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德經》五十六章講,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誇誇其談者不可輕信

作者:觀鶴齋筆記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社會上總有一個奇葩的現象,知道的人往往不說話,不知道的人滔滔不絕。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你明白“知道”這兩個字的真正含義,就明白智者的謙遜不隻是教養,而是懂得大道玄同。《道德經》五十六章講大道玄同,弄明白“玄同”二字的來由,就明白“沉默是金”的道理。

《道德經》五十六章講,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誇誇其談者不可輕信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這一章,老子主要講修德之法。“德”為“道”之用,修德之人,必先修道。得道者,德自修。那麼,在得“道”之前,我們要如何修德呢?老子講了一個重要的方法——玄同。做到“玄同”之人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與之差距在哪裡?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嘴巴不停,一打開話匣子就說起來沒完。倘若是老人,因為孤獨寂寞尚情有可原。關鍵是很多年輕人也這樣,尤其是中年人,總覺得自己這半輩子的人情冷暖、得失經驗得傳承下去。孰不知,老子早有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這是說,知道的人不說話,說話的人不知道。乍聽上去,有點像繞密碼,其實老子是在告訴我們,真正的得道之人是什麼樣子。

我們常說的“知道”兩個字,其實并不簡單。“道”是明白,了然之意,其實它也是老子所說的“道”,前面又放了一個“知”字,這就有兩重意思了:對于沒有得道之人,知道就是知曉什麼是“了然”的意思;而對于真正的得道之人,“知道”的意義就重了,它是在說知曉什麼是“道”。

什麼是“言”呢?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言”就是說話;對于上司,尤其是老子時代的人君來說,“言”是政令,是制度。老子原本之意是勸誡人君不要随意頒布政令,要與民休息。老子曾說“多言數窮”,一個國家、一家企業,不停地釋出政令、規則,就是要走向滅亡了。因為人民需要的是成長的空間,繁苛雜政隻會擾亂社會秩序。

對于我們來說,老子是在告誡我們,不要一知半解就裝明白,口無遮攔隻會給自己招禍;真正的得道之人無須通過喋喋不休來證明自己的聰明才智。故而越是深知“道”的人,越不會随口說“道”;越是修德之人,越不會輕易言“德”。

二、修德之法,大道玄同

為什麼知者不輕易言“德”呢?知道了修德之法,你就明白了。

(一)止欲無禍

修德先要清心,清心的結果是寡欲。欲望越少,束縛就越少,人也會越輕松。咱們在十二章中讀過,欲是人之本性,禁欲違背人性,但止欲可保身。

是以老子說:“塞其兌,閉其門。”

咱們在五十二章中讀過,兌是指“耳、鼻、口、眼、嘴”五官。為什麼要塞上五官呢?當然老子所講的“塞”并不是真的要我們堵住五官,而是要我們切斷内心與外界的通道。這樣外界的誘惑就不能迷亂我們的心智。無論意志力多麼強大的人,總會有被誘惑裹挾的時候;而一旦身陷其中,就很難自拔了。是以,老子才要我們防患于未然,塞住嗜欲的孔竅,閉起嗜欲的門徑,斷念、止欲,才能不被災禍所擾。

《道德經》五十六章講,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誇誇其談者不可輕信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二)和光同塵

除了止欲,修德之人還要學會“藏”。不是隐居避世,而是斂藏光芒。老子從不講避世,反而鼓勵我們主動入世,合于“道”,行于“德”。

老子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我們在第四章中讀過這一段,無論是老子還是當代社會,為什麼都在提倡“和光同塵”呢?咱們來品一品這句話。

何為“挫其銳”?這是說,過銳易折。一個東西如果太尖銳了,必然會細,尖的地方很容易折斷,比如樹枝、尖刀等等。如果把尖銳的地方磨平了,折斷的危險就大大降低了。

何為“解其紛”?每個人都有利己排他之心,總覺得自己說的對,堅持自己的看法、見解;但别人也是這樣想的,各執己見必生亂。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人出來調解、平衡,說服大家從大局着眼,全面看待問題,這樣就避免了個人的片面、局限。

何為“和其光”?這是說,陰陽相和。在上一篇中咱們深入解讀了《道德經》中出現的幾處“和”字,“和”之意在于揉合,和氣。咱們在生活中随處可以見到光,有光的地方亮麗,背光的地方昏暗,一明一暗,一陰一陽,相生相成。陰陽調和,才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何為“同其塵”?這是說,沐同塵。無論德行高的人,還是德行低的人,都會沾染同樣的塵埃,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衆人皆醉我獨醒”,也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地“超越凡塵俗世”去生活,即使隐居之人,也不可能完全切斷與俗世的聯系。

