樓四俠”究竟是什麼意思?

甲戌本《石頭記》第二十五回書末有一則批注:“前回倪二、紫英、湘蓮、玉菡四樣俠文皆得傳真寫照之筆,惜‘衛若蘭射圃’文字迷失無稿,歎歎!”這就是劉心武先生總結的“紅樓四俠”,四樣俠文,分别寫的是倪二、馮紫英、柳湘蓮、蔣玉函四個義俠。

但是,“紅樓四俠”并非劉老師所言,隐寫的是清朝宮鬥事,而是寫的明朝曆史。比如,蔣玉函。蔣,即蔣州,也就是南京。玉,指的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璋即半圭,半圭是白玉制成的國家祭祀瑞器,故朱元璋字國瑞。白玉前有“朱”,就是第一回中寫的“赤瑕”。玉,又是大明玉玺的隐喻。

《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記載,洪武元年,朱元璋建大明,“初,上欲制寶玺而未得玉,有賈胡浮海适,至聞上即位,以美玉來獻,雲此阗寶玉也,自其祖父相傳雲‘當為帝王傳國之寶’,上喜以示玉工,果良玉,即命制為玺一、圭一。”

阗寶玉去“門”就是甄寶玉,圭入門就是石濤所說的“閨閣”。閨閣,以北方玄武七宿之女宿隐寫大明新都,也就是賈琏兩次去辦隐秘之事的平安州。“玉帶林中挂”、“自從兩地生孤木”,其中都有“圭”,加木字為“桂”,隐寫的是桂林靖江王(石濤家)、由桂王而成為南明最後一帝的朱由榔。最終還隐寫了以弓弦缢殺朱由榔的吳三桂,也就是“桂花将軍(姽婳将軍)”。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函,俗字是“肣”,蔣玉函就隐寫了大明“今上”,主要隐喻南明時期在南京登基的弘光帝朱由崧。《石頭記》有紅樓三由(尤),隐寫的是大明三個由字輩皇帝,也就是朱由檢、朱由崧、朱由榔。紅樓四俠中,就有柳湘蓮與尤二姐有關,尤二姐之死隐寫的就是朱由榔的終極結局。

蔣玉函、馮紫英、柳湘蓮的事咱們今後再講,這裡專說紅樓第一俠醉金剛倪二。要揭開醉金剛倪二之謎,就得先搞清楚什麼是“紅樓四俠”,尤其要知道“紅樓”寫的是哪裡。

薛寶钗講了一段真真國的故事,其國十五歲的女孩寫了一首五律,第一句就是“昨夜朱樓夢”。是以,紅樓夢即朱樓夢,紅樓即朱樓。朱,就是大明朱家的朱,沒有别的寓意,絕不是寫的清朝。

朱樓,指的是朱婁國,也就是邾子國。《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中說:“(太祖)出自帝颛顼之後,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時,子孫去邑為朱氏”。朱元璋所說的“邾”,就是邾子國,也叫朱婁國,鄒國,是周武王大封姬氏同姓所封的魯國附屬國。因朱婁國在魯國之東,是以,《石頭記》中就有“東魯孔梅溪”。無疑,“孔梅溪”是朱家人,絕不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至于“孔梅溪”是何寓意,咱們今後再講。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這支被封在邾國的姬氏,是颛顼帝重孫吳回之子的曹安的後代。曹安,又叫晏安,《水浒傳》“王教頭私走延安府”,去的其實是“晏安”。朱家就出自曹姓晏安,故而,永樂皇帝建新都,就以“安”命名了很多皇城城門以及“十裡街”。安,家女,就是石濤所說的“閨閣”。

曹安的後代曹挾,是邾子國第一代國君,曹挾又叫曹俠——是以,“紅樓四俠”指的就是出自邾國曹姓的大明朱家。那麼,紅樓為何又是“朱婁”呢?

樓,拆開是木婁,木,指的是朱家“水木火金土”五德字輩。紅樓四俠即指朱家四個木字輩的皇帝,也就是在“三由”之前,還有個朱由校。朱由校年号是天啟,帝号熹宗。

第十回“張太醫論病細窮源”中的藥方中就暗藏了“天啟”,《石頭記》的太醫既不是太醫院的,也不是民間稱郎中為太醫,而是諧音《燃藜圖》中的“太乙”。

榮國府榮禧堂之“禧”,其一寓意就是明熹宗之“熹”,另外兩個寓意是朱由崧的嫡母慈禧,以及石濤為紀念父親所篆之“贊之十世孫”的朱贊儀。朱贊儀是第二代桂林靖江王,谥号悼僖王。

甯國府尤氏與尤二姐、尤三姐是朱樓三由,加上尤老娘,就是紅樓四由,對應的就是朱樓四俠。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倪二隐寫小邾國,醉金剛隐喻朱明藩鎮之亂

