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布林肯正式回應,賴清得訪美受邀,美議員對白宮壓力巨大

作者:觀察者日記

近日,多位美國親台議員聯合起來,試圖向美國政府施壓,要求其依照“台灣旅行法”允許台灣地區上司人通路美國。

然而,這一要求卻遭遇了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康達的回避,他沒有給出明确的答複,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這一事件背後,究竟隐藏着怎樣的政治博弈和台海局勢的微妙變化?為何康達不願正面回應?這一切,都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懸念。

布林肯正式回應,賴清得訪美受邀,美議員對白宮壓力巨大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場聽證會的核心争議。

面對金映玉等親台議員的再三逼問,康達始終沒有正面回答是否允許台灣地區上司人訪美,而是多次試圖辯解美國目前的對台政策,并提到了“過境美國”這一模糊概念。

這一政策在過去曾被台灣方面采用,并與時任美國衆議長麥卡錫的會面引發了一定的台海局勢與中美關系的緊張。

康達之是以不願明确表态,主要是因為他難以公開違背美國的“一中政策”,這一政策是美國處理與台灣關系的基本原則。

然而,盡管康達回避了直接回答,金映玉最終還是從他口中獲得了美國政府對台灣地區上司人訪美的原則性立場,即基于美台之間的非官方關系,雙方并沒有合法的“上司人會談”。

這一立場無疑是對親台議員施壓的一種回應,也表明了美國政府在目前台海局勢下的謹慎态度。

那麼,金映玉等親台議員為何如此熱衷于推動台灣地區上司人訪美呢?

他們的目的究竟何在?答案或許并不簡單。一方面,他們試圖通過修改相關法律,突破不允許台灣地區上司人訪美的規則,以此作為對台灣的一種政治支援。

另一方面,他們的行動也可能是在為更深遠的政治目标鋪路,即進一步推動美國對台政策的調整,以符合他們的政治利益。

布林肯正式回應,賴清得訪美受邀,美議員對白宮壓力巨大

然而,這一行動的背後卻隐藏着巨大的風險。如果金映玉等人得逞,賴清德可能成為首位不以“過境”為名通路美國的台灣地區上司人。

此舉對中美關系、兩岸關系和台海局勢産生的沖擊将遠超過去。

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觸發《反分裂國家法》的相關條款,導緻中國大陸采取更強烈的行動來維護國家統一。

這無疑是一個危險的信号,預示着台海局勢可能再次陷入動蕩。

更令人擔憂的是,結合台媒近期熱炒的“陷阱論”,不排除美方拿台灣地區上司人訪美說事,就是在進一步逼迫中國大陸動武。

美國不斷掏空其“一中政策”,通過各種方式鼓動民進黨當局制造兩岸對抗,并從中尋求消耗中國大陸的機遇。

這包括但不限于不斷炒作有關中國統一的時間表,以及對台進行多輪軍售等。

這些行為無疑是在加劇台海局勢的緊張程度,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與此同時,美國在亞太地區不斷加強軍事部署,多個盟友和國家都部署了美國的飛彈發射系統,并不斷更新靠近中國的軍事設施和機場。

布林肯正式回應,賴清得訪美受邀,美議員對白宮壓力巨大

這些迹象均顯示,美國的軍事資源正逐漸投向亞太地區,顯然是對中國大陸形成了戰略包圍的意圖。

然而,這種軍事部署是否真的能夠在亞太圍堵中國,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這場圍繞台灣地區上司人訪美問題的政治博弈中,我們看到了美國内部政治力量的較量、中美關系的微妙變化以及台海局勢的複雜性和敏感性。

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對地區和平與穩定造成深遠影響。

是以,在處理此類問題時,各方應保持冷靜克制,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避免事态進一步更新。

畢竟,和平與發展才是時代的主題,任何試圖通過挑釁和施壓來達到政治目的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