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峰化宇 第七場:墳丘牽魂(邢雷聲)

作者:原視點
五峰化宇 第七場:墳丘牽魂(邢雷聲)

幕啟:【背景:烈日當空,土地龜裂,禾苗枯萎。一座墳丘,整饬一新,豎合葬墓碑。】

【舞台:草屋一間,長生一手拿鐵鍬,一手揩汗。】

劉長生:(唱)十年風十年雨十年惡夢,長命鎖守護我死裡逃生。

常言道大難不死有後福,哪知道釀福人都已無蹤。

師父死師母亡相随緊跟,生相依屍異穴讓我揪心。

今将二老屍骨同穴安葬,豎墓碑寄托這思念之情。

你二老為救我慘遭厄運,不孝兒十年後才來上墳。

墳丘旁搭草屋荒野為家,盡孝道在墳丘守待雙親。

虹仙妹她對我意切情深,情窦開花方綻就遭霜淩。

聽說是抗婚拒嫁遭不幸,口銜線随觀音羽化五峰。

你三人上天入地有路有門,就剩我劉長生孤苦一人。

進草屋睡一覺夢個好夢,見親人溫舊情緣在夢中。

【長生哈欠連聲,拐腿走進草屋。】

【虹仙打坐線輪,随雲而至。】

虹仙:(唱)今天是五月二十刻骨銘心,長命鎖胸前挂難忘舊情。

二老他一定在倚門苦等,長生哥也不知有無蹤影。

飄飄然落塵頭來到墳茔,定神看舊墳不見變新墳。

墳頭上豎起了合葬墓碑,立碑人就是我哥哥長生。

思親淚洗不掉人間戀情,祭奠二老後再把哥哥尋。

【虹仙在墳頭祭奠,白煙起處,長生出屋。】

五峰化宇 第七場:墳丘牽魂(邢雷聲)

劉長生:(唱)夢悠悠神恍恍屋外有聲,墓碑前跪一女淚灑衣襟。

揉揉眼仔細看像是虹仙,怎奈她入仙界還念舊情。

虹仙:(唱)耳聽得身背後咳嗽連聲,回頭看果然是哥哥長生。

鬓染霜背佝偻腿腳不靈,苦歲月折磨人勝似刀鋒。

劉長生:喚一聲上墳人是不是虹仙?

虹仙:喚一聲守墓人是不是長生?(同唱)

荒墳丘遇上了思念之人。

此時刻是悲是喜實難分,隻有這汪汪淚眼濃濃情!

【兩人互相擁抱、拭淚,悲喜交加。】

虹仙:(唱)你被抓家遭殃禍不單行,二姥逝我被逼婚囚牢籠。

多虧了觀音菩薩顯聖相救,我才能脫苦難羽化五峰。

劉長生:(唱)家遭禍你遭殃我已知情,煩心事早已過你别揪心。

福禍臨人無奈自有命定,今日咱夢中逢也是緣分。

哥哥我腿殘心碎意也冷,在墳丘守雙親度此殘生。

并蒂花今生不開來生綻,這輩子溫舊情隻能夢中。

虹 仙:(唱)哥哥你男子漢不可消沉,度人生豈能夠心灰意冷。

假如你雖生猶死苦守墳,二老他陰曹地府也難甯。

虹仙我今為仙是尊天命,司風雨解旱情拯救蒼生。

你應該承祖業行醫治病,我司雨你行醫造福萬民。

每年這五月二十來上墳,帶上這清風細雨思念情。

二老他魂魄未散若顯靈,咱一家重相聚美夢成真!

【幕後白煙起處二老現身,四位團聚,歡樂起舞。】

幕後音:(唱)墳牽魂,情繞夢,陰陽隔界難隔情。

生離死别情未了,夢中歡聚天動容。

思親淚,化甘霖,絲絲細雨濃濃情。

濃情來圓團圓夢, 細雨絲絲潤鄉情。

【長生跪墓碑前盟誓,福臨迎神轎上場。】

五峰化宇 第七場:墳丘牽魂(邢雷聲)

福臨:(白)長生!鄉親們把“線娘娘”請回來啦!這雨就是“線娘娘”給咱下的。

劉長生:(白)福臨叔、喜來兄,這可是救命的及時雨啊!

喜來:(白)長生,那年虹仙得道成仙,給我和你福臨叔托了個夢,她說:“這下咱們不用愁天旱無雨,下雨這事歸她管啦!”

福臨:(白)近幾年咱們這兒風調雨順,年年能落個好收成。鄉親們感恩戴德,每年五月二十從五峰山把“線娘娘”金身請回來,給康老夫婦祭奠祭奠。

劉長生:(白)這是何人,還拿着祭品?

喜來:(白)這就是咱縣城的張員外。自從那年他小兒娶虹仙暴死,就大徹大悟,廣施錢财,扶弱濟貧,多行善事,虔誠信佛。在五峰山為“線娘娘”塑了金身,修了殿宇。

福臨:(白)剛才在路上又和我們商量,估計今年秋天召募工匠在這兒修一座大廟,以便“線娘娘”每年五月二十回來省親有個栖身之地。鄉親們這幾年托“線娘娘”的福,風調雨順,年年有餘,大家夥合計,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今年就把大廟修起來。

張如虎:(白)罪人如虎,依仗财勢,串通官府害的你家四人死的死,散的散,罪孽深重,小兒暴死實乃因果輪回老天報應。如虎大徹大悟,虔誠信佛,多行善事,以贖吾罪。每年康翁祭日前來祭奠,乞求寬恕。康翁在世時,醫德高尚,醫道精深,你受康翁谪傳,想必青勝于藍。我想在此建大廟一座供“線娘娘”栖身,修庭院一所,做“濟仁堂”藥房,如虎願為你執帚庭院,差使左右,請先生應允。

福臨:(白)我看這主意不錯,你腿腳不便,在堂坐診也好,再不用當那遊走郎中啦!

喜來:(白)把你那草藥偏方制成藥劑,把康氏醫術發揚光大,這也是康老生前的願望。要是能這樣,咱老百姓有病去找“濟仁堂”,無雨咱求“線娘娘”,咱們這兒可就是風水寶地啦!

張如虎:(白)如虎此舉上應天理,下順民意,既慰先靈,也贖吾罪,請先生應允,如虎求你啦!

【如虎跪地乞求。長生、福臨、喜來等忙将如虎攙起幕落。】

幕後音:(合唱)墳丘牽着人和仙,往事系着仇入怨。

善心義舉泯怨仇,和諧包容大家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