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黃金十年:當時的中國經濟景象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作者:幽靈史者

1927年,在南京國府上台後,便實施的一項長達10年的國民經濟建設計劃,這就是民國曆史時期的“黃金十年”(從1927年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前)。

那麼,在南京國府主政的黃金十年裡,中國的經濟建設究竟如何?百姓生活又有了多大提升呢?

民國黃金十年:當時的中國經濟景象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民國時期的紡織廠

帶着這些問題,我們繼續往下看!

要想富,先修路,先來看看交通建設方面。

從1929年到1937年,國民政府建立鐵路裡程,超過前20年的總和,關内鐵路裡程每年新增590.5公裡,全國擁有21761公裡的建立鐵路。

據相關資料統計,從1927年到1935年,鐵路的總運輸産量,從532372萬噸公裡,直接增加到1083765萬噸公裡。運輸産量的增加,直接加快了國内的物資流動和經濟發展。

在航運方面,30年代時期,全國共計有大小木帆船近100萬支,總獲利收入為4.88億元。

民國黃金十年:當時的中國經濟景象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修建鐵路

同時,到1935年底,全國的注冊輪船數量突破3985艘,這也是自1927年國府上台前後,中國輪船航運建設發展最快的時期。

再來看看公路建設,從1927年到1937年,全國的通車公路裡程,從最初的29170公裡,增加到110952公裡,全國地區都覆寫有公路網,而華東地區公路網位居全國第一,為25334公裡。

截止到1937年7月,南京國府已經建構起一張橫貫大半個中國的公路交通網,建設有京川藏、京黔滇等幹線21條,支線15條,這些公路和鐵路,也為抗戰勝利奠定了基礎。

民國黃金十年:當時的中國經濟景象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滇緬公路

在國民教育方面,國府對于高等教育撥款連年增長,從1928年的1024萬餘元,增加到1936年的2295萬餘元。

1937年,南京國府對于中山大學和中央大學的年活動經費,都撥款突破170萬餘元(其中,中山大學的經費撥款為193萬餘元)。

在高等教育方面政策和資金的支援,使得民國時期的教育體制得到優化改善,也培養了一大批近現代工業化人才和軍事将領,以及國民教育水準的提升。

民國黃金十年:當時的中國經濟景象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民國軍校學生

當然,對于當時的大多數老百姓而言,他們并沒有直覺感到“黃金十年”,帶給他們的就業創業和發展機會,反而在大災害中逃荒喪命。

從1928年到1930年,國内很多的省份發生了旱災,席卷十餘個省,難民死傷數量無法估計。

在電影《1942》中,便有對于民國時期普通老百姓逃荒的真實情景描寫,為了一個災民身份,還要徒步千裡路,不少百姓直接倒在了逃荒的路上。

從1927年到1937年,農村的經濟幾乎破産,但卻是大買辦和資産階級飛速發展,賺的盆滿缽滿的黃金十年。

黃金十年期間,雖然說農業生産的結果确實差強人意,但是國府對于農業建設并不是什麼都沒有做。

民國黃金十年:當時的中國經濟景象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要知道,在同盟會的早期綱領中,孫中山先生就明确提出“平均地權” ,土地改革自然也成為民國政府的立場之本。

1927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頒布《佃農保護法》。法律中明确規定:佃農繳納租項不得超過所租地收獲量百分之四十”,“佃農對于地主除繳納租項外,所有額外苛例一概取消”,“佃農對于所耕土地有永佃權”。

可以說,這部法律,對于當時的普通佃農老百姓是多麼利好。

可惜的是,這部法律真正實行的地方,隻有浙江一省,大部分省份連份像樣的減租條文都沒有。因為按照相關減租政策,佃農實際所得遠大于地主,地主的既得利益得不到保障。

是以,《佃農保護法》推行不久後,便遭到了城鄉各級地主的反對,以至于當地政府迫于壓力,最後隻能取消這項惠民的減租政策。

确實,當時的國民政府也想做好農村建設,減輕農民負擔,但是面對錯綜複雜的地主和其他勢力威脅,最終隻能選擇放棄。

民國黃金十年:當時的中國經濟景象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本質上來說,南京國民政府代表的是大資産階級和大地主階級利益,它的形成本身就是一個時代畸形産物,許多看似宏偉的經濟藍圖,最終不過是昙花一現,利益全被買辦資産階級占有。

工業建設方面,黃金十年期間大幅度增值,從1930年到1936年期間,整個工業經濟增長率達到9%,并集中在電力和煤炭行業。

雖然說,當時國府确實是想大力發展重工業,但是苦于腐敗嚴重,再加上資金短缺,以及内部軍閥混戰和外部入侵,導緻許多重工業基地難以落地實施。

民國黃金十年:當時的中國經濟景象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中央杭州笕橋飛機制造廠

至于當時的國府,腐敗到底有多嚴重呢?

30年年代初期,南京國府數次發動圍剿中央蘇區根據地,國民黨的軍費便是縱容杜月笙販賣鴉片而來。

抗戰時期,杜月笙又和蔣介石、宋子文合謀,以支援抗戰名義購買飛機,向百姓發放“航空券”,再利用百姓的愛國熱情,進行大量集資,而這筆錢最終并沒有用來發展國防重工業,而是喂飽了國府裡的高官權貴和地痞流氓。

同時,在抗日戰争爆發前夕,美國人還借巨款給宋美齡,讓她去購買飛機發展中國空軍。

但是,宋美齡居然把買飛機的錢,直接存到外國銀行裡收利息。以至于在抗戰爆發後,中國空軍手裡不過百架能戰鬥的老舊飛機。

民國黃金十年:當時的中國經濟景象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還有行政院長孔祥熙,掌控國府後期金融經濟系統,國家外匯存底全在他手中運作,一手遮天。

其實,國府的四大家族,本身就是一群“大買辦”,不顧底層百姓死活,隻顧将黃金鈔票源源不斷彙集到自己手裡,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

所謂的民國“黃金十年”,其實也隻是一個經濟時代的悲慘縮影,國府的獨立工業體系始終沒有落地,隻能通過購買來發展國防事業,再從中吃取回扣,成為買辦們發國難财、發家緻富的手段。

民國黃金十年:當時的中國經濟景象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黃金十年裡,有人确實想踏踏實實為民為國辦事,可是高官權貴卻想着當一輩子的“守财奴”,最後隻得被人民抛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