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的習慣裡,藏着你的運氣

作者:愛爬一生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決定了他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在這個競争激烈的社會中,要想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培養良好的習慣。

因為隻有良好的習慣,才能引發正向的行動,而正向的行動,将推動你往卓越的方向發展!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造自身的習慣呢?

本書從卓越人生的七大關鍵—規劃人生、設定目标、擺脫負能量、擁抱正能力、健康生活、提高行動力、提升人際關系入手,為我們指明了一條操作性極強的習慣養成路徑。

作者馬克·列克勞是歐美家喻戶曉的人生學導師,他将大量時間用于學習、研究以及運用個人發展理論,指引人們快速擷取成功和幸福。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跟随書中的指導和練習,加快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吧!

強大的自制力和堅定信念,

是成功的首要條件

要想取得成功、獲得幸福,首先需要有強大的自制力和堅定的信念。

信念是一種慣性思維模式,如果我們深深相信某事某物(即使客觀上它可能不真實),我們就會按照我們的信念行事——

也就是說,我們會尋找事實證據來證明自己的信念,即便這個信念是錯誤的。

在過去,人們都認為四分鐘内跑一英裡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連權威的科學論文和研究都認為這是天方夜譚。

但是,1954年5月6日,羅傑·班尼斯特在牛津比賽中實作了這一突破,他向世人證明了之前的“科學”論斷是錯誤的,他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自此之後,超過1000人成功實作了這一突破。

每個人的人生之是以都不一樣,就是因為人生的結果與我們的信念機制密切相關。

要想改變生活,我們首先必須改變信念,我們可以按以下三個步驟循序漸進:

第一步,我們可以對着鏡子大聲告訴自己:信念隻是我對真實情況的了解,并非事實本身。

第二步,每當萌生消極思想時,引導自己往積極的方面思考,讓思考鼓舞行為。例如:“事情都會好起來的。”

第三步,每天花十分鐘鞏固自己的信念,堅信自己能變得更加成功。

萬事開頭難,要擁有積極的信念一開始可能會比較困難,但請先盡力嘗試,慢慢地,你可以将時間延長至五天。一個禮拜後,你就能看到積極信念對自己生活的改變。

另外,強大自制力能使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堅持做正确的事情,是通向成功最重要的品質。

如果現在的你自制力薄弱,不妨先給自己定一些細小的、可行的目标。

如果你想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跑步,但又始終下不了決心,那你不妨想象下自己變苗條後是多麼曼妙,自我感覺又是多麼美好。然後立即跳下床,穿上跑步服,立刻出發!

自制力就像肌肉一樣,鍛煉得多了,自然就越來越強大了。

你的習慣裡,藏着你的運氣

明确目标,時刻清楚自己的定位

美國耶魯大學進行過一次跨度20年的跟蹤調查。

最早,這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參加調查的學生們提了一個問題:“你們有目标嗎?” 90%的學生回答說有。

研究人員又問:“如果你們有了目标,那麼,是否把它寫下來呢?”這時,隻有4%的學生回答說:“寫下來了。”

20年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跟蹤當年參加調查的學生們。

結果發現,那些有目标并且用白紙黑字寫下來的學生,無論是事業發展還是生活水準,都遠遠超過了另外的沒有這樣做的學生。

他們創造的價值超過餘下的96%的學生的總和。

目标就像是GPS,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目标明确的人能在短時間内獲得成功,這種速度是沒有目标的人難以想象的。

是以,明确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們應該時刻以目标為導向。

那我們應該如何明确目标呢?

首先,我們可以先問問自己以下問題,回答這些問題将有助于你尋找自己的目标:

對于現有的生活,我覺得最滿意的是什麼?未來的十年内,我仍然覺得這些都是我想要的嗎?為了更好地生活,我應該做些什麼?

然後,我們必須清晰了解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哪裡。

當你把精力放在機會上,你自然而然就能看到更多的機會;當你如果專注于追求成功,經過努力,成功自然而然地降臨到你身上。

其次,我們還可以把目标細分為可行的細微步驟和行動,并把實作目标所需的步驟全部羅列出來,預計每個步驟需要花費的時間,給每個任務設定一個期限。

要是我們不能在預定的日期内完成目标,我們也不要灰心沮喪。設定期限隻是讓我們更加專注于目标,讓我們有一定的緊張感,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漫無目的的事情上。

自我犒賞也是十分重要的,無論付出的努力是否成功,在追尋目标的過程中,我們都必須獎賞自己,我們不能隻看重結果,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在不斷進步,我比一個星期前或一個月前進步了很多!

拿破侖曾說:“目标是有期限的理想。”

是以,為了實作理想,我們必須給自己訂立目标,目标必須具體和積極可行,隻有這樣,你才能切實為目标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

你的習慣裡,藏着你的運氣

現在就開始行動,

逃避隻能增加負擔

作者的客戶總是向他抱怨:他們常常以拖延的方式逃避問題,是以他們總是處于高度焦慮的狀态,一遇到問題,他們就十分難受。

後來,他們發現勇敢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比消極逃避簡單得多、舒服得多。

實際上,拖延引起的焦慮和良心譴責并不能促使你采取行動,它們隻會停留一個小時左右,之後,愧疚感就會大大減輕,并逐漸被遺忘。

那我們怎麼去解決拖延這個問題呢?

雖然“敢于行動”是老生常談了,但是依然有效。千裡之行始于足下,從現在開始,從小事開始。

我們可以從改變通勤方式開始,如果家裡和公司距離比較近,我們可以改步行或者騎車上下班;嘗試自己帶飯,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

行動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最大差別,失敗者通常猶豫不決,是以也停滞不前。

我們還可以學會扮演理想中的自己,讓潛意識相信自己擁有某種能力,然後指導自己的行為。

如果你想要更加自信,你就可以假裝自己已經很自信,用這種思想來指導自己的行為。那就是自信地說話、自信地走路、自信的姿态。

但是,所謂的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一個“失敗者”的逆襲之路是這樣的:

1832年失業,1832年參選議員失敗,1833年生意失敗,1834年進入州議會,1835年女友去世,1836年因悲傷而精神崩潰,1838年競聘發言人失敗,1843年國會提名失敗,1848年國會提名再次失敗,1849年應聘土地注冊處處長失敗,1854年競選參議院議員失敗,1856年副總統候選人提名失敗,1858年再次競選參議院議員失敗,1860年當上總統。

這就是著名的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隻要他在任何過程中放棄,我們都不會認識到這位偉大的總統。

成功的路上總是荊棘滿布的,一次失敗算不了什麼,不要全盤否認自己的計劃和行動,用正确的心态面對失敗,靜待時機的到來,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你的習慣裡,藏着你的運氣

許多人夢想着改善生活、希望更加快樂、期望更加富有,但是他們卻認為唯一的辦法就是寄希望于奇迹的發生:中彩票、嫁給有錢人或者遇到其他幸運的事情,他們認為生活是不受控制的。

其實,一個人的幸福取決于自己,與其他人毫無關系,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習慣,改變人生。

我們可以先從生活中細微的方面開始改變,隻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執行,久而久之,它們就會給我們帶來積極的結果。

培根曾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創造新的習慣,一步一步努力靠近目标,每天做那些能夠讓自己靠近目标的事情,成功就會成為可能。

每天堅持不懈地改變自己、改變習慣就能夠給人生翻盤的機會,或至少能夠把我們帶到更好的位置。

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習慣,成為更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