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暴跌80%,李開複難救創新奇智

作者:市值觀察SZGC
暴跌80%,李開複難救創新奇智

作者:樾山,編輯:小市妹

頂着“AI+制造第一股”的頭銜、創新教父李開複擔任董事長、衆多科技界強人加盟,如此多的光環加持,創新奇智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自上市以來,公司股價暴跌近80%,成立至今,虧損近23億元(調整前)。由創新工場孵化的創新奇智在AI 1.0時代,就遠不及商湯、曠視、依圖、雲從,在AI 2.0時代,百模大戰愈演愈烈,但公司仍顯得有些靜悄悄。

一個趨勢是,AI産業會逐漸取代網際網路,成為科技行業新的戰場,但在如此烈火烹油的領域中,創新奇智頗有一種“泯然衆人矣”的無奈感。

【名不副實】

AI是一條永不缺乏故事的賽道,但AIGC(生成式AI)的新故事卻并沒有讓一些企業變得更加性感。

1.0時代,囿于研發重、商業化落地難,大多數頭部玩家都沒有找到清晰的商業模式,業内鮮有能夠成功實作盈利的企業。

李開複也曾十分坦誠地表示,行業從群雄逐鹿到最終隻留下“一地雞毛”。

2022年11月30日,OpenAI公司研發的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橫空出世。在其引領下,生成式AI(AIGC)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正式從1.0時代邁進2.0時代。

走到懸崖邊上的AI企業,又一次熱血澎湃,原本陷于沉寂的創投圈變得熱鬧非凡。傳統AI、網際網路巨頭等紛紛調轉船頭,意圖搶占制高點。

創新奇智當然不想錯過這個史詩級别的超級大機遇,李開複就将AGI(通用人工智能)描述為自己等待40多年的夢想。

2023年4月,公司推出首個AIGC産品——奇智孔明AInnoGC,面向制造業為主的垂直類場景,滿足2B層面的商業化需求。今年3月27日,奇智孔明工業大模型更新至2.0版本(AInno-75B),并釋出了多款大模型原生應用。

為在競争激烈的賽道中脫穎而出,創新奇智自成立起,就聚焦于用AI技術賦能制造業,試圖打造出差異化的競争優勢。

上市前,創新奇智曾獲得至少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創新工場、中金甲子、華興新經濟基金、軟銀願景基金等。

李開複曾在Google、微軟擔任全球副總裁,并被《時代》雜志評為2023年度全球25位“AI領袖”;創新奇智的一大特點就是,在李開複的号召下,公司延攬了一批世界級的科技人才。

在某次采訪中,李開複毫不掩飾自己的這種能力:“我能夠做世界最大的AI獵頭,把最優秀的人彙集在一起,告訴他們分别去做自己的部分。”

比如,創新奇智CEO徐輝,履曆極為耀眼,上海交大電氣工程專業畢業,先後在IBM、SAP、微軟等科技巨頭擔任要職。在萬達網絡任副總裁不到一年後,就放棄800萬年薪,來到創新奇智和李開複共赴AI的星辰大海。

如此多的強人助陣,公司始終沒有駛入正軌。即便科技元老級李開複親自擔綱,但創新奇智的發展跟不上人們的預期。

在AI賽道,創新奇智既趕不上百度、華為、科大訊飛等第一梯隊,和商湯等企業相比也缺乏亮點,就連初創企業KIMI、百川智能等也擁有更多的聲量。

和令人豔羨的管理團隊、AI教父李開複加持相比,創新奇智的表現有些名不副實。

【盈利難題】

經曆資本寒冬的洗禮,資本市場更看重盈利和落地。靠夢想融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

現實表現是一塊殘酷的試金石,資本市場不會因為李開複耀眼的光環,而給予太多的“優待”。

IPO時,創新奇智把自己定位于“企業級AI驅動型解決方案提供商”,并特别強調自己“制造業AI領軍者”的地位優勢。但它的規模還是偏小,2020年營收隻有4.6億,比起“四小龍”的尾巴雲從科技還要差出一大截。

經過三年發展,公司收入增幅喜人,2023年實作17.51億元的營收,但隻有商湯(34.06億元)的一半,僅為第四範式(42.04億元)的約40%。

而且,公司自創立以來持續虧損,仍未看到盈利的曙光。2019年-2023年,分别虧損2.4億元、3.6億元、6.4億元、3.6億元和5.8億元,調整後仍然虧損1.6億元、1.44億元、1.42億元、1.38億元和1.54億元。

