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布谷媽媽

2024-06-27 21:13育兒領域創作者

大家好,我是布谷媽~

帶布妞在公園玩的時候,和一位媽媽聊天。這位媽媽告訴我,她兒子“比較懶”,别人都在爬的年紀,他卻隻肯坐着,不肯動。

媽媽将他的玩具拿遠一點,他甯願不玩,也不爬過去拿回來。

不過,好像不爬對兒子也沒啥影響,一歲多的時候,他直接跳過爬,自己站立并且學會走路。

媽媽還是有些疑惑,孩子一般不是要經曆坐、爬、站、走的階段嗎?跳過“爬”這一階段,發育上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大部分孩子,一般都會經曆爬行的發育階段,不過,也有些孩子,會跳過其中一些步驟,直接到下一步。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一:長大3個差距明顯

孩子爬與不爬。差距在哪?

①爬行的孩子不易暈車

我們坐在停着的車裡,沒感覺。而車子一走動,不行了,就開始暈了,不舒服了。

這是因為,我們對于“空間”的感覺能力,不太強。當車輛快速移動時,我們一時沒法更好地适應空間的變化,是以暈車。

而在我們的耳朵裡邊,有一個叫“前庭”的系統,它負責掌管平衡感和空間感。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當孩子爬行時,他需要不斷調整頭部和身體姿勢,向左一點,偏了,再往右一點點,沒錯,就是這,往前走,不要往後退。

他一開始很笨拙,但越爬越快,越爬越熟練。

在爬行過程中,他的前庭系統,就能得到很好的刺激和鍛煉,進而增強平衡和空間感。

而且,孩子從隻能坐在一個地方,到爬到另一個地方,這是他第一次經曆空間移動的過程。

有這樣一個過程,之後他就能更好地适應空間的快速變化,進而不易暈車。

當然,造成暈車還有其他因素,比如疲勞、饑餓、緊張等,并不隻受爬行影響。

隻是說,前庭得到鍛煉的孩子,他對空間的适應能力更強一些。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②爬行促進大腦發育

孩子爬行時,他會先伸出右手、擡起左腿,或者先伸左手擡右腿。這樣一左一右交替,就爬向了遠方。

而我們的大腦,是左半球掌管右邊身體的行動,右半球掌管左邊身體的行動。

孩子這樣一前一後、一左一右地爬行,實際是大腦左右半球之間的協調,和以及神經系統交叉發展。

這樣的交叉運動,需要左右半球同時參與、有商有量。這樣商量着,兩個半球不就能達成友好協作、合作愉快了嘛。

而隻要左右腦時常通通話、溝通效率高,那孩子的綜合能力就能得到非常大的發展。比如語言、數學、邏輯等。

不僅如此,爬行還能讓孩子的感覺統合。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他爬的時候,不是莽撞地一股腦往前爬。

他需要看,看前後左右有沒有障礙物、會不會磕到碰到?發展視覺。

他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能爬偏了,偏了就爬到門外去了。發展專注力。

他需要感受,手爬在地上是冰的還是溫度正好?舒不舒服?發展觸覺。

他還需要判斷目标在哪裡、距離還有多遠?發展深度感覺能力。

别小看孩子發育的每一步,其實,他都是全身心在發育,為以後的成長打好夯實的基礎。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③協調能力

孩子爬行,最能鍛煉的,就是協調能力。

爬行時,孩子的手、腿、背、頸部等各大關節和肌肉,都得到全面鍛煉,這能為将來站立、走穩路打好基礎。

孩子四肢協調前進,不斷調整身體重心,能增強平衡感和穩定性,還能協調好不同部位的動作,為将來的各種大運動做好準備。

這樣看來,孩子爬與不爬,差距真的還是蠻大。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二:如何鍛煉孩子爬?

當然,如果孩子沒經曆爬,媽媽也不用慌張,擔心孩子以後發展就會落後。

孩子即便沒有經曆爬,隻要後期他多運動,多發展四肢,身體發育是沒什麼問題的。

比如我們可以帶孩子遊泳,跳跳體操,走平衡木等等,這些都能鍛煉肌肉和協調能力。

而如果孩子正經曆“爬”的階段,我們就可以提供一定的幫助,讓他多爬一爬。

●空曠的環境

以前布妞爬行的時候,我就收拾出整個卧室和客廳給她爬。

那時候天涼,地上冰。我就鋪一層地墊,地墊不夠再加上床單、被套、毛毯。總之,隻要她想爬,就讓她爬個夠。

●玩具吸引

我們可以将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不遠處,吸引他爬過去拿。

或者媽媽站在不遠處,伸出雙手,吸引寶寶過來抱抱。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大人當“道具”

孩子除了喜歡在地上爬,他還喜歡在大人身上爬來爬去。

隻要你彎腰整理床鋪,孩子一準爬你背上來,掉下去又上來,樂此不疲。

我們可以自己當“山”,讓孩子我們身上“翻山越嶺”,體驗爬行的樂趣。

俗話說“七坐八爬”,當孩子到了能爬的年紀,我們就可以多引導他爬起來。孩子發育好了、身體結實了,我們做父母的,也才更放心。

你家孩子是幾月開始爬的呢?

【圖檔來自網絡,侵立删】

作者簡介:布谷媽媽,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婚姻情感咨詢師,專注兒童心理,讀懂孩子輕松養育,喜歡就關注吧~

檢視原圖 1.03M

  •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 “不爬就走”與“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差別?長大3個差距明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