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雪峰簡介

作者:資深媒體人journalist

人的一生難免有大起大落,有的人遭遇打擊後,明明還有翻盤的機會,卻從此一蹶不振,甚至郁郁而終。而有的人則樂天順命,努力不讓自己被真正打倒,最後得以安享天年,老革命黨人、曾經的北京市委第一書記李雪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李雪峰(1907-2003)永濟城西任陽村人。193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36年1月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1938年初,創立并上司了太行山革命根據地。1954年李雪峰調北京,先後擔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兼中共中央中南地區工作部部長,中共中央工業交通工作部部長、工業工作部部長。1966年6月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華北局第一書記兼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1983年他被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1985年被補選為中國共産黨第十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李雪峰是中國共産黨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八大中央委員、書記處書記、八屆十一中全會補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九大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三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他列席了黨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李雪峰是從永濟走出的我黨進階将領,他戎馬倥偬,革命一生。其中在劉伯承、鄧小平的直接上司下,建立太行山革命根據地,是他輝煌一生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雪峰是永濟城西任陽村人。1925年至1931年,他就讀于太原國民師範學校,在青年學生中組織和上司了讀書會和書報合作社,與中共中央在上海的發行部取得聯系,獲得許多馬列書刊,影響和引導了一批進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1931年被保送進入山西大學教育學院。1933年10月,他加入中國共産黨,上司群組織了震驚全省的反會考鬥争。1936年1月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劉少奇的上司下,從事地下黨工作,成功争取國民黨将領宋哲元抗日,并采取各種方式營救在獄中的共産黨員,為以後的全面抗日鬥争作了組織上、思想上的準備。

從1937年10月到1947年11月,李雪峰同志在太行山整整戰鬥、工作、生活了十年。他先後任中共冀豫晉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書記,中共晉冀豫區委書記、區黨委書記,中共太行分局委員兼組織部部長,中共太行區黨委書記兼太行軍區政委,一直負責上司太行根據地地方黨的工作,和太行人民同甘苦、共患難,創造性地貫徹執行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粉碎了國内外敵人的殘酷進攻,戰勝了自然災害造成的嚴重困難,為開創、鞏固和發展聞名中外的太行根據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根據周恩來的訓示,1938年初,李雪峰率領一批幹部進入山西太行山區。在劉伯承、鄧小平的直接指導下,創立并上司了太行革命根據地。

那時的李雪峰,雖然已是我黨進階将領,但當時對于“根據地”這一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

在一次,129師召開幹部會議,内容是傳達中央十二月會議精神和讨論進一步分兵發動群衆,開展敵後抗日遊擊戰争和開辟建立根據地的問題。會中,鄧小平把李雪峰和129 師參謀長倪志亮找去,專門研究關于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問題。李雪峰對根據地問題一直不夠明确,他問鄧小平,什麼叫根據地,怎樣建立根據地?鄧小平說,根據地首先是為抗日而建立的,要抗日就要有武裝,是以根據地必須要有武裝。根據地是一個地理區域,要使根據地在一個地區存在和發展,就要有政權,通過抗日政權來上司根據地的各項建設。根據地必須在群衆發動起來,參加到抗日鬥争中才能建立和鞏固,是以必須要有群衆,這是基礎。我們黨在敵後建立根據地,必須要有這三個條件:武裝、政權和群衆,缺一不可。

會後,129 師師部和省委又開了一次聯席會議,專門讨論建立根據地的三大問題:武裝、政權、群衆。這一次會議,師部的劉伯承、鄧小平、倪志亮和省委的徐子榮、何英才、彭濤、楊秀峰、安子文和李雪峰等都參加了。會上提出要把發展遊擊隊、自衛隊放在突出地位,在每個縣組織一個縣基幹支隊(相當于營),在自衛隊内要建立擔架隊、運輸隊和幫助抗日軍人家屬的耕地隊。在政權建設上,要建立群衆信任的、民主的抗日政權,要以各種名義擴大人民參政的範圍,要使各種抗日進步分子經過訓練後到區村政府中工作。聯席會議在讨論群衆工作時,強調要把一切抗日力量組織起來,不要隔離和疏遠任何人。在實行合理負擔時,不要使富戶太吃苦,要真正合理。要擴大山西的犧盟會,農會會員可以全體參加犧盟會。要把婦女、兒童組織起來參加春耕。要随時召集抗日軍人家屬開會,征詢意見解決困難。要組織群衆識字、讀報,成立夜校,進行宣傳。根據地要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勢,把群衆發動、組織和武裝起來。

