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大後才明白,父母老了,最累的不是兒子,而是一兒一女中的女兒

作者:薔薇之夏的小屋

生幾個孩子才算幸福呢?生男孩好還是女孩好?

換作以前,會有人告訴你生兩個兒子好。因為上一輩子的人大多重男輕女,覺得有了兒子就有了依靠,女兒結婚了,就是潑出去的水,指望不上。

但是随着孩子們漸漸長大,生兩個兒子的家庭漸漸力不從心。現在結婚,不像以前在老家蓋兩間房子就能打發了 ,如今車子房子是标配,彩禮更是少不了。一個兒子結婚,大概要花一百萬左右,兩個兒子就是兩百萬。

大多數家庭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做着普普通通的工作,辛苦了一輩子也賺不到兩百萬啊。為了讓兒子們成家,父母隻能背着幾十萬的債,一把年紀還要打工掙錢。

正是體會過了生兩個兒子的艱辛,是以現在你用這個問題問身邊的人,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一兒一女最幸福,兒女雙全,剛好湊成了一個好字,父母也不用這麼累。

雖然生一兒一女,父母輕松了,但是等父母老了,最難的不是兩個兒子的家庭,也不是兩個女兒的家庭,而是一兒一女的家庭,而最難的那一個,就是女兒。

長大後才明白,父母老了,最累的不是兒子,而是一兒一女中的女兒

兩個兒子的家庭,壓力最小

生兒子和生女兒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壓力不同。生兒子,就要蓋房子,賺錢給他娶媳婦,還要幫忙帶孫子孫女。生女兒,隻需要陪嫁幾床被子,有條件的陪嫁一點錢,就可以了。

女兒結婚和兒子成家的花銷相比,少得不值一提。

生兩個兒子,最累的是父母。兩套房子兩輛車,大城市的房子動辄幾百萬,小城市的房子,一套也要幾十上百萬,還不算彩禮三金等,就已經讓人感覺到壓力山大了。

以前覺得生兒子揚眉吐氣,不生兒子誓不罷休,還有那些生一個女兒嫌多,生兩三個兒子不嫌多的家庭,開始後悔了。年輕時有多傲氣,現在就有多累。

不過對于生兩個兒子的家庭來說,父母老了以後,他們的壓力最小。

不管父母偏心大兒子還是小兒子,兒子到了成家的年紀,父母都會給兒子置辦家業,操辦婚姻大事。

養兒防老根植在老一輩人的觀念裡,将來父母年邁,兒子們自然要盡到贍養的義務,不管父母偏心與否,這份責任都推卸不掉。

農村,大多數有多個兒子和多個女兒的家庭,都是兒子贍養父母的晚年,女兒閑暇時多回幾次娘家就好。

獨生子雖然能享受父母全部的寵愛,但也要承擔贍養雙親的壓力。兩個兒子的家庭,雖然父母的愛要平攤,但養老的擔子也是平攤的。

父母年邁需要人照顧,有個兄弟幫忙分擔,能減輕不少壓力。

長大後才明白,父母老了,最累的不是兒子,而是一兒一女中的女兒

兩個女兒的家庭,有退路

上個年代,如果家裡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說話都沒有底氣。但是老了以後,兩個女兒的家庭,父母卻是最享福的。

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男孩子偏理性,女孩子偏感性,長大後,女孩子更容易共情父母,了解父母的苦心,也最孝順。

因為沒有兒子,父母就把兩個女兒當兒子養,将來老了,自然也指望他們。而女兒為了不讓父母被瞧不起,都會盡力對父母好,贍養父母的晚年。

随着交通的發達和網絡的便利,很多女孩會選擇遠嫁。父母為了老有所依,也會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家有兩個女兒,父母會選擇讓更貼心懂事的女兒留在家裡,給她招個上門夫婿,父母的财産都留給這個女兒和女婿,将來,女兒和女婿要給他們養老。

這樣的退路,在農村很普遍。

父母偏愛哪個女兒,将來多半把财産都給她,讓她給自己養老。享受了父母更多的愛和托舉,自然要付出多一點。是以兩個女兒的家庭,不會因為父母的财産配置設定而鬧沖突。

繼承了父母财産的那個人,就是贍養父母晚年的那個人。

長大後才明白,父母老了,最累的不是兒子,而是一兒一女中的女兒

一兒一女的家庭,女兒最累

生兩個兒子壓力大,生兩個女兒,沒有兒子作為後盾,生一兒一女,成了很多人的期望。雖然現在,重男輕女的觀念已經有所改變,很多家庭甚至重視女兒的程度超過了兒子,但是等到孩子們到了成家的年紀,重男輕女的觀念又開始顯現了。

