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作者:星星飛翔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在木耳種植大棚裡采摘木耳。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方欣 攝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右)和卓尼縣農業技術推廣站進階農藝師楊瑞芳在木耳種植大棚内檢視木耳晾曬情況。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右)和妻子使用網際網路平台做直播帶貨。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使用網際網路平台做直播帶貨。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使用網際網路平台做直播帶貨。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方欣 攝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在木耳種植大棚裡晾曬木耳。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方欣 攝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在木耳種植大棚内采摘木耳。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在木耳種植大棚内采摘木耳。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右)在木耳種植大棚裡采摘木耳。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方欣 攝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在木耳種植大棚内檢視木耳生長情況。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新華全媒+丨返鄉“新農人” 逐夢“興農路”

6月26日,盧永續在木耳種植大棚裡将采摘的木耳放入桶中。

1994年出生的盧永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一名從事木耳種植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在天津工作了3年的盧永續于2021年辭去城市工作,懷揣着對農業的熱愛回到家鄉,和幾名同學組成團隊,在村裡流轉土地進行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開啟了自己的田園“創客”生活。

三年來,盧永續和夥伴紮根田間,将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植入合作社,探索高效種植道路,通過直播帶貨和線下采摘體驗擴大知名度。如今,盧永續所在的團隊已經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包裝、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在自身産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從城市到田間,盧永續的生活軌迹發生了變化,他所在的團隊也有了新的大學畢業生的加入。在他看來,鄉村振興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台,隻要腳踏實地,逐夢“興農路”的未來将會有無限可能。

新華社記者 方欣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