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圓明園中的這座皇家圖書館,你了解多少?

作者: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中的這座皇家圖書館,你了解多少?
圓明園四十景之水木明瑟中的四達亭 文源閣坐落在圓明園“水木明瑟”景區以北偏西,與“舍衛城”隔湖相望,于乾隆四十年(1775)由一座重檐四方大亭“四達亭”改建而成,是園中一處著名的藏書樓。“文源”意為禮樂文教之源,形制仿自天一閣,位列“南北七閣”之一,那麼這座皇家藏書樓具體是什麼樣子的呢?咱們往下看~ 環境布局
圓明園中的這座皇家圖書館,你了解多少?
文源閣(張寶成繪) 文源閣是一處水渠環繞的獨立院落,南北各開一門,建築包括藏書閣、宮門、碑亭、趣亭、月台等。主體建築藏書閣位于長方形庭院的北側,南向而立,平台上有銅鼎、銅鹿各一對。 閣前臨着一方水池,池中豎立着一塊高逾六米、玲珑剔透的“北太湖石”。此石産于北京房山,據說“正視之,則如烏雲翻卷;手叩之,音色如銅”。乾隆非常喜歡它,将其命名為“玲峰”,在《禦制玲峰歌》中贊其“體大器博複玲珑,八十一穴過尤遠”。
圓明園中的這座皇家圖書館,你了解多少?
早期的文源閣玲峰石 池南是由太湖石堆疊的縱貫東西的假山,在假山西面有一四方亭,名曰“趣亭”,東面與其相對之處築有一平台,上書“月台”,均為乾隆禦書。其南即為三楹宮門,入宮門後或穿過曲折的山洞,或經過崎岖的蹬道,再繞過水池,就可到藏書閣前。 藏書閣之北的後院中也有一座假山,體量較前院的假山為小,如同屏風般掩蔽着院牆上的月洞門,給人以靜谧幽深之感。閣之東側有單檐駝峰頂黃琉璃瓦禦碑亭一座,内有乾隆禦書《文源閣記》碑。 主體建築
圓明園中的這座皇家圖書館,你了解多少?
文源閣複原圖 從外觀上看,文源閣是座黑琉璃瓦綠剪邊歇山頂、前後帶廊六開間的重檐兩層樓閣,而内部則采取了明兩層暗三層的“偷工造”法,利用下檐的空間增加了隐秘的一個夾層。 文源閣的柱子與門窗塗深綠色漆,槅窗與檻窗塗褐黑色漆,與灰色的水磨絲縫磚牆相配,楹柱間繪以龍馬負書和瀚墨卷帙的圖案。檐間懸有黑漆銅字的“文源閣”匾,字為乾隆禦書。建築的整體風格古樸典雅,别具一格。 文源閣内六間中的西梢間的尺寸僅為五尺,相比之下顯得格外窄小,故而充作樓梯間,其他五間區隔出明間與次間,通進深38.5尺。明間正中懸乾隆禦書“汲古觀瀾”匾額,兩邊楹聯為“因溯委以會心,是處源泉來活水;即登高而遊目,目前奧室對玲峰”。扆(yǐ)屏聯為“甯誇池館消閑暇,雅喜詩書悅性靈”。檐柱聯為“詩尋宜富波瀾,浩矣無涯神智益;披攬直探星宿,挹之不盡古今涵”。 四庫全書
圓明園中的這座皇家圖書館,你了解多少?
文源閣建成之初,首先入藏的是康熙朝編纂的《古今圖書內建》一萬卷,而後是《四庫全書》。 對于《四庫全書》,乾隆帝一再表示要多花時間認真抄錄編輯校對。繕書處對抄錄人員的選拔是極其嚴格的。最開始抄錄人員由官員保舉而來,但這種方法有行賄、受賄等弊病。之後又改為考查的辦法,即在需要增加抄寫人員時,先出告示,應征者報名後,令當場寫字數行,品其字迹端正與否,擇優錄取。考查法雖比保舉法優越,但也有不便之處,是以最後又改為從鄉試落第生徒中挑選,擇其試卷字迹勻淨者予以錄用。 通過以上這三種選拔方式,共選拔了3826人擔任抄寫工作。抄錄工作也在嚴格的管理之下,既有工作規程,也有獎懲措施。
圓明園中的這座皇家圖書館,你了解多少?
首先規定了抄寫定額:每人每天抄寫1000字,每年抄寫33萬字,5年限抄180萬字。5年期滿,抄寫200萬字者,列為一等;抄寫165萬字者,列為二等。按照等級,分别授予州同、州判、縣丞、主簿等四項官職。 發現字型不工整者,記過一次,罰多寫10000字。抄錄工作就在這種嚴格管理下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每天都保證有600人從事抄寫工作,至少可抄60餘萬字。之後展開的就是全書的校訂工作,為了保證校訂工作的順利進行,四庫全書館制定了《功過處分條例》。 其中規定:所錯之字如系原本訛誤者,免其記過;如原本無訛,确系謄錄緻誤者,每錯一字記過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錯誤,簽請改正者,每一處記功一次。各冊之後,一律開列校訂人員銜名,以明其責。一書經分校、複校兩關之後,再經總裁抽閱,最後裝潢進呈。分校、複校、總裁等各司其職,保證了《四庫全書》的品質。是以直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三部欽定《四庫全書》謄抄完畢,才入藏文源閣。 遺迹殘存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縱火焚掠圓明園,文源閣建築和藏書也在這場浩劫中化為灰燼。 到了民國年間,圓明園的管理進一步廢弛,文源閣舊址上的遺物也開始流失。1921年,籌建京師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文獻館),經蔡元培先生提議,将已殘毀成數塊的文源閣碑重新拼合起來,并遷入館中加以保護,這塊曆經滄桑的殘碑文字僅存一半。
圓明園中的這座皇家圖書館,你了解多少?
文源閣碑 現存文津街國家圖書館内 玲峰石因體量巨大,多年來一直矗立在廢墟中安然無恙。這塊形體奇巧、滿镌詩文而富于傳奇的名石,在當時能賣數千銀元,終于也沒能躲過盜賊觊觎的目光。1924年,因數股土匪盜搶,一方竟将玲峰石炸為數段,一部分殘石流失,剩餘部分從此湮沒于蔓草間。 文源閣的藏書,原本都認為全部毀于侵略軍的劫火,但天幸的是,根據多年的調查,尚有若幹殘書存世,讓後人能親睹文源閣藏書孑遺的精美。據統計,目前殘存的藏書有:《公是集》《明史》《南巡盛典》《草廬集》等部分書冊,分别收藏于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廣東中山圖書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日本東洋文庫。此外,中國台灣地區的圖書館收藏有精抄卷子本《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上钤“文源閣寶”朱文方印,也是文源閣的劫餘之物。
圓明園中的這座皇家圖書館,你了解多少?
文源閣遺址 文源閣舊址在2012年初進行了初步清理發掘,現遺址可見圍牆基址尚存,文源閣的夯土台基以及台基上的石闆鋪裝尚有儲存,部分假山湖石、月台台基、趣亭的基址和部分石徑踏跺也有迹可循,還可見到文源閣前湖池及湖池中心玲峰石的若幹殘塊和基座、宮門的夯土台基、台階踏跺,這些都有着重要的曆史與文化價值。

[文章來源]

北京晚報

文源閣遺寶今何在?

王密林

[編輯]

付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