前幾天出門逛街,碰見一個媽媽帶着兒子和女兒在外面玩。女兒看起來三歲多,兒子看起來有八九歲。

女兒不管做什麼事,媽媽都覺得特别可愛。女兒搶哥哥的玩具,哥哥不給她,女兒就哭着向媽媽告狀,媽媽轉頭就對哥哥一陣痛斥,讓哥哥讓着妹妹。

哥哥不滿地說:媽媽,你真偏心,為什麼妹妹做錯事就不用挨罵,我做什麼事都不對。我雖然是哥哥,可我憑什麼啥事都讓着她?難道她是你的孩子,我就不是嗎?

她媽媽說了一番話,讓我心裡挺不是滋味的。

她說,我偏心妹妹是有原因的,她隻在我跟前生活二三十年,以後等她出嫁了,就不能陪在她身邊了。我現在對她好,就是在彌補以後不能陪在她身邊的虧欠。

可你不一樣,以後我會一輩子陪在你身邊,我和你爸爸掙的這些家産也都是你的,我還會幫你帶孩子。我是給了妹妹很多愛,但這份愛不需要花錢,将來你長大了,得到的東西都是妹妹沒有的。

男孩睜大了眼睛:是真的嗎?

聽到她們母子的這番對話,我才明白為什麼很多女孩子小時候備受父母寵愛,出嫁後卻發現父母變了,不像小時候對自己那麼好了。明明小時候最疼愛的那個人是她啊,難道之前的感受是一種錯覺?

其實不是錯覺,是現實。男女平等大多都是父母的說辭,在一些重要的抉擇面前,尤其是錢财上面,就能看出父母的愛其實不平等。

長大後才明白,父母老了,最累的不是兒子,而是一兒一女中的女兒

兒子繼承家産,女兒給自己養老

對于一兒一女的家庭來說,兒子就是繼承家産的。父母辛苦了一輩子,都是在給兒子的幸福生活做鋪墊。

他們掙了錢給兒子,幫兒子兒媳帶孩子,為了兒子的小家庭掏心掏肺。等到上了年紀,轉頭就讓女兒給自己養老,誇女兒比兒子貼心。

為什麼父母會有這樣的轉變呢?

一、父母重男輕女,無條件的溺愛兒子,導緻兒子沒有責任感,覺得父母幫襯自己是應該的,隻想索取,不想付出。

父母老了以後,幫襯不了兒子,就會被兒子當成累贅。父母無奈,隻能将養老的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隻要給自己養老就行。

如果女兒不樂意,父母就會埋怨女兒不孝順,道德綁架。這也是很多女人出嫁後,不願意再回娘家的原因。

二、父母舍不得拖累兒子。

有的父母偏心兒子到什麼程度呢?把自己的家産都給兒子還不算,還要讓女兒貼補兒子,把兒子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

上了年紀後,擔心兒子吃苦受累,就把養老的責任推給女兒。女兒付出再多都是應該的,累一點就累一點吧,隻要兒子不受累就行。

對他們而言,生兒子就是讓他繼承家産,生女兒就是給他們的養老托底。

由于父母對兒子和女兒的期望不同,女兒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這種沖突和分歧累積久了,不僅會影響家庭和睦,還可能對父母的晚年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長大後才明白,父母老了,最累的不是兒子,而是一兒一女中的女兒

現實角度的思考

其實,無論是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還是一兒一女的家庭,在養老問題上都會面臨各種挑戰和困境。關鍵在于我們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如何與子女溝通、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态。

作為父母,應該了解子女的難處,不要過度偏心一個,寒了另一個孩子的心。也不要苛求孩子一定要對自己如何如何好。

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他們都是家庭的重要成員,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兒女雙全”應該是一種幸福和完整的象征,而不是簡單的傳承和養老的工具。

父母與子女的愛是互相的,這就像種花一樣,如果沒有悉心照料花的種子,卻希望花兒開得特别鮮豔,并不現實。

如果父母無法扭轉自己的觀念,也希望那些不被偏愛的女孩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傷痛,去成長和經曆,成為能獨當一面的自己,做自己的後盾。要相信,即便父母沒那麼愛你,你也是最棒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父母想要晚年過得順遂,除了要端正對待兒女的态度,也要放平心态。人老了,依靠誰都不如依靠自己。兒女有他們的生活,與其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不如過好自己的生活。

少一點期待,才能少一些失望。也許放心心态,會有别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