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不出書?

作者:公衆号記憶承載

關注公衆号,人間羅盤,方能閱讀正文《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人怕選錯城,更怕買錯房》

今天回答一個問題,因為好些滿級讀者問過我。

這裡面有三個問題。

第一個叫做内容類型問題。

如果你寫的内容是高内聚低耦合的,那麼你什麼時候都可以出書。

你比如紅樓夢就這東西,高内聚低耦合,放到任何一個時代看,大家都看的懂,都有價值。

那麼反過來,如果你寫的内容,是低内聚高耦合的,比如你就是寫明星八卦的,誰誰誰和誰誰誰有一腿。

你能出的那個不叫書,那個叫時刊雜志。

這一期有人看,因為你寫的那個明星正當紅,十年後就如同舊報紙,隻能拿去廁所糊牆紙。

為什麼?是你寫的不好麼?

不是,是十年後的人,他就不記得那個明星是誰,他看你的雜志當然一頭霧水。

是以說前者,是自成一體,它本自具足,包含了所有資訊量;後者是什麼?實際上僅僅是個索引,它隻是在調用你腦子裡現存的那些當時正在發生的資訊函數,進而給你呈現另一幅畫面。

當數年過去,你腦子裡那些被調用的函數消失了,光靠它這個索引隻能調用到什麼?隻能調用一場空。

是以我說,舊報紙隻能糊牆紙。

正巧,我們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後者,都是有着非常強的時效性的,都是在調用你腦子裡當下關注的那些新鮮熱辣的事兒。

是以我說,我很多内容都是天氣預報。

你過了那個時間點,當你腦子裡對應的函數變了的時候,你去拿老的,舊的索引調用函數,隻會把腦子調用得一團糟,最後得出一個錯誤的結果。

當過碼農的都知道我在說啥。

前者是個獨立函數,它自己包含了所有要調用的函數;後者僅僅是個調用函數,它隻是在調用你腦子裡當下的函數。

是以這部分内容,過期的天氣預報,你把它出書,你自己是掙錢了,但是信任你的讀者,不就被你害了麼?

問題的關鍵在于,你害的還是信任你的人,人家是信任你,結果你明知他腦子裡的函數變了,你還是隐瞞,讓老的調用函數去亂調他變了的函數,出一個錯誤的結果給他。

人要活成這樣,就沒勁了,真不如直接去東南亞噶腰子。

第二個叫做階段問題。

投資是個漫長的滾雪球的過程,我滾不到一定的數量級,真正的大佬,是不會搭理我的。

當年老俞上市前拜訪聯想,幹坐了幾個小時,才有個部門經理出來接待,等上市後,才可能和人家的大老闆把酒言歡。

我2024年,在某些大型機構那裡得到的服務等級,和2019年,是完全不一樣的。

你站在打勞工的視角去了解,你5年是不是也有可能從基層到經理了?

你沒到經理之前,很多會議,對你開放麼?

我2019年,2020年舔着臉去和某些國際頂流投資大佬溝通,結局是杳無音訊。

人家不會跟你溝通的。

随着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才能獲得更高端資源的交流機會。

那麼我請問,随着你接觸的資源越來越多,等級越來越高,你再回過頭去審視昔日自己的方法論,會不會發現問題?

當然會,這就叫進步。

是以每當我進步了,我回過頭去審視過去自己寫的方法論部分,我也會發現錯誤。

這很正常。

哪怕是牛頓,他都會發現自己年輕時公式算錯了,我又算個什麼呢?

是以曆史上所有天氣預報類的文章,錯了就錯了,我前面說過,這種東西隻有時間價值,錯了從不修改,留它在那裡,就當預測錯了。

但是涉及方法論的文章,如果我當時寫錯了,我後來會重寫相同的主題,重新推出來。

是以有讀者問我,他在公衆号背景首頁翻曆史記錄,去看了2018年的文章,弄不清裡面的方法論,來問我。

我看了一眼那文章日期,就回了一句話,年代太久不用看了,當時我寫錯了。你正在一個錯誤的曆史老版本上浪費你寶貴的時間。

犯錯再正常不過。

人類曆史上還曾經以為地球是平的,寫進了教科書,還曾經以為太陽圍着地球轉,也寫進了教科書。

其實我們仔細想想就會清楚,方法論同樣有時效性。

為什麼?因為環境在變。

方法論是打開環境這把鎖的鑰匙,鎖都變了,哪有不變的鑰匙?

