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市的“大洗牌”要來了?3大現象越來越明顯,老百姓需警惕

作者:烏鴉君的急救職場

曾幾何時,合資車被譽為市場的無冕之王,以其卓越的品質和先進技術,牢牢占據着高端市場的寶座。

是以,擁有一輛合資品牌汽車不僅是許多人的夢想,其高端車型更是成為了社會地位的象征。

然而,時光流轉,市場風雲變幻,車市的“大洗牌”似乎正在悄然逼近。

以2020年為例,合資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高達61.6%,但到了去年底,這一數字已降至44%。

此外,從今年5月的市場資料看,主流合資品牌的零售份額持續下滑:其中,德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已下降到18.6%,同比下降了2個百分點;日系品牌則減至14.8%,同比減少了3.2個百分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3大越來越明顯的現象正在顯露,對消費者來說,可能需要提高警惕。

車市的“大洗牌”要來了?3大現象越來越明顯,老百姓需警惕

首先,就是品牌倒閉的情況,開始不斷湧現。

據統計,從2020年至今,已有24家車企退出市場,涉及的車主數量至少有600萬,他們的售後服務,幾乎成了空中樓閣。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僅在新能源汽車這個領域,最近就出現了威馬破産,高合停擺,合創經營困難。

甚至及個别銷量不佳的車企,正要求全體員工賣車,情況顯得很不樂觀。

是以,最近幾年,大夥買車需要格外慎重,不要忽視品牌的經營情況,沖着折扣買單——過于盲目,搞不好就會掉坑裡!

車市的“大洗牌”要來了?3大現象越來越明顯,老百姓需警惕

同時,别以為某些品牌背靠大廠就穩如泰山,這麼想就太過天真了。

因為即便是大廠,也不是每個項目都能成功。事實上,大廠的試驗性項目很多,倒閉的也不在少數。

譬如廣汽菲克、廣汽讴歌、東風裕隆納智捷…這些都是大廠的品牌,最後也是相繼退出了中國市場。

雖然相對新勢力而言,這些品牌即便退市以後,還有最基礎的售後保障。

但現實的問題是,産品都不銷售了,售後上怎麼會重視呢?基本處于“名存實亡”的情況。

同時,考慮到品牌退市,還會嚴重影響車輛的保值率,我勸大家還是不要以身犯險,最後落得糟糕的下場。

車市的“大洗牌”要來了?3大現象越來越明顯,老百姓需警惕

其次,汽車的保值率,也在持續降低。

或許大家不太關注這個問題,但從整個市場的變化來看,汽車的貶值速度,比我們想象的要嚴峻。

以中大型SUV為例,這類車型一直是二手市場的硬通貨,保值率極高。但最近半年,情況變得很不一樣。

譬如去年12月份時,這類車型的保值率還有70.1%,但到了今年1月,這個數字就跌到63.8%了。

不僅如此,今年前五個月,二手車的均價已經下跌了5000元,跌至6.46萬元的曆史新低。

二手車商更是有苦難言,按照他們的自述就是,近2年内,虧損的商家高達92%,很多車型他們都不敢收了,因為虧損太嚴重。

車市的“大洗牌”要來了?3大現象越來越明顯,老百姓需警惕

是以,當大家購車時,還真得多留個心眼。考慮到目前市場的不确定性,盡量選擇保值率較高的車型,以對抗加速的貶值。

此外,除非資金特别充裕,否則我建議“持币觀望”。

因為“油電之争”激戰正酣,很難斷言哪款車能保值。說白了就是,随着新車價格的不斷下調,二手車的貶值速度肯定無法控制。

是以,實在想買車,也建議直接買二手的——開個幾年了,再去換車,這樣往往更劃算!

車市的“大洗牌”要來了?3大現象越來越明顯,老百姓需警惕

最後,就是技術革新越來越快。

且不說新能能源領域,一天一個變化,馬上半固态電池,都要大規模上市了。

即便是傳統燃油車領域,企業也顯示出了不安現狀的态勢。

以福特為例,去年他們投入了47億美元進行電氣化轉型,但成效不是特别明顯。

是以,今年他們決定全力發展混合動力技術,預計到2030年,旗下所有車型都将推出混動版。

同樣,大衆也不甘落後,計劃在2023年到2027年間投資1800億歐元,其中70%将用于電氣化和數字化的發展…

車市的“大洗牌”要來了?3大現象越來越明顯,老百姓需警惕

從全球車企的角度來看,似乎都在加速純燃油和新能源的變革。原因在,随着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純油車的确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畢竟,不談純電汽車的性能、體驗,混動汽車都可以吊打純油車了。

拿豐田、比亞迪等車企的混動車型來看,售價也不算貴,但油耗都能做到百公裡3-4升。

綜合這些情況來看,如果現在選擇買車,怎麼看有些不合時宜。

畢竟,技術的更疊太快,不論是油車、還是電車,可能剛買回來沒幾年,就要被淘汰了。

車市的“大洗牌”要來了?3大現象越來越明顯,老百姓需警惕

總而言之,汽車市場正處在一個劇烈變動的時期,似乎“大洗牌”要來了!

在此情況下,準備購車的夥伴還是慎重些,建議多做觀望。實在等不及,更推薦買二手車,這樣往往更劃算。

萬一出現什麼變故,損失也比較低,不是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