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難得的一首好詩,風格恬淡自然,每一句都是精妙之筆

作者:一号詩巷

詩詞有約,一号詩巷歡迎各位的到來。

清風習習,雜花零散,綠意無邊暈染……。

愛上夏天,因為它可娛人耳目的風景,也因為它可醉人心懷的詩情。

難得的一首好詩,風格恬淡自然,每一句都是精妙之筆

讀過了王镃的《梅雨》,本期我們再來一起欣賞一首明朝詩人居節的詩作。

這首詩用8句寫出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意境,每一句都堪稱是經典之筆,相信螢幕前的各位也都會很喜歡。

仲夏閑居

明·居節

樹底柴門不浪開,松钗竹粉半青苔。

綠分田水新栽稻,黃入園林已熟梅。

小艇送僧籠鶴去,片雲載雨過湖來。

夕陽山好詩難就,夜合花前費讨裁。

居節,字士貞,一作貞士,号商谷、西昌逸士,大陸明代書畫家、詩人。

居節晚年隐居于虎丘南村,幾間茅屋,幾畝薄田,過着蕭然自适的生活。但據說因為生活太窘迫,居節居然在六十歲的時候“窮死“。這是有關資料上的記載,而真假與否,尚難考證。

不過在居節死後,他的詩畫被人們視為珍寶儲存起來,這對居才子來講,也勉強算是一種安慰吧。

這首詩《仲夏閑居》乃居節于夏天的隐居之處寫下的一首構景之作。

難得的一首好詩,風格恬淡自然,每一句都是精妙之筆

首聯從景語下筆,展現出了一幅幽靜且清新的畫面:樹底柴門不浪開,松钗竹粉半青苔;樹木底下的柴門不随意敞開,松钗和竹粉覆滿了半片青苔。

在初讀首句的時候,不知大家是否也想起了詩人葉紹翁在他《遊園不值》中的那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作者從自身心理出發,不但巧妙臨摹出了主人的心理,而且還把一個幽靜樸素卻富有生活氣息的場景呈現給讀者。

盡管葉詩所寫的是春天之景,居詩所寫的是夏天之景。但二者的氛圍、畫面感以及散發出來的古樸氣息,卻有着同樣的美妙之處。

作者首先把一扇不随意敞開的柴扉拉入畫面,為其注入人煙氣息,而後又擇松钗、竹粉、青苔突出了畫面的色彩和立體感。

這樣一來,一種不惹塵紛、恬淡随性的“桃源”氣息也就得以展現。

颔聯亦是景語描寫:綠分田水新栽稻,黃入園林已熟梅;在大片的水田中,新栽的稻谷綠油油,生長得正好。在園林中,已經成熟的梅子泛出嫰黃的顔色。

和首聯相比,颔聯的空間顯然被放開大開來。而随着空間的放大,我們的心境也不由随之變得很開闊,這就是“空間”在格律詩意境中所發揮的作用。

值得一說的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還特意使用了倒裝的手法,在讓句式顯得獨特新穎的同時,也讓意境和韻味變得别具一格。

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分别将“綠”“黃”二字用在二句的句首,有效突出了色彩的鮮明度,且也有力地觸動到了讀者的視覺。

除此之外,大片的綠色水稻和黃色的梅子所象征的,還有飽滿的生命力和豐收的喜悅景象。

難得的一首好詩,風格恬淡自然,每一句都是精妙之筆

到了頸聯處,詩的風格又增添了空靈灑脫的一面:小艇送僧籠鶴去,片雲載雨過湖來;小艇載着僧人去趕鶴入籠,幾片雲朵帶着雨水越過了湖面。

盡管頸聯依舊沒有離開景物裁剪,但因為作者筆下的角度和物象發生了變化,是以它并不顯得死闆呆滞,反而恰好展現出更鮮明的豐富感。

那麼在頸聯中,作者則是分了遠近兩個角度去構景的。前一句用“去”字把僧人乘小艇的遠景臨摹出來,将讀者的視線引向遠方。

後一句又用一個“來”字把雲朵載雨過湖的近景臨摹出來,将讀者的視線拉回近處。

一放一收,前者潇灑空靈,後者輕盈靈動,可謂彰顯了詩境最典型的藝術美。

“夕陽山好詩難就,夜合花前費讨裁。”;夕陽下的山巒顯得格外優美,但是這樣的情景卻難以用詩去表達,是以需要在夜合花前細細思量斟酌,頗讓人費一些功夫。

這首詩選擇在尾聯處鮮明抒情,這是七言律詩的其中一種布局方式。

尾聯将時間定格在傍晚,借“夕陽”的暈染,把畫面的色調調和得異常柔美;而“山”的添入則在增強線條感的同時,更是突現了夕陽光線的柔和度。

看過一幕幕景,作者的内心被詩情激蕩,但卻又一時不知該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贊美眼前的風景。

是以一句“夜合花前費讨裁”緊追而來,将前一句的内容補充得更加完整,也将作者為臨摹風景、贊美風景、表達心情而精心推敲詩句的可愛形象充分展現出來。

難得的一首好詩,風格恬淡自然,每一句都是精妙之筆

世外桃源當不過如此;動心于詩景,更動心于詩情,此詩的确句句皆生動精妙,的确堪稱是一首好詩。

無限好山供飽讀,夕陽深處坐裁詩;讀完此詩,不知各位看官有何感想?歡迎在評論區簡說一二。

追逐詩詞,将讀寫進行到底;關注一号詩巷,探尋大美,豐盈靈魂,我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