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高品質發展|科創高地天開園 澎湃發展新動能

作者:雲中文
聚焦高品質發展|科創高地天開園 澎湃發展新動能

海報制作:馮娟

新華網天津6月28日電(記者郭方達)高校環抱、院所林立,位于中心城區的八座高樓與周邊機構一道,共同構成了天津市的“智力高地”。作為天開高教科創園核心區載體,這片數年前的閑置樓宇,已然蝶變為科創成果轉化的大學營。

從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各取一字,又含“天工開物”之寓意,天開高教科創園(以下簡稱“天開園”)自去年五月誕生起,便将科技創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技服務資源集聚區作為三大核心定位。

注冊企業超1700家,基金規模超60億元,多個孵化項目産業化發展……經過一年多的耕耘,“學科+人才+産業”的發展模式初步建立,高校與産業園區“常握手、握緊手”的通道趨于成熟,“一核兩翼多點”的轉化格局日益清晰,天開園已經成為天津科技成果轉化的又一張嶄新名片。

科研成果不再“沉睡”

根據國家知識産權局資料,大陸高校及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占國内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的25.3%,超過四分之一,但高校的專利産業化率僅為3.5%,大量科研成果成為電腦中的“沉睡成果”。

天津科教資源豐富,國家級院所和國内高水準研發機構超過170家,普通高等院校56所,在校師生70多萬人,科創轉化潛力巨大,如何将科創潛能轉化為産業勢能和城市動能,成為發展的重要命題,天開園也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聚焦高品質發展|科創高地天開園 澎湃發展新動能

   這是天開園綜合服務中心内一景(2024年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我們是創業‘小白’,公司怎麼開,真是一竅不通。”天津醫科大學教授王銀松所說的“不會轉”,是很多科研工作者的真實想法。

點開天開園官網,在活動月曆上便能清楚看到各類創業講座和沙龍的舉辦時間,從知名企業家授課的天開大講堂、月月舉辦的創新沙龍、近乎每周都有的對接會教育訓練班……在全方位的知識輔導體系下,許多“創業小白”走出了最初的知識盲區。僅用半年多的時間,王銀松團隊就完成了從公司注冊到試生産,如今正在籌劃自有産線的建立。

面對市場需求,科研工作者們時常囿于職稱、“帽子”、考核等因素躊躇不前,“不敢轉”制約着跨出轉化的第一步。

“在天開園落地的橫向項目,可以在職稱評定中予以認可。”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長方偉舉例表示,從制度設計之初,天開園就聚焦打破桎梏,推出了一批在天津先行先試的獨有政策。

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成不低于75%、鼓勵橫向科研項目結餘經費出資轉化……近期天開園推出的專項支援政策2.0版,對過去一年的經驗再次進行了總結優化,為的就是破除轉化的制度阻礙。

共價有機架構材料(COFs)全球首次噸級量産,全球最小微流控檢測儀“誕生”,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成功……一年多來,不少科研成果在天開園落地開花。

目前,天開園已與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17家高校校友會簽署合作協定,暢通高校與園區的“握手”通道,推動更多高校科技成果到天開園轉化。其中,全國重點實驗室、海河實驗室等實驗室的69項科技成果已落戶天開園。

“死亡之谷”逐漸跨越

概念驗證、小試中試,是正式産業化前的關鍵步驟,但由于成本較高、幾乎沒有收益,是最“燒錢不讨好”的階段,不少成果都止步于此,形成“死亡之谷”。

格桑創服(天津)概念驗證管理有限公司是天開園引入的專注高校科研轉化的概念驗證中心。公司董事長徐新元說:“我們所做的是補齊專家學者科研能力以外的短闆,幫助企業度過小試中試階段,實作‘從1到10’。”

永續新材料公司是第一批受益者之一。該公司總經理劉朝輝說,格桑創服公司對他們進行了技術路線和商業路線驗證,技術估值1.5億元,并量身定做了一套産業化方案。

聚焦高品質發展|科創高地天開園 澎湃發展新動能

  在天開園天開廣場會議室内,參加“天開杯”創聚津門全國大學生智能科技創新創業挑戰賽的天津理工大學學生在進行答辯(2024年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技術路線可行,産品在哪落地?面對企業下一個環節的疑慮,天開園也做出了解答。

2023年10月,天開發展集團聯合天津市12條産業鍊重點企業發起成立天開應用場景聯盟,天津食品集團、天津旅遊集團、渤海化工等天津市屬國企紛紛加入。

“沒想到市場這麼快就有了回應。”今年4月,專注于折疊技術的佰鳥縱橫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獲得了9000萬元的訂單,公司負責人趙甯告訴記者,天開園向多個重點國企進行了産品推介,企業已與包括天津旅遊集團在内的多個大型國企達成合作意向。