經過鄧小平的講解和這次聯席會議,李雪峰對根據地開始有了認識。經過以上連續開會,他們對在敵後開展遊擊戰争和建立根據地有了比較明确的認識。特别是明确了無論是在敵後發展抗日遊擊戰争還是開辟建立根據地,都要把抗日放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發動、組織一切力量參加到抗日鬥争中。為此,會後省委配合129 師在太行山上大規模地開展戰略大展開的工作。

太原失守後,129 師進入太行山區時,采取了分兵發動群衆的辦法,派出了許多支精幹部隊,在太行山區各地,一邊開展遊擊戰争,一邊進行發動群衆,開辟、建立根據地。為了培養、訓練進行抗日遊擊戰争的骨幹、129 師在遼縣西河頭村師部所在地開辦了遊擊訓練班,教育訓練準備分散派往各地發動、組織群衆的幹部。八路軍采取化整為零的戰略,使我們在各地開展的建黨工作有了更為有利的條件。為了使地方黨員幹部學習抗日遊擊戰争,學習紅軍發動、組織群衆和建立根據地的經驗,省委有計劃地選調一些縣委、區委以上黨員幹部到 129 師遊擊訓練班接受訓練。這些地方幹部以前雖聽過“遊擊戰”這個名詞,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經過學習, 大家對于什麼是遊擊戰,如何組織自衛隊、遊擊隊,以保護人民的生命财産和配合部隊打擊敵人,如何組織群衆支前參戰等工作,都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129 師分散到太行山各地的八路軍,或以“八路軍工作團”的名義,或以支隊、大隊等名義,同各地的共産黨組織相配合,進行建黨、建政、組織遊擊隊的工作。這一段,省委和129 師配合非常密切,在八路軍的護衛和幫助下,省委在晉冀豫區内建立和恢複黨的組織,到1938年3月中旬,省委已建立起晉中、冀西、太南、冀豫晉和豫等5個特委和設在沁縣的省委辦事處,并建立了20 多個黨的縣委。這一時期,省委和129師還注意建立抗日政權,扶助了昔陽縣政府,恢複和建立了平定、榆次、太谷、壽陽等縣政權,保護和改善了和順、遼縣、榆社、黎城等縣政府。在太行山上大力開展群衆運動,組織了各縣的農救會、工救會、青救會、婦救會、自衛隊,大大發展犧盟會和決死一、三縱隊。他們還創辦了省委黨校,各特委開辦了短期訓練班,大批教育訓練幹部。盡管條件困難,任務繁重,但大家的勁頭很大。八路軍在太行山區不斷打擊敵人,鼓舞群衆抗日的信心。群衆把共産黨八路軍看作是可依靠的親人,拿出一切好東西供給我們的軍隊。八路軍紀律嚴明,公買公賣,不拿群衆一針一線,更使群衆相信八路軍,依靠八路軍。軍民結合,黨群結合,使黨和八路軍在太行山上站住了腳跟。當時,我黨的一切政策、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都是為着抗日,為着群衆的根本利益着想,這是能夠在敵後站穩腳跟的主要原因。

