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普皖軍為啥這麼牛?

作者:連接配接徽商

一艘“太空飛船”停靠在美麗的大灣區,寓意駛向未來的“科技之舟”,這是全球首家數字文明創新科技館——深圳科技館(新館),它不僅造型奇特,在設計創意上也對标國際一流。

2022年,該館面向全球釋出“初步設計”六大标段,要求應标必須為國際聯合體,一家來自安徽合肥的公司安達創展聯合荷蘭北極光公司強勢入選。如今開館在即,項目負責人耿青松更加忙碌,“‘初步設計’是科技館内容建設從0到1的工作,我們的創意架構能輸出到改革開放前沿城市,當時是很激動的。2023年,我們又中标了‘深化實施’,兩年多來幾乎每周一場對接會推進項目進展。”

一份來自第三方的“中國展陳市場2023—2024年度企業評級”顯示,合肥安達創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競争力入圍全國前十,并且是唯一一家以科技館業務為主的企業。獲得較高評級的安徽企業還有合肥磐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國源展覽展示有限公司,其主營業務也都與科技館承建、綜合科普相關。

科創看合肥、科普到安徽,合肥乃至安徽的科普産業起步早、實力強,引領全國。從每年的中标數量、中标金額看,皖軍排名全國領先,安達創展、磐石科技、合肥探奧、安徽百達等代表性企業,都處于國内科普展創、綜合文博第一方陣。《合肥市科普産業發展規劃(2023-2028 年)》披露,2022年合肥40家企業承接的科普場館類業務在全國市場占有率超40%。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當下,科普産業已經成為一個新業态多發、規模快速增長、業務交叉融合、邊界日趨擴大的新興産業。如何充分發揮安徽的比較優勢,推動科技創新、科學普及兩翼齊飛、協同發展?産業風口之上,科普皖軍能否從“開路者”成長為“主力軍”?

科創名城的“有趣靈魂”

32年前從中科院等離子體實體研究所“下海”創業的王正前也許沒有想到,他将在中國200座城市參與800座科普類場館的建設。王正前創辦的于2023年入圍安徽新三闆企業市值TOP100,其與中國數字科技館共同研發的“榫卯的魅力”主題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最早的建築“科學”。

科普皖軍為啥這麼牛?

安達創展與中國數字科技館共同研發的“榫卯的魅力”主題展

同樣在1998年,脫胎于中國科大的呱呱墜地,成為國内最早從事科普展品研發生産的企業。1999年,合肥探奧成功研發了中國科普行業第一台磁懸浮地月儀,2010年為上海世博會研發中國科普行業第一台魔方機器人,2011年研制完成中國科技館流動科技館首套展品。時至今日,合肥探奧已經為800多家科技館提供了自主研發的标志性展項和展品,其國内展品市場占有率超60%,标志性展項研發設計水準保持國内領先地位。

1999年,一位中國科大學子闖入科普行業,他就是的創始人舒玉恒。2022年,磐石科技在新三闆挂牌,并将業務拓展到沙特、緬甸、俄羅斯和馬來西亞等國家。今年五四青年節,磐石科技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樂隊”首次亮相央視,鼓手“寂靜”心無旁骛,貝斯手“渡者”憂郁沉穩,他們還“野心勃勃”地準備開專場演奏會。

科普皖軍為啥這麼牛?

磐石科技承接的沙特阿爾紮米爾綠洲科學中心一體化項目

科普皖軍從合肥啟程,走向蓬勃興起的全國乃至全球市場。他們不僅參與了合肥市科技館新館、合肥園博園、安徽省科技館的建設,還為中國科學技術館、山東省科技館、深圳科技館新館、鄭州科技館等上千個全國乃至全球科普項目貢獻了安徽智慧。

科普展教業是目前合肥發展規模最大的科普業态,合肥市科協資料顯示,安達創展、磐石科技、合肥探奧綜合實力跻身全國科普展教類企業三強。這裡已成為全國科普産品的主要生産和研發基地之一,為科創名城平添一抹“有趣的靈魂”。

科創沃土培育“科普森林”

合肥的科創氛圍有多濃?在1997年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建科技館”竟然位居合肥市民建議的前列,于是,合肥人幸運地擁有了全國第四個現代意義上的科技館。很多老市民還記得,2002年5月26日,合肥市科技館正式開放,參觀的隊伍排了一圈又一圈,一度延伸到了合作化路。

今天,蜀西湖館區依然一“約”難求,據合肥市科技館展品研發部副部長曹曉翔介紹,這裡的展品綜合創新率約達55%,很多都是國内首創,“人造閃電”“複活的蒸汽小火車”等現象級網紅打卡點都是自主研發的創新展品。

大型科普場館是城市科普産業鍊的中心環節,也是培育科普企業的肥沃土壤。

1998年規劃建設之時,有關部門出面邀請了中國科大的學者、教授們參與,才誕生了合肥探奧,勾起一代代人科學好奇心的“方形輪自行車”等大部分經典展品,都出自其手。

科普皖軍為啥這麼牛?

