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作者:博修

引言:

“我們有99%的把握認定他就是兇手,但他就是不承認。”

這是一起被廣大網友稱為完美犯罪的殺人案,即便種種證據都指向了同一個人,但卻因第一犯罪現場無法确定等原因,嫌疑人最終被法院無罪釋放。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今日說法》

悲劇初現:同居女友失蹤背後的隐情

2012年3月的一個清晨,昆明市的平靜被一通報案電話打破。報警人焦急地向警方報告自己的未婚妻胡祖英失蹤了,聲音中滿是慌亂與絕望,他告訴民警胡祖英前一天下午與朋友共餐後便再也沒有音訊。

胡祖英與報警人陳輝是男女朋友關系,陳輝是雲南省航務管理局的局長助理,綜合規劃處的處長,胡祖英待業。二人都是離異帶娃,已經同居3年,最近正準備領結婚證。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婚禮還沒舉行,胡祖英卻失蹤了......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網絡

尋蹤追問:揭秘失蹤之謎

胡祖英的家人在得知她失蹤的消息後,心急如焚地趕往昆明。家人們試圖通過電話聯系胡祖英,卻始終是無人接聽的狀态。焦急感逐漸轉變為不安和恐懼。無奈之下,他們在尋找無果後選擇了向警方報警。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網絡

警方在接到陳輝報警後,迅速展開了調查。民警首先了解了胡祖英失蹤前的具體情況。陳輝向警方提供了胡祖英發給他的最後一條短信,内容是她遇到了一位多年的老朋友,晚上要一起吃飯,并請陳輝幫忙接孩子。這條短信表面上看似平常,卻隐藏着諸多疑點。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今日說法》

警方發現,短信中的語氣并不像胡祖英,而且她與陳輝已經是同居關系,為何在請對方幫忙接孩子時還要如此客氣?更為巧合的是,通過調查,這條短信發出和接收,都是在陳輝工作機關所屬的基站。

幾天後,在距離市區100多公裡的一處别墅區,胡祖英的哥哥發現了異常。那裡有一塊新翻動過的土地,讓人不禁心生疑慮。警察趕到現場後,挖開那堆新土,一具蜷縮的屍體赫然出現在衆人眼前。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今日說法》

這個場景,恐怕會讓在場的每個人終生難忘。胡祖英的屍體被黑色塑膠袋包裹着頭部,身上穿着粉紅色睡衣,前胸有大片血迹,雙手、雙腳和頸部都被膠帶纏繞。法醫鑒定結果顯示,胡祖英死于鈍器擊打頭部造成的顱腦損傷,這無疑是一起蓄意謀殺案。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今日說法》

疑雲重重:案件中的關鍵疑點

警方很快将目光鎖定在陳輝身上。畢竟,作為同居男友,他有足夠的作案時間和條件。而且,案發前後陳輝的一系列行為都顯得頗為可疑。就在胡祖英失蹤5天後,陳輝被公安機關逮捕。

首先,陳輝在胡祖英失蹤後表現得異常悲痛,仿佛已經知道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其次,在胡祖英失蹤的第二天,小區保安看到陳輝反常地将車停在自家單元門前,還從車裡拿了東西上樓。更讓人起疑的是,案發當晚10點多,陳輝駕車前往100多公裡外的别墅,淩晨2點才傳回市區。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網絡

最關鍵的證據是在包裹屍體的膠帶上發現的指紋。警方在膠帶上提取到6枚指紋,全都是陳輝的,其中還有2枚是血潛指紋。這似乎直接将陳輝與案件聯系在了一起。

案件并沒有就此水落石出。相反,它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因為警方在陳輝的家和車上都沒有找到任何物證,無論是血迹還是打鬥痕迹,一無所獲。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網絡

更讓人費解的是案件的背景。原來,胡祖英和陳輝的關系早已出現裂痕。陳輝疑似有了新歡,而胡祖英為了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保障,多次催促陳輝結婚。她甚至給陳輝下了最後通牒,要求必須在3月12日前領證,否則就要舉報陳輝"收受回扣、開公司洗黑錢"。這個威脅,在某種程度上為陳輝提供了一個可能的作案動機。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網絡

證據之謎:直接證據的缺失與挑戰

盡管警方在調查中搜集到了大量的間接證據,但直接證據的不足成為了案件偵破的一大難題。陳輝對自己的行為始終保持否認,他堅稱自己是無辜的,對于警方提出的各項指控和證據,他都能夠給出似乎合理的解釋。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他指出,警方給出的死亡時間并不嚴謹,5天左右的範圍可能是4、5、6天,并不能确定。還有就是短信發出的地點,即便同一個基站發出,隻能證明二人距離很近,但不能證明段甯是他自編自導發出的。而深夜開車出去,是為了尋找女友,根本不是抛屍。他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正如法醫鑒定,死者死亡前遭受鈍器所傷,那為何家裡沒有搏鬥痕迹?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網絡

尤其是膠帶上的指紋,成為了案件中的關鍵證據。警方發現,捆綁胡祖英的膠帶上留有陳輝的指紋,而且指紋上還粘有血迹。然而,陳輝的律師對此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現場隻有膠帶上留下了指紋,而在其他地方卻沒有,這并不符合常理。他們進一步推測,有可能是兇手偷取了陳輝的指紋,企圖陷害他。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網絡

除此之外,警方一直未能找到作案工具,這也大大削弱了案件的證據鍊。沒有兇器,就無法直接證明陳輝的罪行。這些缺少的直接證據,成為了法院判決中的關鍵因素,最終影響了審判的結果。

審判之難:證據之缺與法律之限

在法庭上,警方對于陳輝的指控幾乎達到了确信無疑的程度。他們認為,案件中的各項證據已經形成了一個閉合的證據鍊,足以證明陳輝就是兇手。然而,法律的嚴謹性要求證據必須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盡管警方對陳輝的把握高達99%,但那1%的不确定性,卻成為了法院判決的關鍵。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網絡

昆明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此案後,最終因為直接證據的不足,宣告陳輝無罪釋放。在被關押了3年中,陳輝審訊時,錄了14份口供,可無論警方提出什麼樣的證據,他都完美解釋,最終無罪釋放。

這一判決讓胡祖英的家人感到無法接受,他們難以了解,一個顯然有着重大嫌疑的人,卻因為法律上的技術細節而逃脫了應有的懲罰。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網絡

結語:

陳輝在被無罪釋放後,他的生活似乎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他正在申請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對于陳輝來說,生活仿佛慢慢又回到了案件發生前的軌道。然而,對于胡祖英的家人來說,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卻永遠地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胡祖英的母親對法院的判決結果感到極度不滿,她無法接受自己的女兒就這樣冤死,而兇手卻逍遙法外。胡家人的心情可以了解,他們期待着正義的降臨,期待着真兇能夠得到應有的懲罰。

2012年男子涉嫌殺妻,警方99%确定是兇手,他卻說甯可冤死也不認

來源于網絡

案件因缺少直接證據而成為了懸案,警方雖然仍将此案挂在心頭,但至今仍未有任何突破。這起案件成為了公衆關注的焦點,也引發了人們對法律制度和刑事偵查技術的深入思考。人們期待着未來科技的進步和法律的完善,能夠為這樣的懸案帶來一線生機。

資訊來源于:

《今日說法》 20151128 難尋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