朱婁,在殷商之前就存在了。是以,書中寫了兩個皇商,就是冷子興與薛蟠。皇商是皇上的諧音,這兩個在都中的商人都是大明皇帝。比如冷子興,書中說他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貿易的”。都中,是一則暗藏秋千格的燈謎,謎底兩個字倒着念,都中即中都,就是鳳陽。“董”,草重,隐寫出自邾國曹姓的重八。貿,是卯的諧音,卯,就是“虎兔相逢大夢歸”中的兔,是大明的象征隐喻。易,本字是日月,日月即“明”。

“冷子興”指的就是朱元璋。《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記載,朱元璋因其母夢中吞下黃帝賜予的冷香丸而于天曆元年九月十八日子醜出世。朱元璋本名朱重八,投奔郭子興後,以郭帥名諱最後一字取名“朱興宗”。是以,“都中在古董行中貿易的号冷子興者”,就是大明太祖。

皇上薛蟠不用多講,一個“蟠”字就能證明他來自虎踞龍蟠之地,書中也确實是這麼寫的。至于薛蟠隐寫的是哪代大明皇帝,也是今後再講。

朱婁是黃帝子孫之部落,也應當是颛顼帝的後裔,也就是吳回這一脈。現在有一種說法,稱朱婁是被周武王單獨封到了“郳”,然後并入了邾子國。我認為,這種說法有誤。杜預在《春秋釋例》中記載:“邾即安之後也,周武王封其苗裔邾俠為附庸,居邾。”《明實錄》采用的就是這段記載。安,就是曹安。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大明朱姓出自曹姓,四大名著都以“花”喻,是以,《石頭記》中之“諸芳”就是由曹姓而出之朱家。孟子是邾國人(鄒國),是以,薛蟠的妹妹薛寶钗的判詞是“可歎停機德”。

《左傳》記載,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邑于鄒城峄山之南,另立一國,即小邾國。公元前643年前後,邾國公子叔術來到濫這個地方(今滕州市東南)立國,史稱濫國,這就是曆史的“邾分三國”。從此,邾國就分為邾國、小邾國、濫國。

其中,小邾國與邾國一并被楚國所滅。小邾國滅亡後,其宗室以先祖之“郳”,取代邑部,改為“兒”姓。後來,在“兒”前加個“人”部,就是倪姓。《水浒傳》中說高俅“添作立人”,也是這段曆史的隐寫。

邾分三國,小邾國“行二”,這就是《石頭記》中倪二的來曆。那麼,倪二又為何是醉金剛呢?

醉,是“酉卒”,隐寫的是朱元璋駕崩。《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記載,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初十(乙酉),朱元璋“聞雨降而喜形于色”,遂崩于西宮。乙酉日、西宮都是“酉”。洪武皇帝屬龍,稱雨而歸,這場雨真是一場“及時雨”,因而,“酒”也是《水浒傳》、《石頭記》中大明太祖駕崩的隐寫。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洪武三十一年是農曆戊寅年,《水浒傳》王婆說潘金蓮的年齡:“那娘子屬虎,戊寅年生,新年恰好九十三歲”。太祖駕崩,朱允炆匆忙安葬,迫不及待地登基,也遇到了一場“及時雨”。第二年就是大明新年“建文”,朱允炆恰好是二十二歲。九十三,是一個詩禅數字,合為二十二。

大明新年,朱棣起兵靖難,早有異志的燕王也等來了這場“及時雨”。

《石頭記》賈元春判詞“虎兔相逢大夢歸”,其中之一“虎”就是指的戊寅。崇祯十七年(1644年)之後,又是一個新年,不過不是大明的新年,而是大清的新年——順治元年。恰合的是,順治出生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也是農曆戊寅年。這句判詞的意思是,大明遇到虎年虎人究竟“大夢歸”,南明就亡于壬寅年,靖江王家則亡于庚寅年。

是以,“醉”是以大明太祖之“虎兔相逢大夢歸”,隐寫了整個大明的終極結局。

金,即朱元璋家。《朱氏世德碑》中說:“本宗朱氏,出自金陵句容……元初籍淘金戶”。因出自姬姓高陽氏,朱元璋便自稱金雞,作《金雞報曉》詩:“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

剛,又見第四十三回書中薛寶钗所說的“剛丙廟”。剛,通“犅”,犅就是公牛。是以,倪二被賈芸撞了一頭,揮拳就要打,脂硯齋在此批道:“這一節對《水浒》楊志賣大刀遇沒毛大蟲一回看,覺好看多矣。”

八大山人提示,這一節出自《水浒傳》楊志賣刀殺牛二。牛二是潑皮,倪二也是潑皮,也就是說,牛二即倪二,倪二即牛二。這是什麼意思呢?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倪二為什麼是牛二,牛二又是什麼人?

