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洲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易主”:取代日本電裝,收入超3000億

作者:新潮商評論

亞洲是全球重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基地,根據《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釋出的202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顯示,共有48家企業上榜,近乎占據半壁江山。其中,日本22家、中國15家、南韓10家、印度1家。汽車業務營收合計達到4273.72億美元,占上榜企業總營收的43.6%。

亞洲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易主”:取代日本電裝,收入超3000億

印度唯一一家上榜企業Motherson Group,去年實作營收176.75億美元,排在榜單第14位,同比提升11個名次。這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後視系統生産商之一,主要提供車内後視鏡、外後視鏡和基于攝像頭的檢測系統。

去年7月,該公司斥資1.183億歐元收購了施耐德博士集團,這是德國施耐德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27年,主要生産車輛的内飾元件,如面闆和照明裝置,以及儲物系統和中控台等,主要客戶包括奧迪、寶馬、捷豹路虎、蘭博基尼、奔馳、保時捷、勞斯萊斯等。

亞洲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易主”:取代日本電裝,收入超3000億

南韓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是現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以369.64億美元的營收繼續排在全球第六位,已經連續14年跻身榜單前十。其前身現代精工成立于1977年,剛開始主要是做集裝箱和鑄造閥等出口業務。2000年接收現代汽車及起亞汽車的零部件售後業務,并正式更名為現代摩比斯。

公司業務主要分為核心零部件制造、車輛子產品制造、售後零部件制造和銷售三大闆塊。2018年成立了摩比斯風險投資矽谷公司,在未來移動出行領域培育擁有尖端技術的初創企業。

作為全球第三大車企,現代汽車集團除了現代摩比斯,旗下的現代坦迪斯(主要從事動力傳動系統與座椅制造)、現代威亞(主要生産萬向軸、發動機總成、渦輪增壓器、車橋子產品等零件)、現代凱菲克(專注于汽車動力系統傳感器以及控制系統研發)同樣榜上有名。

亞洲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易主”:取代日本電裝,收入超3000億

日本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是電裝(Denso),不過去年營收同比下降15%至407.23億美元,全球排名也下滑3個位次,排在第五位。面對洶湧的電動化、智能化浪潮,這家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嗅到了失勢風險,不得不加速切割傳統業務,先後将燃油泵業務、火花塞和氧傳感器業務剝離出售,

另一方面,電裝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布局電池包、電機、逆變器、能源管理系統,以及半導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車機系統等産品。根據規劃,到2025年公司電氣化業務營收将達到1.2萬億日元(約合80億美元),到2030年這一數字将提升至1.7萬億日元。

電裝脫胎于豐田汽車,與愛信精機、豐田紡織并稱為“豐田三駕馬車”,此外該集團旗下還擁有捷太格特、豐田合成等配套廠,覆寫了動力總成、底盤控制、座椅、鋼材、軸承、光電等全産業鍊,這也是其連續四年登頂全球汽車銷量第一的底氣。

亞洲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易主”:取代日本電裝,收入超3000億

中國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是甯德時代(CATL),去年汽車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3.5%至413.65億美元(約合人民币3006億元),上升1個名次排名全球第四,取代電裝成為亞洲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甯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根據南韓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的資料顯示,去年其動力電池裝車量為259.7GWh,同比增長40.8%;市占率為36.8%,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自2017年以來,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冠軍。今年前四個月,它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市占率超過30%的廠商,以81.4GWh的裝車量、37.7%的市場佔有率穩居榜首。

有業内人士分析指出:甯德時代與電裝互換位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全球汽車供應鍊體系的重構趨勢,在“三電”領域(電池、電機、電控)領域,能夠更好更快适應技術更新并對市場做出正向回報的中國供應商,正成為全球汽車巨頭的優選。

當然,甯德時代也并非高枕無憂。資料顯示,今年5月份其動力電池裝車量雖然位居行業第一,但市占率已經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下滑,身後的比亞迪、中創新航等競争對手正在加快追趕步伐。日前,公司向員工發出“奮鬥100天”的号召。此舉立刻在産業内外引發激烈讨論。在以“卷”為主旋律的市場競争中,即使是行業巨頭也不能獨善其身。

亞洲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易主”:取代日本電裝,收入超3000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