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暢所豫言丨向“新”而行,為何關鍵?

作者:大河網

大河網訊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

科技創新平台體系建設、傳統制造業轉型更新、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6月27日上午,河南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上,9位同志圍繞“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作大會發言,廣開言路獻良策促發展。

省政協常委米立偉代表九三學社河南省委會發言:

推動我省科技創新平台體系建設,是我省堅定走好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這個“華山一條路”,在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中交出奮勇争先、更加出彩優秀答卷的必由之路。建議加強平台體系建設,激發人才資源集聚效能;優化人才發展生态,夯實科技創新智力支撐;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提升平台協同創新能力;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激活多元創新主體動能;推進産業科技融合,培育科研尖兵成長沃土。

省政協常委李鳳芝代表農工黨河南省委會發言: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積極成效。2023年,我省高新技術企業由2021年的1萬家增至1.2萬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376億元、同比增長33%。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建議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助力科創資本高效對接;突出企業成果轉化的主導作用,催生産業變革新賽道;營造企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态,激發科技創新内生動力。

省政協委員黃庚倜代表平頂山市政協發言:

傳統制造業是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基底,其轉型更新直接關系到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全局。我省工業規模總量常年穩居全國第5位、中西部地區第1位,為建設現代化河南注入了強勁動能。但對比先進地區,我省傳統制造業轉型更新還存在一些瓶頸問題。建議深化思想認識,統籌傳統制造業戰略布局;堅持創新驅動,賦能傳統制造業高端化;聚焦數字領航,促進傳統制造業智能化;着眼低碳循環,推動傳統制造業綠色化;釋放整體效能,實作傳統制造業融合化。

省政協常委王仲田代表省政協經濟委員會發言:

通過調研上海、四川、貴州等地,将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經驗總結為五種模式,即自主創新型、龍頭帶動型、鍊群協同型、優勢再造型、要素驅動型。我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叢集規模已超萬億元,産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由2015年的11.8%提升至2022年的25.9%,2023年對全省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已經與傳統産業基本相當。建議做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雙平台,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集中資源引育産業龍頭,以龍頭引領帶動産業鍊群協同發展;注重産業優勢再造和要素驅動創新,重構重建産業競争優勢。

省政協委員秦建斌:

我省在量子資訊、未來能源、類腦智能、未來網絡、未來健康、前沿新材料、未來制造、未來農業、低空經濟9大未來産業方面均有一定發展基礎,通過補足短闆、加力推進,相關産業未來可期。建議概念合理布局,建立健全未來産業發展工作機制和有力抓手,把握好時間節點和空間布局;研發聚力領先,依托優勢學科、院士團隊、三大高地等協同攻關,力争在關鍵技術、領域、環節聚力領先、局部突破;轉化持續跟進,聚焦研發、轉化等關鍵問題,多措并舉暢通轉化管道;産業尋求突破,分類實施、精準施策,推動傳統産業再造、新興産業培育、未來産業領跑。

省政協常委杜新軍:

省委堅定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科技創新,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完善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的組織上司機制、科技研發機制、成果轉化機制、綜合配套機制。建議圍繞科技研發端,推進組織建設的戰略謀劃,完善協同創新的新型科研體系;圍繞成果轉化端,建構轉化機制的需求導向,健全協同創新的轉化服務體系;圍繞産業項目端,完善要素配置機制的市場化,培育協同創新的投融資體系;圍繞配套環境端,推動綜合配套機制的制度創新,營造協同創新的新生态。

省政協常委董林、省政協委員劉毅:

産學研深度融合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内容與重要實作形式。加快推進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需要發揮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各自優勢,解決好“企業主導什麼、校企融合什麼、在哪融合、怎麼深度融合、怎麼用”等問題,進而真正打通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痛點、堵點、難點,開辟我省高品質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建議争取國家級科研院所支援,賦能全省産業發展;強化産學研用深度融合模式和機制創新,切實增強融合動力;搭建科研成果高效轉化平台,提升科技服務保障能力。

省政協常委魯玉、省資料局局長鄭華卿、河南豫信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亞東:

随着人工智能應用爆發式增長,算力需求迅猛增加,已成為推動産業轉型發展新的關鍵生産力。積極建構算電協同發展體系,強化算力産業基礎支撐,既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産業數智化轉型的有效路徑。建議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加強算電協同新型供能體系建設統籌規劃;堅持算電“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就近消納可再生能源發電;引導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提升算力産業綠色能源使用水準;提升智慧運維管理能力,推動“老舊小散”資料中心低碳改造;以現實需求為基礎,突出重點适度超前推進算力賦能行業應用。

省政協常委魏蒙關、省政協常委張淑傑:

現代化農機裝備制造業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建設農業強省的一個重要關鍵環節。我省農機裝備要實作從追跑、并跑到領跑的超越,應該借鑒大陸新能源汽車行業20年的發展經驗,将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技術轉移到農機裝備領域應用,實作換道領跑,培育農機“新勢力”。建議加強頂層設計,由職能部門牽頭制訂《河南省新能源農機裝備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以适宜平原地區耕種管收的農機裝備為重點,靶向開展科研攻關;支援新能源農機裝備的研發應用,對關鍵技術攻關實行“賽馬”“揭榜挂帥”制度;加快布局新能源農機裝備産業鍊;完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劉楊/文 劉昱渤/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