我曾經講過,四大名著一脈相承,都是以女娲補天“積蘆灰以止淫水”隐寫大明必亡于洪武。其中的淫水,就是洪水,淫是“寅”的諧音。朱洪武封建諸子,導緻藩王坐大,引發朱家大火并。是以,四大名著中是一片火海。不幸的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浒傳》“一語成谶”,南明朱家藩王大火并,導緻朱由榔最終落得個“烈火烹油”的悲慘結局。

四大名著中都有女娲補天,都有“天香”,而且,都有“曹雪芹”。《石頭記》繼承《水浒傳》筆法與主題,怎麼會是寫的清朝曆史呢?寫倪二,要與牛二對看,八大山人說得很明白,《石頭記》就是仿寫了《水浒傳》。

為何說這條批注是八大山人下的呢?庚辰本的批注中,有署名脂研齋、脂硯齋者,脂研齋是開講《石頭記》的靖江王之後石濤,脂硯齋是見到《石頭記》的空空道人、情僧八大山人。以朱明輩分算,八大山人要比石濤大好幾輩,書中以長輩口氣“命芹溪删去”等,恰是八大山人對石濤說的話。但二人又十分相得,互相以“石兄”調侃,石即豕,他們都姓朱。

倪二即牛二,這是紅樓四俠之一醉金剛的終極隐喻。要揭開此人的機密,就得先說說牛二,要說牛二,卻得先說楊志。要說,也是簡說。

楊志與魯智深占據了二龍山寶珠寺,這裡隐寫的是大明孝陵獨龍阜玩珠峰。原本,這裡是朱元璋本家先祖,同樣出自金陵朱家的寶志禅師墓。朱元璋看中了這裡的風水,就将寶志禅師墓遷走,自己葬在了這裡。二龍山寶珠寺,就有朱家兩龍,寶珠寺來了楊志,就隐藏了“寶志”。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楊為木易,也是朱家木字輩的皇帝,隐寫燕王。而“牛二”,則隐寫了大唐、大明兩個“天策上将”。唐朝的天策上将是李世民,是高祖與窦太後的嫡次子,李家老二,窦太後屬牛,《水浒傳》中的牛子、唐牛兒、李小二、牛二,都是隐寫的李世民。

朱棣有三個兒子,第二子名叫朱高煦。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建立大功,朱棣一時高興竟然許諾立其為世子。奪位成功後,永樂皇帝食言,朱高煦心懷不滿,不肯就藩,讨要天策衛為侍衛,以李世民自喻,稱“天策上将”。朱高煦的母親徐皇後也屬牛,也是《水浒傳》中的牛子、牛二。

《水浒傳》認為,明朝的靖難之役就是一場玄武門之變,建文帝就是在南京皇城玄武門被天策上将射殺的。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了侄子的皇位。朱高煦東施效颦,也學父親,要奪侄子朱瞻基的皇位。最終,朱高煦被宣德帝以銅鼎炙殺。

這就是《水浒傳》中的“牛二”,借玄武門之變隐寫大明藩鎮之亂。《石頭記》借牛二寫倪二,他們都是潑皮沒毛大蟲。什麼意思呢?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潑,“水漏也”,《俗呼小錄》:“雨一番一起為一潑”,對看上文所說的“及時雨”,就知“潑”是什麼意思了。《水浒傳》中有樸刀、樸樹,樸潑同音,樸是尚未晾幹的鼠肉,隐寫屬鼠的朱棣。《石頭記》中的“臘油凍佛手”中,也隐藏了大明永樂皇帝。

皮,即皮毛,牛二是沒毛大蟲,就是沒毛之皮。毛是“卯”的諧音,隐喻大明。大蟲是虎,虎即寅。潑皮沒毛大蟲,同樣隐寫的是“虎兔相逢大夢歸”,一場及時雨之後,大明開啟了藩鎮之亂的曆史。牛二,合起來就是個“朱”字。

《水浒傳》大約成書于成化年間,沒有見到整個大明的結局,但在書中卻精确地預言了朱明終結于木字輩中由字輩的皇帝,而且将有南明。《石頭記》則以“曹雪芹”隐藏了大明興亡曆史,其作者至少有石濤、八大山人這兩個朱明皇族之後。

八大山人在《個山小像》題跋中說自己是“沒毛驢,初生兔”,原來,朱耷也是個“潑皮”。八大山人有一個别名叫牛石慧,與其号中之“八”相合就是“朱”。牛二,合起來也是個“朱”字。

《石頭記》的作者也把自己隐藏在書中,因為,《石頭記》有很多事都是他們親身經曆的。

紅樓四俠之醉金剛倪二的隐喻大緻如此,至于他為何給賈芸借錢,錢數為什麼是“十五兩三錢有零”,賈芸過秤卻是“十五兩三錢四分二厘”……等等隐喻,那就留待下次再講了。

紅樓夢中的醉金剛倪二是誰,脂硯齋為什麼把他比作水浒牛二?

(小注:牛石慧即八大山人,牛即朱,石即豕,也是朱,慧即明。牛石慧,不是“生不拜君”的意思,朱耷還是要拜大明之君的,他不是無父無君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