天開發展集團副總經理王楊表示,通過引入各類企業提供創業服務,如格桑創服公司提供概念驗證、一批國有企業開放應用場景等,着力幫助科研成果完成可行性驗證與市場尋覓。未來園區還将聚力打造小試中試基地,以收益分成等方式,促進該環節的良性循環。

沒有本錢,企業就是無根之木,是以為企業“找錢”,便是園區的重點工作之一。從事鎳基焊材研發的天潤瀚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已從基金、租賃、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了900多萬元融資。“天開園的融資機構對于科創企業的風控相對更寬容,不要求有固定資産或現金流,主要依靠對技術的評估,我們很受益。”該公司負責人何建軍說。

同樣是初創團隊的王銀松團隊,已将幻燈片中的概念,轉化為了切切實實的産品。示蹤試劑、手持光源,一方小鐵盒走出實驗室、走下生産線,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當時隻有一個科創的點子,就拿到3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令人意想不到。”王銀松說,這樣的信任更加催促他們要将産品做強做好。

聚焦高品質發展|科創高地天開園 澎湃發展新動能

  在天開園天開廣場,參加“天開杯”創聚津門全國大學生智能科技創新創業挑戰賽的天津工業大學學生在調試參賽産品(2024年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從金融力量來看,天津發揮政府主導的海河産業基金母基金投資優勢,核心區已設立天開種子基金2億元、海河天使基金3億元。在母基金的支援下,引入陸石海河鲲宇基金2.5億元等,天開九安海河海棠50億元科創母基金也完成認繳,計劃2024年基金總規模達到百億元。

王楊表示,通過引入各類創業服務企業,天開園着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企業孵化服務。一年來,天開園的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務機構達225家,北洋海棠基金、新開湖基金、政府天使投資者等一批股權投資機構為初創企業解決了“錢袋子”問題。

賦能城市雙向奔赴

核心區從一片爛尾樓成長為科創高地,“兩翼多點”大量閑置資産利用盤活,域外優質資源不斷彙聚……天開園的發展曆程,也是科創資源與城市發展互相賦能的縮影。

首批入駐的電池開發企業常興儲能就是關聯的生動案例。企業在核心區完成了孵化發展,并且在拓展區開始中試。“我們在産業化階段得到了西青區每年2000萬元、連續5年的支援。”該企業負責人、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副研究員嚴振華說。

天津市西青區科技局局長梁紅升介紹,作為成果轉化的“兩翼”,西青區盤活空置載體已超過20萬平方米。天津市科技局局長朱玉兵表示,通過貫徹城市更新理念,盤活閑置樓宇,降低了建設成本,縮短了建設周期,加之周邊各類配套完善,園區得以實作快速發展。天開園核心區所在的南開區,今年全年還預計将拓展10萬平方米載體。

王楊表示,天津津南區、西青區等點位構成的“兩翼多點”提供了大量的轉化載體,涵蓋工廠、寫字樓等多種形态,為成果轉化提供了堅實條件。在實踐過程中,部分項目轉化也向甯河、武清、濱海高新區等區域延伸,形成多點發力的“大園區”形态。

聚焦高品質發展|科創高地天開園 澎湃發展新動能

  天津白馬星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北京來源企業,其從業人員在位于天開園天開廣場的辦公室内調試數字人産品(2024年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天開園未來還要輻射更大範圍。”方偉說。資料顯示,在天開園新增注冊企業中,北京來源企業128家、河北來源企業78家,合計占比達12%。

來自北京的相變儲能研發企業集思拓,就是由天潤瀚陽介紹而來,“不僅實作了産業化,還獲得了河北的關注,對京津冀地區都起到了輻射作用。”集思拓負責人孔繁華說。

定位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的天津,借助天開園等優質平台,也更好發揮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應有的作用。

“北京研發、天津轉化的路徑逐漸走通。”近期,天潤瀚陽公司也已在甯河區落地建廠,即将投産。何建軍表示,自己是北京科技創新優勢和天津先進制造研發優勢相結合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目前,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生物醫藥、腦機工程等領域,天開園已經形成一定集聚優勢。2024年,天開園将力争培育具有上市潛力的企業20家。

“未來,天開園将加強與中關村等國内先進園區的交流合作,常态化對接北京創新資源,并與北大、清華等高校深化合作,打造創業者的‘樂土’。”朱玉兵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