暴跌80%,李開複難救創新奇智

對于商業化落地問題,李開複和徐輝都有清醒的認知,在“奇智孔明AInnoGC”釋出會上,徐輝強調,絕對不做隻會燒錢的人工智能企業。

當然,這是所有AI企業面臨的大難題。隻是,創新奇智的操作讓投資者頗為費解。尤其是上市前,公司突擊“優化”研發團隊,并把更多業務進行外包。

而且研發人員的股權激勵大幅少于行政人員。2021年前三季度的2.1億股權激勵中,徐輝一人分走5772萬,超過所有研發人員加起來的4724萬。

暴跌80%,李開複難救創新奇智

2023年,創新奇智銷售成本高達11.63億元,同比增長10.7%;研發開支雖然同比增長8%達到4.5億元,但研發占收入的比例由上一年的26.7%下降至2023年的25.7%。而行政開支基本相當于研發開支,為4.07億元,同比增長23.4%。

暴跌80%,李開複難救創新奇智

2023年下半年公司收入8.27億元,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均出現負增長狀況。但令投資人驚訝的是,公司依然給CEO徐輝4356.2萬元,給獨立非執行董事謝德仁807.4萬元的股份激勵。

徐輝可以說是中國AI創新企業中薪酬最高的CEO,相比來看,商湯董事會主席徐立的報酬僅為330.5萬元,雲從科技董事長周曦不到200萬,第四範式董事長兼CEO戴文淵不到120萬元。但他們的市值遠高于創新奇智。

而且,公司上市2年兩次更換CFO。今年1月30日公司公告,肖磊辭任首席财務官,由餘瑾擔任。而IPO上市的CFO是投行出身的曹鈞。

暴跌80%,李開複難救創新奇智

高管每年可以獲得5000多萬的薪酬,CFO頻繁更換,價值創造能力如此赢弱,引發投資者質疑,有股民質問:公司制定薪酬的标準和公平性何在?超高股權激勵的意義何在?

【垂直取勝?】

大模型千帆競逐之中,玩家們紛紛希望打造差異化競争力。

商湯從過往視覺識别轉向生成式AI,去年生成式AI業務收入達到12億元;科大訊飛以語音識别著稱,在教育領域積累深厚;百度則在智慧交通領域先發制人。

創新奇智主攻AI+制造業,2023年4月推出公司首個AIGC産品——奇智孔明AInnoGC,不同于其他的通用類大模型,該産品面向垂直行業應用的AIGC工程算法引擎,聚焦私有化部署。

但無論技術自主、版本疊代還是跑通商業化路徑方面,都有些遲緩。

比如,同一時間推出的商湯日日新大模型,已經疊代到5.0版本,綜合性能全面對标GPT-4 Turbo,擁有6000億參數。

科大訊飛以全棧國産算力為基座,今年1月30日,釋出首個基于全國産算力訓練的星火V3.5。公司預計6月27日釋出星火V4.0,全面對标GPT-4 Turbo目前水準。科大訊飛還聯合華為打造首個支援萬億浮點參數大模型訓練的國産算力平台“飛星一号”……

相比來看,到今年3月27日,奇智孔明工業大模型才更新到2.0版本(AInno-75B),參數量突破到750億以上。

雖然參數量并非衡量大模型好用與否的根本标準,但奇智孔明工業大模型更新速度着實有些緩慢,和頭部企業還有很大差距。

“無算力、不模型”,算力是AIGC的底座,大模型的智慧程度取決于參數量,就像人類學習一門語言一樣,隻有海量的資料學習和模仿,才能建構起豐富而高效的模型。

但奇智孔明的算力積累相對薄弱,在英偉達晶片受到管控的背景下,奇智孔明在未來的競争會日漸式微。

與此同時,阿裡、科大訊飛、商湯、華為都已經開始布局垂直領域的小模型,并收獲了各行各業的訂單。僅是商湯生成式AI業務的收入就已經逼近創新奇智整體收入,本就在商業化、資源整合、品牌、技術研發、算力積累等等方面都處于劣勢地位,要想追上頭部企業難上加難。

再比如,科大訊飛在目前火爆的智能汽車領域增長迅猛,2023年,科大訊飛汽車智能網聯業務貢獻收入近7億元,同比大增52%。而創新奇智汽車裝備業務收入不到4億,這還是其最大的單一制造業業務門類。

也就是說,自稱為“AI+制造業”的單項冠軍,但實際業績并不如擁有通用算力底座的大模型。

暴跌80%,李開複難救創新奇智

除了面對外界的競争,李開複還親自下場創辦零一萬物,并釋出了大模型Yi-Large,未來不可避免和奇智孔明産生競争關系。

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下,1.0時代落後的創新奇智,在2.0時代可能還會繼續失意。

目前總市值僅有33億港元(6月26日收盤),而公司在C+輪融資中的估值為85億,C輪估值10億美金。也就是說,目前的市值連C輪的一半都不到。尚不及雲從科技的1/3,僅約為商湯科技的1/16。

暴跌80%,李開複難救創新奇智

時間回到2018年公司創立時,徐輝強調:“必須要把技術和商業進行結合,這是一個負責的人工智能創新公司應該有的态度。不能光燒錢,還要産生商業價值。産生商業價值以後能自然而然地賺錢,這才是好的正向循環。”

事與願違,如今的創新奇智似乎走入的卻是負循環。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内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産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