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作者:冰兒有事說

2024年6月27日,在這個本該歡樂的初夏時節,四川攀枝花市米易縣的一個普通,家庭卻遭遇了噩夢。一次看似尋常的野外采菌活動,竟演變成了一場悲劇。一家四口因誤食有毒的鵝膏菌而中毒入院,其中一人不幸離世,其餘三人仍在與死神抗争。這起事件不僅牽動了當地群眾的心,也在全國範圍内引發了廣泛關注。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一頓美餐釀成悲劇

6月19日,在米易縣草場鎮克朗村,41歲的李女士和她15歲的小兒子像往常一樣,來到離家不遠的山上采摘野生菌。這是當地村民的一種習慣,也是增加家庭收入的一種方式。然而,這一天他們卻無意中采到了緻命的鵝膏菌。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中午時分,李女士的父親、69歲的張老先生來家裡走親戚。一家人其樂融融,決定用新鮮采摘的野菌做一頓美餐。誰也沒有想到,這頓飯會成為這個家庭的噩夢開端。第二天淩晨,四人相繼出現中毒症狀。他們立即前往米易縣人民醫院就診。醫生了解情況後,立即對他們進行洗胃和打點滴搶救,随後轉入ICU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病情急轉直下

情況并沒有好轉。6月21日,張老先生和小兒子的病情加重,被轉送至攀枝花市中心醫院。次日,李女士和她37歲的丈夫也因病情惡化而被轉院。短短幾天内,醫院連續下達了6張病危通知書。攀枝花中心醫院的診斷結果顯示,四人均為蕈類中毒(白羅傘),出現了肝功能損害、急性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異常等症狀。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盡管醫護人員盡了最大努力,但69歲的張老先生還是于6月25日晚不幸離世。截至6月27日,其餘三人仍在醫院接受治療,生命仍然處于危險之中。更令人揪心的是,15歲的小兒子可能需要進行肝移植手術。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社會各界伸出援手

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這個本就不富裕的農村家庭陷入了困境。家中的大兒子小彭,一個21歲的大學生,不得不在網上發起籌款求助。他的呼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響應。截至6月26日下午4點,短短一天時間裡,就有超過2.2萬人次參與捐款,籌集資金超過40萬元。這場愛心接力仍在持續,彰顯了社會的溫暖。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當地政府也迅速行動起來。草場鎮克朗村的村幹部告訴記者,他們已經為這家人申請了臨時救助和低保,并發動全村村民進行捐款。多個部門也開展了廣泛的宣傳活動,提醒群衆注意野生菌的食用安全。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警惕野生菌的危險

這起悲劇再次敲響了野生菌食用安全的警鐘。據專家介紹,全世界已知的蘑菇種類有14000餘種,大陸已知種類估計在4000種以上。而其中具有食用價值的僅占1/4,具有藥用價值的更是隻有1/10。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鵝膏菌屬是最為危險的毒蘑菇之一。它們含有的鵝膏毒素即使經過高溫處理也不會降低毒性。誤食後可能導緻急性肝損害、急性腎損害,甚至引發神經精神症狀。更為棘手的是,鵝膏毒素中毒的潛伏期較長,往往超過6小時,有時甚至長達10多小時。這種特性常常會誤導患者和醫生,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反思與呼籲

這起悲劇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警示。在享受大自然饋贈的同時,我們必須保持足夠的敬畏之心。野生菌雖然美味,但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防止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加強科普教育:政府和相關機構應該加大力度普及野生菌鑒别知識,讓更多人了解其中的危險。

完善醫療體系: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對蘑菇中毒的診斷和治療能力,建立快速響應機制。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規範市場管理:嚴格管控野生菌的采摘和銷售,杜絕有毒野生菌流入市場。

提高個人意識:公衆應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輕易食用來曆不明的野生菌。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最後,筆者想問問各位讀者:在您的家鄉,是否也有采食野生菌的習慣?您認為應該如何平衡傳統習俗和食品安全?建議大家盡量别吃野生菌菇。#頭條創作挑戰賽##微頭條首發挑戰賽#

一家4口誤食野生“鵝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屬求助

(圖檔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