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日五月廿三是“廢日”,老人說“事遇四廢,萬事不成”啥意思?

作者:沐梅柚子

明日,即五月廿三,被稱為"廢日",此一稱謂源于古人的擇日觀念,他們依據天幹地支選取吉日以期諸事順遂。無論是出行、婚嫁,或是其他事務,古人皆習慣看日子行事。

明日五月廿三是“廢日”,老人說“事遇四廢,萬事不成”啥意思?

婚嫁

"廢日"的說法頗受重視,而明日恰恰便是其中之一。民間流傳的諺語"事遇四廢,萬事不成",究竟寓含何種深意?了解這話的關鍵在于了解"廢日"的起源及其特性。

"廢日"起源于四廢日的概念,分别對應四季:春季的庚申、辛酉,夏季的壬子、癸亥,秋季的甲寅、乙卯,以及冬季的丙午、丁巳。後來,《五行精紀》将這一概念擴充至八個日子,統稱為"正四廢日"。

明日五月廿三是“廢日”,老人說“事遇四廢,萬事不成”啥意思?

四季

據書載及自然規律,春季屬木,夏季屬火,秋季屬金,冬季屬水,四季各有其主宰元素。然而,在特定的四廢日,如夏季的癸亥(純水日)遇上火旺之時,形成水火不容的局面,象征生命力的消亡或削弱。

"廢"在古文中有多重含義,包括舍棄、廢黜乃至荒廢。在此情境下,"廢日"可了解為不宜采取行動的日子,暗示事物可能難以成事或遭遇阻礙。

明日五月廿三是“廢日”,老人說“事遇四廢,萬事不成”啥意思?

“廢”

諺語"事遇四廢,萬事不成"意味着在這些特殊日子裡,進行重要事務可能會遭遇困難,成功不易。正如《五行精紀》所述,四廢日代表五行失衡,陰陽失調;《蓬赢經》則指出,這是五行氣息虛弱,福澤不臨的時刻。

明日五月廿三是“廢日”,老人說“事遇四廢,萬事不成”啥意思?

酷暑

老話提醒我們,在水火相克的日子裡,尤其是夏季的水火之争,可能導緻能量枯竭,象征寒冷被壓制,氣溫升高。是以,這樣的日子不利于重大決策,且應注重保養身體,補充陽氣,以飽滿的精神狀态迎接即将到來的炎熱盛夏——農曆六月,火勢最為旺盛的三伏天。

#三伏天#​#酷暑#​#頭條創作挑戰賽#​#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