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學畢業姐姐拒養幼弟,被親生父母告了,最後卻判爸媽赢,姐姐:為什麼?

作者:銳眼生活

家裡兒女雙全本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也是不少家庭所追求的,可是趙敏慧(化名)卻不這樣想,因為剛剛找到工作的她,就要面臨撫養幼弟的事情。

一年前,21歲的趙敏慧放假回家,突然發現母親楊鳳玉肚子有點大了,不過她認為母親人到中年發福也是正常情況,并沒有放在心上。

大學畢業姐姐拒養幼弟,被親生父母告了,最後卻判爸媽赢,姐姐:為什麼?

而她在家的這幾天,就算沒有刻意關注,也感受得到母親食欲不振還總是嘔吐,趙敏慧還擔心得提出陪着她去醫院看看,是不是生病了。

然而面對女兒的關心,楊鳳玉隻說自己吃壞了肚子不必在意。趙敏慧雖然放心不下,可轉眼到了歸校的時間,叮囑了幾句後便回去上課了。

大學畢業姐姐拒養幼弟,被親生父母告了,最後卻判爸媽赢,姐姐:為什麼?

由于臨到畢業,趙敏慧最後一個暑假并沒有回家,想借機會找到工作,畢竟家裡一直以來條件并不好,她也想盡快工作賺錢,替父母減輕一些壓力。幸運的是趙敏慧能力強,很快進入了一家待遇不錯的公司。

為了早早适應工作,趙敏慧這一年都沒有回家,好不容易趁着年假,她提着早就給父母買好的禮物登上了回家的車,然而這一回去,事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趙敏慧剛走到家門口,還沒打開門就聽見孩子哇哇啼哭的聲音,而這個孩子不是别人,正是母親楊鳳玉給她生的弟弟,如今都已經快半歲了。

大學畢業姐姐拒養幼弟,被親生父母告了,最後卻判爸媽赢,姐姐:為什麼?

趙敏慧顯然沒有反應過來,她看着母親耳邊生出的白發,不能了解:“你這麼大歲數,生個兒子幹嘛?能有精力養嗎?”

誰知道母親憐愛地抱着孩子,無所謂地說:“咋不能養,你不就是我養大的,放心吧,以後不會讓你管的,你該幹啥幹啥去。”

趙敏慧覺得父母這個行為完全沒有考慮自己,更沒有考慮家庭。因為她的父親有些殘疾,隻能做一些零工養家,生活本就拮據,沒有多餘的精力和能力養大一個孩子。

大學畢業姐姐拒養幼弟,被親生父母告了,最後卻判爸媽赢,姐姐:為什麼?

果不其然,當趙敏慧回到公司不過幾個月的時間,父母就哭着打電話,說家裡給弟弟買奶粉都困難,希望她能幫幫忙。

在趙敏慧心軟打了一次錢之後,老兩口覺得還是女兒有能力,便提出讓她來撫養小弟弟。

哪知趙敏慧對此表示強烈反對,認為自己正在事業上升期,怎麼可能有精力養弟弟,更是指責他們在生孩子的時候瞞住自己。

大學畢業姐姐拒養幼弟,被親生父母告了,最後卻判爸媽赢,姐姐:為什麼?

為此還跟父母吵了一架,直接說:“憑什麼啊,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

可沒想到老兩口真的把她告上了法庭,可能做父母的認為用這種方式,能讓女兒妥協,讓她負起該有的責任。

那麼身為姐姐,能不能拒絕父母的要求呢?

根據婚姻法和《民法典》規定,如果父母對于孩子沒有撫養能力,這種情況下,兄弟姐妹是有扶養義務的。

大學畢業姐姐拒養幼弟,被親生父母告了,最後卻判爸媽赢,姐姐:為什麼?

而趙敏慧父母年紀大了,再加上家裡本來貧困,确實沒了撫養孩子的能力,這件事情她确實推脫不了。對于這個還未成年的弟弟來講,姐姐的扶養義務是不可以拒絕的。

最後法院根據《民法典》明文規定,宣判:趙敏慧父母勝訴。

得知這個結局,趙敏慧似乎不能接受。其實這是因為兄弟姐妹,同出一源,都在一個家庭長大,作為家中成員自然不能看着弟弟妹妹在還未成年時,生活艱難。

而其他人隻能希望在姐姐的照顧下,弟弟長大後會成為懂得感恩的人。

大學畢業姐姐拒養幼弟,被親生父母告了,最後卻判爸媽赢,姐姐:為什麼?

現在要二孩的家庭越來越多了,但是也要明白。養育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絕不是一件小事。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個複雜而充滿挑戰的過程,作為父母,要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保證他們的安全和健康成長。

是以決定要二孩之前,多方面的考慮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面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需要給予充分尊重和關注,畢竟每個孩子的心理、身體健康,對家庭和諧非常重要。

大學畢業姐姐拒養幼弟,被親生父母告了,最後卻判爸媽赢,姐姐:為什麼?

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和相處模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态度和處理,如果家庭中有多個孩子,父母最好做到公平、公正,不要偏心。

不然的話,不僅會讓孩子之間産生沖突,更是影響他們間的感情。若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每個人是公平對待的,自然會疼惜自己的兄弟姐妹,他們的關系才會更加親密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