這一時期,李雪峰曆任晉冀豫省委(後改為太行區黨委)書記、中共太行分局委員兼組織部長,太行區黨委書記兼太行軍區政委。在軍事上,上司太行軍民粉碎了敵人在1938年和1939年的兩次九路圍攻,挫敗了1941年至1943年敵寇用“三光政策”對太行根據地進行的殘酷掃蕩。在生産上,組織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産運動,親自動手與太行全體軍民一道奮起抗災自救,戰勝了嚴重的旱災和罕見的蝗災。毛澤東曾贊揚說,“太行山會打蝗蟲”。李雪峰一貫注重深入發動群衆,特别強調發動“落後”群衆,擴大團結面,減少對立面,生動實踐黨的統一戰線思想,有效達到了一緻抗日的目的。

1944年毛澤東要求各根據地就統一戰線、軍隊訓練、減租和大生産等重大問題作出回答。收到太行區的答複後,他專門批示:“十個問題答複,内容極好。轉各地參考。同意你們的路線,望堅決貫徹。告知太行區黨委十分感謝......”這個批示濃縮了中共中央對太行根據地工作的充分肯定。鄧小平也多次評價太行根據地是“要兵給兵,要糧給糧,要錢給錢”。是華北最為鞏固的根據地和支援解放戰争的戰略基地。李雪峰太行十年,功勳卓著!

1925年,18歲的李雪峰帶着一腔熱忱來到了山西太原的國民師範學院,在這裡他沒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在讀大學期間,他積極結交進步青年,宣傳進步思想,并與上海我黨的出版發行部取得了聯系。

1927年,想要加入中國共産黨的李雪峰正躊躇滿志,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年發生了反革命政變,我黨受到了嚴重打擊,不得不把大多數工作都隐密轉入了地下,有志青年們很難與黨組織取得聯系。

之後輾轉數年,李雪峰才終于在1933年加入了共産黨,1934年,他擔任家鄉山西的省工委宣傳部部長,積極推動救亡圖存的青年運動。

1936年初,李雪峰開始在當時我黨的北平市委任職工作,1937年1月,任直中特委書記、中共平漢線省委宣傳部部長,他發動群組織群衆抗日、指導“冀西民訓處”,組建冀西遊擊隊。還根據周恩來同志訓示,率領一批平漢線省委幹部進入山西省太行山區,與129師會合,開始了太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參與組建晉冀豫省委,任省委組織部部長,對開辟抗日根據地作出很大的貢獻。

1938年初至1947年11月,先後任晉冀豫省委書記、中共太行分局委員兼組織部部長,太行區黨委書記兼太行軍區政委,負責上司太行根據地地方黨的工作。李雪峰廣泛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在太行山根據地的對敵鬥争中取得了很大成績。李雪峰在太行山工作戰鬥了10年,同太行人民同甘苦、共患難,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戰勝了敵人和困難,使太行根據地聞名國内外。

1947年11月至1949年9月,随劉鄧大軍轉戰大别山,參加了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先後擔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組織部部長、副書記,受命組建了第一屆中共河南省委,兼任省委第一書記、省軍區政委。

1949年6月起,曆任中共中央華中局常委,中共中央中南局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南土改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央中南局黨校校長。參與上司了中南地區的剿匪反霸鬥争、減租退押和土地改革、城市民主改革和恢複城市經濟三大運動、荊江分洪工程和武漢鋼鐵廠初建等工作,為解放初期的中南地區各項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1954年11月,先後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兼中共中央中南地區工作部部長,中共中央書記處第三辦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工業交通工作部部長,中共中央工業工作部部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型國有工交企業黨組織的建設,協調中央工交部門與地方黨委和政府之間的關系,為蘇聯援建的大型工業項目的順利實施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6年9月當選為黨的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參加和上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企業制度的建設工作,深入東北工業基地的廠礦企業,實地調查研究,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參與制定在企業中建立“黨委上司下的廠長(經理)分工負責制”、“職工代表大會制”等管理制度。

1960年9月,任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一書記兼北京軍區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1965年1月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雪峰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農村基層,抓緊組織農村抗災自救,緩解和減少了三年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有力地貫徹了中央經濟調整的方針政策。他參與了大陸第一部憲法和“工業七十條”、“農業六十條”的制定等工作。