合肥探奧設計的“方形輪自行車”激發了一代代人的科學好奇心

2000年,全國第一輛科普大篷車從安徽省科技館駛出,造“車”的是1956年成立的機械部直屬國家一類科研院所——,并由此誕生了公司一個新部門:科普裝備事業部。科普裝備事業部部長邢金龍告訴《徽商》全媒體記者,合肥通用院創造了中國科普領域多項第一:開發第一批車載展品、生産第一套流動科技館、釋出第一項科普展品标準,編寫第一部展品科普叢書等,還蟬聯9屆中國蕪湖科博會優秀科普産品金獎,成為唯一蟬聯金獎機關。

科普皖軍為啥這麼牛?

合肥通用院原始創新開發的“動态立體雙曲面”屢獲大獎,其中包括中國蕪湖科博會金獎

據合肥市科普産業聯盟統計,2023年聯盟成員企業實作營業收入超過240億元。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鍊條上的重要環節,科普與科創同等重要。科普氛圍培厚了科創土壤,科創優勢進一步推動了科普産業發展,安徽的“科普森林”生态優越、生機勃發。

“科普+産業”醞釀新風口

科普皖軍能夠率先起跑,不僅源自科技創新能力,也得益于政策引領。安徽省在全國開“發展科普産業”先河,2003 年印發了全國第一份支援科普産業發展的重磅檔案——《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科協工作發揮科協作用的決定》(皖發〔2003〕17 号),明确要求“發展科普産業”,并提出了具體措施,包括支援鼓勵民間資本在内的各類資本進入;對科普産業和科技咨詢産業實行稅收優惠;科普産品研究開發項目應納入省計委、省科技廳的項目計劃;積極扶持科普企業創立知名品牌,做大做強。

在政策紅利釋放下,安徽迅速形成了一項國家級展會品牌——中國(蕪湖)科普産品博覽交易會。從2004年至今,蕪湖與科博會已牽手20個年頭,蕪湖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目前創新能力居全國第27位。安徽還擁有國内唯一面向科普産品研發及産業化的國家級科普創新平台——“科普産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發展科普産業需要高校、科研機構、高科技企業、社會團體、基層組織、科學共同體形成良性互動機制。大院大所雲集,科教資源豐富,正是安徽發展科普産業的強大優勢。最新資料顯示,省會合肥在全球科研城市中排名升至第13位。

安徽具有的科創屬性和科研優勢,也吸引着科普産業全鍊條資源集聚,推動科普與教育、旅遊、文化等産業的深度融合。5月18日,“中國科大2024年科技活動周”上,萬名遊客打卡科普項目。5月19日,“中國科學院公衆科學日”,來自省内外3.5萬餘人走近合肥科學島“人造太陽”。

發展科普産業,安徽曾先人一步,積累了具有示範意義的科普經驗。然而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科普産業面臨重新洗牌,近年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迅速捕捉科普産業發展的“黃金期”,密集出台一系列法律、檔案及具體政策,大有後來者居上态勢。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大陸科普産業的産值規模約1000億元,而國外科普産業從20世紀 60年代就開始發展,2016年美國博物館業對經濟的貢獻就達到500億美元,日本的豐田汽車博物館、德國的礦業博物館、冰島的塞爾福斯水電博物館科普場館成為城市地标。

傳統意義上的科普事業往往由政府主導,以供給推動需求,而新時代下,發展科普産業是實作科普高品質發展的有效路徑。

未來的科普将形成“事業”與“産業”機制互補、融合發展的态勢。培育壯大科普産業,鼓勵科技領軍企業加大科普投入,安徽還需要加速建構特色科普産業體系,重新了解“科普、産業化、城市創新”之間的跨界共生的關系,方能把握“大科普”的時代使命。

《徽商》全媒體

文 | 宣岚

圖檔由受訪企業提供

責任編輯 | 呂品田

責任校對 | 張濤

一審 | 戚飛

二審 | 梁爽

三審 | 鮑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