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新東方家庭教育

2024-06-28 09:45育兒領域創作者

作者:主創團·煙花三月

周末和閨蜜聊天,閨蜜正忙着為暑假帶孩子遊玩做攻略呢。

我有些疑惑地問她:“你不是去年帶孩子玩,體驗不好,說在孩子10歲前不再帶孩子旅遊了嘛?”

去年,閨蜜帶着6歲的兒子濤濤去雲南遊玩,行程安排得比較滿,結果第三天早上濤濤死活不起床,說玩累了,不想再玩了。

閨蜜怎麼規勸引誘,濤濤都不為所動,賴在床上不動。

閨蜜很是生氣,随後改簽機票打道回府了。

閨蜜笑嘻嘻地回答:“今年孩子不是又大了一歲嘛,肯定不能像去年那樣了。再說了暑假時間那麼長,不出去玩一趟可惜了。

别的同學都出去玩,隻有他不出去,将來他和同學都聊不到一塊。”

其實,暑假帶不帶孩子出去玩,應該根據自家情況而定,沒有什麼規定非要帶孩子遊玩不可。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如果屬于以下3種情況

還不如不出去

1.盲目跟風型

在社交媒體和親朋好友的影響下,很多父母選擇帶孩子進行所謂的“網紅打卡遊”或“流行地遊”。

這種盲目跟風往往忽視了孩子的興趣和家庭的實際情況,導緻孩子在旅途中感到無聊或疲憊。

同時,由于目的地過于熱門,可能會出現人滿為患、行程緊張等問題,使旅行體驗大打折扣。

閨蜜就屬于盲目跟風,不管是不是孩子需要的,隻要别的同學去,那自家孩子也不能缺席。

2.虛榮享樂型

部分父母在旅行中過于追求物質享受和奢侈體驗,比如選擇進階酒店、豪華餐廳、昂貴景點等。

這樣的旅行雖然能夠帶來短暫的愉悅,但可能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價值觀和消費觀。

孩子們可能會誤以為旅行的意義就是享受和消費,而忽視了旅行中的學習和成長。

此外,高昂的旅行費用也可能給家庭帶來經濟壓力。

3.走馬觀花型

還有部分父母在旅行中過于追求行程的緊湊和景點的數量,往往導緻走馬觀花、淺嘗辄止。

孩子可能還沒有來得及深入了解和體驗一個地方的文化和風情,就已經匆匆趕往下一個景點。

這樣的旅行不僅不能讓孩子獲得豐富的體驗和感受,還可能讓他們感到疲憊不堪。

并且,過于緊湊的行程也可能讓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變得有限。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如果做不到這3點

不帶孩子去旅行也罷

1.期望值别太高

帶娃出門旅行,是一次既充滿期待又充滿挑戰的冒險。

孩子們的世界充滿了無盡的好奇和驚喜,但同時,他們的情緒和行為也如同天氣一般多變,難以預測。

記得去年夏天,我帶着五歲的小侄女去了海邊度假。

出發前,我幻想着我們在沙灘上堆沙堡、追逐海浪、品嘗美味的海鮮大餐,晚上則坐在海邊,聽着海浪聲,數着星星入睡。

然而,現實卻與我的想象大相徑庭。

小侄女對海浪的興趣似乎并不大,她更喜歡在沙灘上尋找各種奇特的貝殼和小石子。

每當海浪湧來,她就會吓得緊緊抱住我,不敢動彈。

而當我們嘗試品嘗海鮮大餐時,她卻對海鮮的味道感到陌生和排斥,最後隻能吃一些簡單的食物。

晚上,當我們坐在海邊準備享受甯靜的夜晚時,小侄女卻突然哭鬧起來,鬧着要回家。

她不适應海邊的潮濕和寂靜,隻想回到她熟悉的小床上。

那一刻,我深感無奈和沮喪,因為現實與我的期望值相差太遠。

後來,我逐漸意識到:

帶娃出門旅行的真正意義,并不在于完成我們預設的行程和計劃,而在于與孩子們一起度過難忘的時光,共同創造屬于我們的美好回憶。

雖然小侄女沒有像我想象中那樣熱愛海灘和海鮮,但她卻在沙灘上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樂趣,我們也是以度過了一個溫馨而有趣的假期。

是以,當我們計劃帶娃出門旅行時,期望值别太高。

2.行程安排不要太緊湊

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帶着8歲的孩子去旅行的文章。

這位媽媽沒有安排滿滿的行程,隻是選擇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并預留了足夠的時間讓孩子自由探索和體驗。

在小鎮的第一天,他們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欣賞着兩旁的曆史建築和獨特的民俗文化。

孩子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不時地向媽媽提問。

媽媽耐心地解答,并與孩子一起探索着這個陌生的世界。

他們品嘗了當地的美食,親手制作了傳統的手工藝品,還參加了一場熱鬧的民俗表演。

第二天,媽媽沒有安排任何景點參觀,而是讓孩子自由玩耍。

孩子跑到田野裡追逐蝴蝶,和小狗一起玩耍,還幫助當地的農民收割莊稼。

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勞動的樂趣,也學會了珍惜和感恩。

這次旅行雖然時間不長,但孩子卻收獲了很多。

他學會了如何與人交流、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熱愛大自然。

更重要的是,他體驗到了生活的多彩和豐富,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關愛。

帶孩子旅行不僅僅是換個地方遊玩,更是一次心靈的成長和體驗的豐富。

行程安排得過于緊湊,往往讓孩子感到疲憊不堪,失去了旅行的樂趣。

是以,我們需要在規劃旅行時,注重體驗的重要性,而不是簡單地追求行程的充實。

讓孩子在旅行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豐富,在旅行中真正成長、有所收獲,才更重要。

3.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過多幹涉

依然記得在親子旅行節目《爸爸去哪兒》中,林志穎的兒子kimi選房子的情節。

當面臨選擇房子的任務時,林志穎并沒有直接替kimi做決定,而是給了他充分的自主權。

kimi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直覺,選擇了3号房。

雖然在大人的視角裡,3号房可能條件并不優越,但林志穎沒有幹預,而是選擇了信任和尊重kimi的選擇。

進入房間後,kimi發現房子與預期有所不同,甚至存在一些問題,如破門破窗和死蜘蛛。

然而,林志穎并沒有責怪或否定kimi的選擇,而是繼續鼓勵他,稱贊他選得很好。

爸爸的态度不但沒有掃了kimi遊玩的興緻,反而讓他學會了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玩是孩子的事,陪才是父母的事。

既然是帶孩子旅行,父母自然應該多多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的親子旅行不僅可以讓孩子在探索中成長,還可以加深親子之間的感情。

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才能讓他們在旅行中收獲快樂和成長。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帶着孩子出去旅行,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如同帶着蝸牛去旅行,急不得、怒不得、吼不得,唯有放慢步調,放平心态,才能欣賞到沿途的風景。

帶着孩子出去旅行,父母給孩子的束縛越少,孩子越能從旅行中收獲高品質體驗。

不妨将期待值放低,把行程安排得松一些,多多尊重孩子的意見,與孩子一起在别樣的地域裡去觀察、去感覺、去體悟,讓身心達到最舒适的狀态。

檢視原圖 5K

  •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 做不到這三點,建議你暑假就别帶孩子出去玩了(推薦家長都看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