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内濕氣不除,睡眠很難香甜~~這篇除濕要訣,一定要牢記~

作者:隴南兩當釋出

來 源:健康養生

免責聲明:圖文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小編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觀點。

中醫認為,體内濕氣太重,困住了脾升清降濁的功能,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清竅失養,腦失神用,就會出現頭腦昏沉、嗜睡多醒、全身困重、疲乏倦怠、脾虛失運、腹部脹悶、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等症。

濕氣究竟從哪裡來?

中醫認為,凡緻病具有重着、黏膩、趨下特性的外邪,都稱之為濕邪。

中醫将濕邪分為外濕和内濕兩種。

外濕多因環境潮濕、涉水淋雨所緻,夏天環境中濕氣很重,易因濕邪緻病;内濕多由過食生冷而緻脾陽受損引起。

外濕可内傳髒腑,内濕也可外達肌膚,濕邪又易與風、寒、暑、熱等邪氣互相糾結,稱為風濕、寒濕、濕熱、暑濕等。

為什麼現代人濕氣重的越來越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吃得太好,動得太少”。

每天肥甘厚膩及寒涼食物吃得太多,脾胃陽氣和運化功能受損,則聚濕生痰。

如運動不足,出汗減少,則濕氣沒有出路,同樣會導緻濕氣積聚。

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有濕邪之困呢?

一般來說,如有晨起疲乏、舌苔厚膩、刷牙時惡心、大便黏膩不爽等症狀提示體内濕氣較重。

濕氣重在防

01日常防濕

日常生活中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

  • 不要直接睡地闆,因為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闆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内造成四肢酸痛。
  • 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
  • 房間避免潮濕,盡可能做到空氣流通、清爽、幹燥。

02飲食祛濕

涼拌食品、冷飲、甜食、酒都會助長濕邪,要少吃。

冬瓜、西瓜、絲瓜等,能夠通過利尿而幫助祛除體内的濕氣,日常飲食上可以多吃一點。

茯苓、澤瀉、薏米、赤小豆等食物都有淡滲利濕的功效,可常熬粥後服用。

白扁豆能補中氣、健脾,脾得健運,氣得運化則濕氣自除,夏天宜常吃。

03運動祛濕

越是不愛運動,體内積存的濕氣就越多。适當運動能振奮、激發體内陽氣,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慢跑、遊泳、瑜珈、太極、八段錦、五禽戲等運動,有助促進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04拔罐祛濕

拔火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夏季拔罐除濕推薦穴位:大椎、風門、脾俞、命門、承山等穴位,建議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體内濕氣不除,睡眠很難香甜~~這篇除濕要訣,一定要牢記~

05穴位按摩祛濕

夏季,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有祛濕健脾效果的穴位來祛濕,如血海、陰陵泉、豐隆、中脘、足三裡、脾俞等穴位,可每天按摩2~3分鐘,以感到酸脹為度。

體内濕氣不除,睡眠很難香甜~~這篇除濕要訣,一定要牢記~

06熱水泡腳祛濕

伏天陽氣最盛,熱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的六條經絡,進而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水的作用。

對于出現四肢乏力、困乏、食欲減退的人,可以在熱水中加上威靈仙20克、蒼術15克、艾葉15克,效果會更好。

07中成藥祛濕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如果體内濕氣太重,吃食物或外治等方法效果不佳,就需要服用一些藥物來治療。

常見的如香砂平胃顆粒、參苓白術散、藿香正氣散、二陳湯等方劑均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體内濕氣不除,睡眠很難香甜~~這篇除濕要訣,一定要牢記~

08簡便廉效的食療方

除濕健脾醒神湯

材料:薏仁15克,懷山藥30克,芡實15克,白扁豆15克,生黃芪12克,生白術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豬排骨洗淨血污,懷山藥、白扁豆、薏仁米用鍋炒至微黃,與芡實、黃芪、白術一起全部進湯煲内,用中火煲2個小時,調味即可。

功用:祛濕健脾,益氣醒神。

橘皮桂香蒼蒲茶

材料:橘皮3克、桂枝6克、石菖蒲6克、蒼術4克。

做法:煮水代茶飲。

功效:健脾燥濕,醒腦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