是以,越是優秀的人,越德行高的人,反而要不露鋒芒,主動消解紛擾,含斂光耀,混同于塵世之中。這才是凡塵中的“道”,我們遵“道”而行,就是在修德了。

(三)大道玄同

可見,老子講的就是修德之法,修德的終極目标是大道玄同。什麼是“玄同”呢?就是悟“道”達到玄妙齊同的境界。什麼是“玄妙齊同”的境界?就是真正的“道”深埋于萬物之中,與物大同,又無迹可尋。

是以,大德不露,不是不外露,而是我們看不到。比如我們總是戴着有色眼鏡看待商人,認為商人德行不夠,實則不然。越是産業做得大的商人,越重德行。古有範蠡,今天的企業家也有很多。他們經商并不與人争小利,反而經商之路越走越寬。

三、立德之人,以賤為本

老子講的修德之法,并不是要我們刻意去做什麼,隻要我們遵“道”而行,自然就明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謂“德”是“道”之用,如果刻意修德,反而違背了“道”的本意。是以我們看越是有大德之人,越平易近人,不拘小節,所有德行皆自然流露,而非形而上的刻意之舉。

(一)人,趨利而盟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我們總是不喜歡跟有大德之人親近。即使他們平易近人,即使他們親切地如同遠房的一位親戚,但就是親不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有大德之人“無我”而“不争”,總是給人一種不合群的印象。因為世人皆逐利而生,有一個不逐利之人,是怎麼也混不一個圈子裡的。而圈子是我們這個社會不可缺少的人與人交往方式。

《道德經》五十六章講,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誇誇其談者不可輕信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比如有一家快遞公司,凡是破碎的包裹,裡面的東西缺少了,是在所難免的;但實際上造成“缺少”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在立德之人眼中,包裹裡面的所有物品都屬于購買者,況且人家連快遞服務也買了,咱們非但沒有保障物品的完整性,還拿裡面的東西,不問則取視為盜啊?這是大事。他怎麼可能跟其他快遞員一起同流合污?但他不拿,就不能跟其他快遞員處好關系,進不了一個圈子,就會被排擠,最終離開公司。

是以老子說:“故不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凡是悟道之人,德行深厚,他不可能與其他人太親密,也不可能太疏離;有些快遞員曾打算去拉攏這位同僚,發現根本拉攏不了,人家“無我“,早就把自己放下了;當然,人家也不會主動害他們,這就是立德之人。

(二)貴以賤為本

我們中絕大部分人希望自己“貴”,而讨厭“賤”,好像“賤”這個字,如果不用來指賣萌,那就是長了一臉奴才相。可是看見人家靠拍馬屁、靠使“賤”步步高升,自己又開始酸了。

老子說:“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誠如美與不美、善與不善一樣,貴和賤也是相對出現的。其實是我們誤解了“賤”字。在《道德經》中,“賤”是非常厲害的本事,因為水的特性之一就是“賤”。

“賤”為低下之意,我們中絕大部分人不是都在這個位置嗎?但低下的水卻是所有人都離不開的。正如那些所謂高貴之人,正是因為有了在低下之位的我們,才能顯出其位置。比如丞相之于皇帝來說,就是“賤”,但丞相之于百官又是“貴”,是以不要糾結貴賤。

真正有德之人,不會被貴賤所左右,是以天下人才尊重他。

其實,在老子眼中,最好的德行是“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與衆生同在,不是虛僞,不是刻意,以“無我”之心為他人做事,不以自己的“知”強加于人;不以世俗的認同作為自己修德的目标,不争利弊貴賤,可以賤己利他,這樣的人就真正做到了“玄同”。知“道”者超越了世俗偏狹,拿出真心去對待一切的人和物,讀到這裡我們就明白,為什麼得道者寡言息語,無知者滔滔不絕了。

譯文

智者是不向人民施加政令的,施加政令的人就不是智者。

塞住嗜欲的孔竅,閉起嗜欲的門徑;不露鋒芒,消解紛擾,含斂光耀,混同塵世,這就是玄妙齊同的境界。

這樣就不分親,不分疏,不分利,不分害;不分貴,不分賤,。是以為天下人所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