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孫子兵法》分析俄烏戰争?還不如看看俄軍的軍事條例

作者:明州花公子

《孫子兵法》是一本神奇的書。至今兩千多年還沒有過時。它不僅可以用于軍事,許多人還把它運用到政治鬥争、商業競争,甚至談戀愛泡妞上。越是這樣可以運用寬泛的書,越是代表真理的書,在具體的問題上,反而并不能給出一個明确的答案。有時覺得為了看懂烏俄戰争,與其用《孫子兵法》來分析,還不如看看俄軍或者北約(美國)的軍事條例來的直截了當些。

兵書的作用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差生文具多”。

許多好學生根本不在乎文具

就兵書而言,世界上許多擅長作戰的民族都是沒有兵書的。就拿當年創造世界上最大帝國的成吉思汗來說,就沒有兵書傳世,許多優秀的将領也一樣。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問題的另外一個方面在于,寫兵書的民族往往不是最厲害的戰鬥民族,甚至說寫兵書的時代也未必是打仗最厲害的朝代。就我們中國而言,我們兵書寫得最多的時期、總結得最充分的時期,居然是軍事實力最羸弱的宋朝。宋朝的軍人就以《武經七書》為指導的,是武舉人的教科書。

為什麼差生文具多?

就我們這一代的男生而言,年輕時代多多少少有一點“武俠”夢,而老一輩的導演們,更喜歡拍一部武俠片作為生命的自述,從陳凱歌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張藝謀的大國情懷、李安的英文版的《情感與理智》的翻拍版的《卧虎藏龍》、到侯孝賢夾雜私貨的舒淇在地上走來走去的《聶隐娘》等等。而且,身體素質越差,被别的男生霸淩越多,心中的“武俠”夢就越強,藍衣少年白色跑鞋,馬步站樁,在弄堂的角落裡,“一步殺十人”,……

宋朝的軍人寫那麼多軍書,估計文化修養很好,雖然仗打得不好,但必須在紙上抒發。不僅要出一口鳥氣,更重要的是要在紙面上找到解決方案。

不讀兵書的中國最厲害的将軍

用《孫子兵法》分析俄烏戰争?還不如看看俄軍的軍事條例

中國古代最厲害的将軍是誰?霍去病。霍去病的軍事生涯極短,隻有從18歲到24歲而已。但僅僅就是這6年,他就憑一己之力,兩度指揮河西之戰,沉重打擊了匈奴右部。漢武帝由此設立河西四郡,從此西漢與匈奴的勢力發現開始消長發生顯著的影響。之後更是在漠北之戰中消滅匈奴左賢王部主力七萬餘人,追擊匈奴軍直至狼居胥山與姑衍山,分祭天地,臨翰海而還。此戰使“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而這位天生的将星,他的戰法與前人都不一樣。而且,這位年輕的将軍對士兵也不是很仁愛。司馬遷雖然很偉大,但是在他的《衛将軍骠騎列傳》的描寫中對霍去病還是有微詞的。更加重要的是,這位天才是不讀書的,在《列傳》中描述漢武帝想點撥他一下,想叫他學孫子和吳起的兵法,他的回答是,“看一下大的戰略即可,這些兵書就不必全學了吧。”看這樣子霍将軍也是應付一下皇上,回家是不讀書的。

天才絕大多數時候就是“老天爺賞飯吃”,譬如數學,與其說是你在學數學,還不如說是數學挑選了你。軍事上也一樣,霍去病是天生的将才,他不必讀《孫子》而他的軍事行動卻是都反映了《孫子兵法》的精華。許多将領就是天生的,這也是教不會的,學不來的。凡人的努力隻是讓你來證明,老天爺究竟給你賞飯到什麼地步。

而《孫子兵法》牛,為什麼這麼牛?中國的兵書這麼多,為什麼就這本目前還很紅?就目前的烏俄戰争中,我看許多中國的軍事部落客就還時不時地引用孫老先生的名言。因為《孫子兵法》是純粹一本務虛的書,談的是軍事哲學,是以可以逾兩千多年都不變,而且對軍事的種種基本原理,總結的非常到位,諸如何時用兵、地形、虛實、行軍等等。而對當時更加實用的書籍,則當時越實用,現在就越無用,譬如講如何安營紮寨、如何進攻、如何排兵布陣、軍事的典章制度如何、如何懲戒士兵等等,基本上就完全過時了。而宋朝的年代,流傳下來的許多兵書都是關于許多具體的操作流程。

美軍蘇軍條例與烏俄戰争

對目前的烏俄戰争而言,看《孫子兵法》能夠得到的解答很少,反而是有些時候對照那些蘇軍和美軍的條例,我們能夠學到很多軍事常識和知識。這些都是公開的材料。有許多進攻與防守基本原理的描述,更加具有現代戰争的實際操作性,看着更加明白。

在經過多年的戰争中,付出無數血的代價和經曆了成功的案例,這些條例是高度總結了在具體的應用下,對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是什麼。舉幾個例子,如果要度過一個橋梁,一排人應該采取怎樣的隊形?如果要進攻敵人的陣地,首先應該如何偵察,偵察幾次?其次兵力如何配置?火力如何配置?之後軍隊進攻的順序是什麼樣?林林總總,這些都是有套路的。

為什麼AI是未來戰争的制高點?就是因為在充分吸取了所有資訊之後,AI系統可以為戰地指揮官制定出一套最佳的方案。而且,這套方案是可以根據戰地情況的變化而随時做出最優解的。而按照目前AI的發展,能夠在智力上打敗人類是綽綽有餘的。那麼兩軍的對壘一定程度上就變成了兩套AI系統互相競争最優解的過程。

用《孫子兵法》分析俄烏戰争?還不如看看俄軍的軍事條例

指揮官的操作流程圖

用《孫子兵法》分析俄烏戰争?還不如看看俄軍的軍事條例

美國陸軍條例2017年版

小結

拉高一點層次,不僅兵書如此,天下的書基本上也一樣。讀書有用嗎?對天才而言無所謂,都是老天爺賞飯吃。對一般人而言,千萬不要把讀書神聖化。天底下沒有什麼“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事,包括《孫子兵法》。把書本捧得不切實際的民族,往往就是“差生文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