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作者:娛樂 娛樂大新聞

【編者按】

你眼裡的莘莊是什麼樣?有人說莘莊是“外交家”,因為它有着3條軌道交通聯通5個區鎮;有人說莘莊是“收藏家”,因為它傳承了110多年的鈎針編結;還有人說莘莊是“實幹家”,因為它彙聚了10000多家企業,未來還将打造一座“天空之城”,成為上海2035主城副中心的重要地标……

城開·莘社群作為闵行區首批認定挂牌的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一直在積極探索新型居住社群。在藝術領域方面,城開·莘社群打造了U BOX白箱空間,探索了藝術家駐留項目,基于此誕生了雜志“流變的莘莊”。

“今日闵行”與莘莊鎮“美麗莘莊”合作推出“流變的莘莊”欄目,在雜志“流變的莘莊”内容之上,圍繞人、物、環境等話題,建立起新與舊之間的對話場域,講述莘莊的曆史和發展故事。今天,小編帶你走進“莘之結——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莘莊鈎針編結”。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莘莊鈎針編結,本地俗稱“結花邊”“鈎花”,因編結工具僅憑一根鈎針,故又稱“小紮鈎”,是莘莊本地婦女獨具的抽紗編結手工技藝。如今,鈎針編結作為中西文化合璧之花,在莘莊已走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曆程,影響了近百年來莘莊本地的經濟發展、社會變遷和民風民俗。

“小紮鈎”經濟

莘莊鈎針編結技藝與西方文明的結緣,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莘莊南張天主堂重建,徐家彙教會及聖母院工場前來招收女工并建立花邊編結加工點,手工編結技藝通過教徒和女工率先在這一帶流傳。

1909年10月滬杭鐵路開通,在莘莊鎮南設立火車站之後,莘莊工商業連帶着編結手工藝迅速興盛。次年,莘莊鎮率先創立花邊商号,鈎針編結技藝逐漸流傳至周邊地區,成為相當規模的産業。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1924年吳協和花邊号

新中國成立後,莘莊鈎針編結因時事幾興幾落,但因它關系到本地居民的家庭收入,本地婦女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小紮鈎”。在20世紀50、60年代,一名婦女一年的編結收入往往是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能夠使得全家生活變得更富裕。是以,莘莊鎮上的居民大多将編結收入作為相對可靠的經濟來源,賴以解決一家人基本的溫飽問題。

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20世紀60年代,“随身一隻結花籃,忙裡偷閑鈎起來”成了莘莊當地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白天的田地裡、開會的會場裡、晚上的路燈下,婦女們的生活似乎都離不開這根“小紮鈎”。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随着莘莊編結加工廠因外銷加工業務的拓展不斷擴大,莘莊鎮及其周邊編結業逐漸紅火,陸續建立的縣辦手工藝品廠、鎮辦花邊廠,被列為全國抽紗工藝品定點生産機關,納入國家計劃。據悉,僅莘莊鎮(鄉)外發加工投入這項産業的就有十餘萬人,時稱“十萬織女”。

“花邊”王國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随着技藝的谙熟,婦女們也漸漸開始琢磨出新的花樣。在長期實踐中,她們形成了一套通俗易懂的針法和花形稱呼規則,有以編結形态命名的針法,如:辮子針、蜜棗針、玉米針等;也有以鈎針技法命名的,如:長針、短針、長長針、一拖頭、一繞一拖等;花形的名稱則更有鄉土風味,如:扇子花、草頭花、葡萄花、圓心花、蝴蝶花等。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當時最流行的編結花邊是朵頭花及碼帶花,因編結工藝較為簡單,隻需要運用辮子針、長針、短針之類的普通針法即可完成,大多用作裝飾衣服及窗簾邊。若要編結網眼手套,就要求所有網眼辮子的大小鈎都一個樣,講究整體協調一緻。編結包袋則需要運用多種針法,運用不同的花形就會結出不同的款式,連捏針捏線的手法也變得複雜多了。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早期婦女們用棉線編結窗簾、台布、手袋等,自20世紀60年代起,改用絨線、尼龍線編結襪船、披風、包袋、床毯等。直到1979年3月,莘莊鎮着手創辦“莘莊花邊廠”,設技術部門自主嘗試創樣設計。

據悉,上海縣藝品廠和莘莊花邊廠自創制品共有300多種,突破了傳統“花邊”範疇。其中,設計前沿、工藝複雜、品質精良的出口成衣,奠定了莘莊作為國内鈎針編結行業龍頭的地位。鈎針制品常年遠銷日本、德國、瑞士、意大利、希臘、美國、加拿大、澳洲等30多個國家,聞名歐美。

喚醒非遺

20世紀末,随着現代工業的發展,鈎針編結業作為地方産業迅速衰落,當地婦女不再依靠編結花邊來貼補家用。到了21世紀初,曾在莘莊遍地開花的鈎針編結成了需要保護的對象。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莘莊鈎針編結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金龍華

2007年5月,鈎針編結技藝成功申報上海市級非遺,被列入《首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5月,莘莊鈎針編結技藝被列為上海市傳統工藝美術技藝。同年10月,莘莊鈎針編結技藝傳承基地“莘莊鈎針編結坊”落成開館,莘莊鈎針編結在新時期的傳承展開了新面貌。

而“小紮鈎”這項技藝,也在2009年迎世博會中也得到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并于2010年世博會,在金龍華、毛靜芳、朱月琴、孫穎棣等莘莊鈎針編結技藝項目傳承人、主要傳承人的帶動下,一件件富有創意的作品相繼問世,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金龍華及其團隊作品《星空》

非遺技藝“活下去”要靠傳承,“火起來”就要靠創新。自2021年起,莘莊鎮非遺鈎針編織技藝開啟了文化傳承的“新賽道”,與PACC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以及上海高定品牌“WJX婉珺玺”連續3年開展跨界合作,将鈎針編結技藝融入服裝設計中,陸續打造了“格桑緣”“小囡夢蝶”系列服飾及《青山綠水》藝術裝置。

這些跨界作品不僅打破了傳統的鈎編方式,通過選用扁帶線、金屬鍊條等新材料,将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現代時尚相結合,還通過創新技藝傳承、跨界碰撞,将傳統注入時尚,以時尚表達傳統,先後亮相于上海大世界、2022上海高定周、2023首屆上海生态環保藝術節、2023米蘭時裝周、蘇州國際時裝周,其特殊的表現形式也讓各地市民耳目一新。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青山綠水》藝術裝置

如今,莘莊已成為上海鈎針編結藝術傳承、交流、展示和研究的中心,圍繞地域特色、文化記憶,持續創新非遺技藝展現形式,不斷增強人民群衆非遺保護意識,帶動着新生代的傳承人延續傳統技藝。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通訊員:徐錢佳供稿:辛向榮編輯:張雨桐初審:高淑婷複審:石思嘉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
從無到有!TA見證了莘莊近百年的變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