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

作者:怔怔說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句,是毛主席寫于長征時的詩。

包括此句在内,全詩都表達了我黨帶領紅軍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的豪邁喜悅之情,而這裡的“大渡橋”指的正是位于大陸四川甘孜泸定縣大渡河上的泸定橋。

泸定橋從古至今都在連接配接藏漢交通上充當必不可少的紐帶作用,它最早的建橋曆史可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泸定橋”一名正是皇帝禦筆親書所批。

再細看這泸定橋,它是一座架設在湍急水流之上的懸挂式鐵索橋,這樣險峻的修建環境放在現代仍需多次精心改進方案,確定萬無一失才能動工。

那麼,科技不如今日發達的300年前,工匠們又是如何在一年内用40噸鐵鍊建成泸定橋的呢?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

多番實測,确定建橋材質

作為一項舉世矚目的交通建設,泸定橋初建時的全部過程并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曆了重重坎坷的。

最開始,大渡河之上沒有連通兩岸的橋梁時,藏漢兩區的物質交流全靠渡船或溜索轉渡。

但大渡河水勢并不穩定,人員傷亡和物資流失的情況時有發生,在無法渡河的時段内,兩岸滞留的生鮮産品屢屢腐壞,在經濟上産生了極大的浪費。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

而在政治和軍事方面,不便捷的交通也不利于軍隊調動,這也進而對中央集權統治産生消極影響。

基于如此形勢,當時正值清朝統治天下,最高統治者康熙帝下令在大渡河上修橋,以解決漢藏鄰區交通阻塞的問題。

封建王朝皇權至上,皇命一出,朝廷有關部門便開始派遣官吏和工匠專家前往推進修橋工程,而這第一步就是實地考察,然後繪制可行的修建方案。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

起初衆人在抵達當地前,隻是對修橋地的自然環境較為惡劣有所耳聞,但當衆人實際抵達當地準備着手大幹一場時, 不禁傻了眼,現實情況遠比想象的要複雜艱難。

原來,大渡河的水流不僅一如想象中那般洶湧湍急,而且河寬百米,首先确定建橋的用材類型就是一個難題。

這個材質要抵得住河水迅猛來勢的沖擊,還要考慮當時不發達的交通條件下如何運輸問題,是以工匠們最先考慮的便是盡量就近取材。

而大渡河處于偏遠山區,石塊和樹木多,是以當時工匠們首先考慮的就是這兩種材質,畢竟大陸古代石橋和木橋早在清朝之前就有很多成功案例了。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

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當工匠們在真正進行實際試驗之後,這兩種材質都很快被否定了。

因為當地環境潮濕,大渡河邊的土質更是常年受河水浸潤很是疏松,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木橋會被沖塌,石橋的重量則很難被兩岸土質支撐,也有坍塌的風險。

所幸,經過工匠們多次勘察和讨論,接連否定幾種材質後,确定了最終的建橋材質,即建一座懸挂式鐵索橋。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

鐵鍊的結構既保證了堅固耐用,又較采用整塊材質減輕重量,是個兩全其美之法,但攻克了建橋材質這個難題之後,泸定橋的建設過程卻也仍不輕松。

攻堅克難,工匠大智慧

當時的建橋團隊确定方案開工後不久,便迎來了新的挑戰,先是由于大渡河一帶并無鐵礦,當地不産鐵,橋梁總建設負責人需要去周邊縣城進行異地鍛造建橋所需鐵索。

而除了兩地奔波的辛勞和運輸之繁瑣外,工匠們又遇一技術難題,那就是如何将這鍛造好的40噸鐵鍊懸建在大渡河之上。

畢竟這站立于橋上俯首下望,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總顯洶湧澎湃之勢,操作時稍有不慎便有被奔騰的河水吞噬的風險。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

工匠們基于對河兩岸的土質基礎的考量,如此大重量的鐵鍊自然是不能夠一次性完成河上作業的,那麼就隻能分批銜接兩岸,而如果采用船閥走河運運輸的話,也是同樣有被激流打翻的風險的。

綜合考量下,工匠們在“索渡原理”的啟發下,将穿有多個短竹筒的粗竹索系于河兩岸,竹筒内系有鐵鍊,這樣一番布置下,對岸的人通過輕輕拉動的操作便可使鐵鍊到達預設的位置。

如此,不僅這40噸的鐵鍊有條不紊地陸續被建設在大渡河上,而且也順利完成了跨河對流運輸,不僅省時省力,還對工匠的作業安全有一定保障。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

對此,民間還曾有過一個民俗故事,據當地人說,泸定橋西邊噶達廟正是為了紀念這位為修橋做出巨大貢獻的藏族英雄噶達而建。

相傳,面對衆人絞盡腦汁都無法懸空搭建的鐵鍊,天生神力的噶達兩腋各夾一根鐵鍊乘船牽到對岸。

就這麼來來回回幾次直至将鐵鍊全部運完,噶達也力竭而亡了。

是以這位促成建橋成功的英雄得到當地人建廟紀念,不過這也隻是人們面對艱苦現實寄托願想的一種形式,現實中怪力亂神遠不及工匠們刻苦鑽研的精神和巧思智慧。

當然,一座跨河大橋的組成隻有橋身懸浮的鐵鍊那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在橋梁建成之後投入日常廣泛應用當中,除了兩岸各一的堅固橋頭,還要有能供行人穩步踩踏的橋面。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

是以,工匠們又在兩岸分别以大石修建橋頭,為了保證其穩固性,工匠們選擇在兩端橋頭向下深挖,并以生鐵澆鑄,以此來作連接配接與固定。

這一樣以來,大橋的穩固性得到保障,緊接着,工匠們又在最初建設好的鐵索吊橋底面鋪設木闆,以此形成平坦結實的橋面。

木質的橋闆表面與下層作支撐連接配接功能的鐵鍊及左右兩側各鐵鍊互相環扣,共同組成這位曆經時代滄桑洗禮而屹立不倒的跨世紀大橋。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

站在現代的角度再回看泸定橋,300年前的工匠們基于當時科技水準下。

要奉命建成大橋是一項十分棘手的困難工程,所耗費人力物力無數以外,更重要的是攻克解決鐵索供應、鐵索過河以及重量級鐵索懸浮搭建于河上及固定等重重難題。

這對于工匠們而言是巨大挑戰,也是展現大陸傳統攻堅克難的工匠精神和工匠智慧的機會,最終衆人集思廣益想出了解決方案,也成功修建了泸定橋。

橋梁的建成不僅造福了當時河兩岸的百姓,也加強了中央集權對地方的管控,鞏固了當時長治久安的統治,還為後世留下了極具經濟、文化、政治等多重意義的無價瑰寶,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勞動人民智慧的集中投射。

參考資料:中國知網《泸定橋是如何建成的》張嵚
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噸鐵鍊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