1947年底,他按照黨中央的訓示,先後參加了挺進大别山戰役、淮海戰役以及渡江戰役,後來出任了中原局的組織部部長、河南省委第一書記等職。

1949年下半年開始,他出任了華中局常委、中南土改工委會主任等職,在土地改革,打擊剿滅匪霸,建立工廠、恢複民生經濟等工作中,都有李雪峰辛勤工作的身影。

1954年起,李雪峰開始主政主管大陸的工業部門,擔任過工業工作部部長等職,參與改革建設了不少國有工企,并引導協調了工業建設部門與地方黨政的關系。

1956年,他出任了中央書記處書記,參與上司大陸國企制度的建設改革,深入實地調查研究,制定優化了企業的管理制度。

1960年,李雪峰出任華北局第一書記,并兼任了北京軍區的黨委書記和政委,5年後,擔任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副委員長,參與主持農村的抗災和減災工作。

1966年,他又兼負了北京市委書記一職,次年,短暫調任天津,之後又出任了河北軍區的政委,1970年之後,受到了迫害,被關押審查了8年之久。

雖然革命同志紀登奎曾為其仗義執言,但李雪峰還是不幸被劃入了“集團”,失去了黨籍,此時李老已經60多歲了。

1973年,他又跟九一三事件扯上了關系,再一次讓他站在了風口浪尖。當時主席對林總的事情特别敏感,而李雪峰被認為是林總一派,自然不能獨善其身。在如此敏感的時刻,他根本難以辯駁,最終被開除了黨籍,還被關押下放。當時有好幾個人曾為他求情,認為他是受人蒙蔽,希望可以對他輕松發落,但還是沒能成功。

連周總理都說,李雪峰是個老實人,但就是因為太老實了,在面對複雜的形勢時才會受到牽連,他根本不是那些腐壞分子的對手,才會淪為政治鬥争中的犧牲品。到了1982年,李雪峰的事情才再次被提起,此時四人幫已經被瓦解,對他的陷害自然也就不成立了,于是他才得以平反。恢複自由和名譽之後,李雪峰再次回到了工作崗位,繼續發揮自己的餘熱,為國家貢獻自己生命的最後一點力量。2003年,李雪峰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97歲。

雖然李雪峰的人生遭遇了不少的坎坷,但是他依然樂觀積極地面對人生,在他的影響之下,他的兒女們都各自成為了出色的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三女兒,從小就是個勤奮好學的姑娘,長大後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軍醫。在因緣巧合之下,她和薄一波的兒子走到了一起,組建了家庭,沒想到兩位老革命家最終成為了兒女親家,實在是緣分不淺。

李雪峰從事業的最高峰跌到了萬丈深淵,這樣的落差足以讓人一蹶不振,但他是堅強的革命先輩,曾經的苦難不止如此,是以在面對政治風暴的時候,顯得格外冷靜。雖然遭遇了種種磨難,讓他的仕途戛然而止,還讓他失去了自由,但他并沒有是以放棄信仰,始終相信有一天會得到清白。正是在這樣的堅定信念下,他才熬過了人生最黑暗的時刻,讓我們向這位堅強不屈的老革命家緻敬!

不過李老意志堅定,并沒有是以一直消沉下去,而這也離不開友人為他仗義執言,給了他心靈上的支援與安慰。在關押期間,李老雖然對事情都進行了妥善的交待,但直到1982年,他才終于得到了平反,恢複了一切名譽。

此時李老已經是古稀之年,但他還是希望為國家再做些什麼,在等待工作配置設定期間,他特意去采訪了紀登奎,感謝他曾經的相助之情,并調侃紀登奎當時的大膽。

後來李老先後擔任過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會的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2003年,李老病逝于北京,享年97歲。

李老晚年大起大落,最後能再度複起,與内在樂觀堅強的心态有很大關系,由此可見革命黨人的堅韌心性,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