同一個方法論,10年前你用來經商小有所成,10年後你用它經商,直接破産。

圖書館裡書最多,可是我們想過沒有,哪怕你泡在裡面看一輩子,能用那些舊船票,登上如今這個時代的新船麼?能麼?

是以什麼才是知識?

良師益友才是知識,優秀的人才肯理你才是知識。

圖書館真那麼有用,窮人家的孩子就不會走那麼多彎路了。

二代們為什麼人生走得順?難道看的書多?不,是因為他們身邊有一群成功人士,随時回答他們的疑問。

我們的内容就像windows,也是一個版本一個版本往前走,往前看的。

當我發現方法論錯了,我能做的就一件事,就是在今後的文章裡,告訴你最新的科研成果。

這個能了解麼?

windows也有無數版本号,不是隻有1.0。

是以都到了2024年了,如果你拿着WIN95,問開發組,開發組告訴你,對不起,我們早都不維護那麼老的版本了。

希望你了解。

WIN95上的BUG,就随它去。全世界都在往前走,難道你非要一個人活在WIN95上麼?

想通這一點,那我問大家。

把那些不維護的,有BUG的,WIN95,WIN98的曆史版本都拿去出書。

這到底是微軟,還是騙錢的?

好,排除上面這兩類,又會遇到下面這個問題。

第三個叫做文體類型問題。

關于能不能寫書這件事,我和我的助理讨論過很久。

他跟我講,老闆,你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寫作訓練。

那些非科班出身的作家,人家也是至少學過寫書的架構的,否則他寫不了幾十萬字一本書。

第二個問題,你腦子裡同時能夠記住的資訊量過大了。

你以為你說的很清楚,其實不是的,别人看的時候,早就資訊過載了,他不知道你到底在說啥了,他隻覺得亂。

是以他給我出了個主意,你不要去嘗試寫作,你就去寫程式。你雖然不懂文學架構,但是你懂程式架構。

你是程式員出身,做過架構師的人,寫程式你非常專業。

程式是怎麼寫的?是像作家一樣所有内容都寫在一個main函數裡麼?

不,那是學生娃不懂行的寫法。

程式員寫程式,是先寫的頭檔案,他定義了一個個函數子產品,去把函數子產品寫出來。

然後去寫調用函數。

有些内容寫在調用函數裡面,有些内容直接讓調用函數去調用子產品。

比如,老闆你想寫一個5萬字的長文,怎麼寫?

很簡單,寫一個主體内容2萬字左右的調用函數,然後裡面某些文字處加連結。

那麼讀者看起來就非常清爽,他看到的2萬字是12345。

那麼其餘的3萬字,藏在2.1,2.2,4.1裡面。

如果你平鋪直叙,上來直接,1,2,2.1,2.2,3,4,4.1,5,讀者就怎麼樣?

就被誤導了。

因為2.2和3之間沒有上下文的耦合關系。放在一起,他誤解了3,去掉,他了解不了2。

是以你要藏起來,藏在連結裡。

讀者第一遍讀的是12345,非常清晰的邏輯結構。

他第二遍讀的是2,2.1,2.2,也非常清晰的邏輯關系。

他第三遍讀的是4,4.1,也非常清晰的邏輯關系。

他是不是清清爽爽接收到了完整資訊?

我聽完心中贊歎:善。

人家微信這個平台,本身就提供了這樣的功能,我完全可以依托微信做一個二次開發者。

是以你看到的不是文章,你看到的是程式,我每篇長文引言部分都會給你提示,請注意,畫中畫,文中文。

那我問你,你見過誰把程式列印到紙上還能運作的?那子產品間還怎麼調用呢?

而且你會發現,每次長文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在幹嘛?在答疑解惑。

這些後續兩周的文章,這些後續的答疑解惑是什麼?就是配合程式的測試代碼呀。

是以你說我是在寫作麼?不,我明明是開發軟體呀。

你見過誰是把linux核心列印出來,把測試代碼都列印出來,對着紙還能了解軟體怎麼運作的?

這不是搞笑麼?

咱們現在已經不是原始社會了。

我們要跟上時代,未來的書可能都是以程式的形式存在,我這種特殊的寫作方式,現在你看着新鮮,就像08年的時候我做高頻量化,國内的人看着也新鮮。

後來呢?随着時間推移呢?

我告訴你們,未來每個人都是程式員,每本書都是以程式的形式動态存在,每個人看書的人都是在讀程式,調用程式。

我隻是在提前讓你們适應一種嶄新的思維習慣。

關注公衆号,人間羅盤,方能閱讀正文《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人怕選錯城,更怕買錯房》

為什麼不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