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作者:知曉先生

當下,不管是中國本土的零售巨頭盒馬、永輝、大潤發等,還是來自海外的頭部品牌山姆、開市客等,明裡暗裡都陷入了一場“低價戰”中。

可以說,在各種“價格戰”中“軟折扣”不行就來“硬折扣”。而說起硬折扣,不得不讓人想起“鼻祖”還是來自德國的零售巨頭ALDI(中文名:奧樂齊)。

01 ■

ALDI奧樂齊是誰?

ALDI,一個承載着家族傳奇與商業智慧的零售品牌,其背後有着ALDI Nord與ALDI Süd兩大德國折扣超市連鎖的堅實支撐。如今,它已跨越國界,在二十個國家擁有超過一萬家門店,成為了全球知名的連鎖超市巨頭。

故事要從1913年說起,那一年,安娜·阿爾布雷希特在德國埃森市的一隅,開了一家小而精緻的雜貨鋪。這家店的繁榮,為日後ALDI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時光流轉至1946年,安娜的兒子們——卡爾和西奧,繼承了家族事業,并正式賦予了它新的生命——ALDI。這個名字,簡潔而有力,是“Albrecht Diskont”的縮寫,象征着“阿爾布雷希特家族的折扣店”。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然而,随着業務的蓬勃發展,兄弟倆在政策上産生了分歧。于是,在1960年代初,他們決定将公司一分為二,各自獨立營運:卡爾掌管ALDI Nord,業務遍布德國北部及歐洲多國;而西奧則帶領ALDI Süd,深耕德國南部并向外拓展。

盡管分道揚镳,但兩兄弟在品牌理念和核心價值上卻保持着高度一緻。他們堅持提供高品質商品,并以低廉的價格政策吸引消費者。為了實作這一目标,ALDI采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精簡商品種類以降低營運成本,重視自有品牌以控制品質和價格,簡化商店布局以提高購物效率。

1967年,是ALDI國際擴張的起點。這一年,它收購了奧地利的Hofer連鎖店,并在随後的幾年裡,相繼在荷蘭、美國等地開設門店。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1979年對Trader Joe's的收購。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如今,ALDI在德國本土已擁有四千多家門店,成為德國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國,它擁有近千家門店,市場占有率高達9.3%,成為第四大超市品牌。在澳洲,它的門店數量也近六百家,銷售額超過百億澳元,位居超市行業前三甲。

在美國,ALDI Süd 擁有并經營着“ALDI”品牌,而ALDI Nord 則經營着Trader Joe's。這兩個品牌在美國市場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ALDI以其高達50%的折扣力度,保持了其作為折扣超市的聲譽;而Trader Joe's則以其獨特的商品和購物體驗赢得了消費者的喜愛。與競争對手相比,ALDI的商品價格甚至比沃爾瑪還要低約15-30%。

02 ■

ALDI奧樂齊的商業模式

ALDI最初隻是一家很小的雜貨店,是如何曆經111年的發展,成長為現在的全球零售巨頭的呢?

ALDI之是以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關鍵在于抓住了零售的本質:以最優惠的價格提供優質的商品,在保證商品高品質的前提下将低價政策執行到底。

那麼,ALDI是怎麼将成本效益做到極緻的呢?獨特的商業模式使其能夠以最低的價格提供優質的商品,這一價值源于ALDI在各個層面實作的衆多高效營運和細節創新。

下面我們具體了解一下ALDI的主要商業模式。

(1)目标客戶:定位中低收入階層

ALDI自誕生之日起,就将主要目标客戶鎖定為中低收入者,尤其是那些無固定收入居民、大學生、外籍勞工等收入不高且對價格極度敏感的群體,向他們出售廉價且優質的商品,這也是ALDI“窮人超市”外号的由來。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2)堅守“低價高質”原則

ALDI超市以“低價高質”為核心理念,其商品價格較一般超市便宜20%~30%,甚至較沃爾瑪便宜高達50%以上。在提供極低價格的同時,ALDI并沒有妥協于商品品質。它通過權威機構認證、獨立實驗室檢測、顧客試銷回報以及嚴格的商品監控等措施,確定每一件上架商品都達到高品質标準。無論是食品還是日用品,ALDI都緻力于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選擇。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ALDI還提供無條件退貨服務,對售出的商品安全問題實行召回制度,展現了公司對消費者的誠意與責任感。此外,ALDI緊跟消費潮流,不斷推出健康、新興的産品,吸引中産階層人群的青睐,進一步擴大了客戶範圍。

(3)精選SKU政策

與倉儲會員超市零售企業類似,ALDI也采取精選SKU政策,其SKU隻有1100~1400個左右,相比而言,美國的零售行業平均SKU為14000個左右,沃爾瑪的SKU甚至超過20000個。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ALDI聚焦于食品雜貨(50%)的同時輔以生鮮(36%)等高價格彈性的品類。通過深入了解商品本質,選擇爆款商品上架,并定期淘汰銷量不佳的商品。

這種政策不僅降低了采購成本,減少了品牌選擇程式,還降低了物流成本和貨架規模。盡管SKU數量有限,但ALDI的商品門類齊全,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求。通過規模化采購,ALDI能夠實作單品年采購量高達6000萬美元,進一步提升了其價格競争力。

(4)自有品牌商品占比90%

ALDI不銷售大多數市場品牌的商品,認為這些品牌讓顧客多支付不應該承擔的品牌營銷費用。ALDI消除了品牌中間商這一增加成本的重要環節。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ALDI與當地供應商合作,以更低的價格銷售自有品牌,提供品質相近的商品,ALDI門店貨架上90%的商品來自自有品牌。

每種商品的其他品牌數量限制為2或3個品牌。這樣ALDI能夠将節省的成本展現在顧客身上,銷售自有品牌也使公司能夠協商價格,削減中間商,并降低營銷成本。

顧客總是希望以低成本獲得優質商品。作為解決方案,ALDI緻力于開發自有品牌商品,而不是其他主流品牌商品,這導緻了不再需要中間商的事實,是以他們能夠節省支付中間商的費用,這些費用變成了他們的收入。

(5)全球化采購

為實作“高質低價”這一經營目标,ALDI堅持全球采購,哪裡産品有競争力,就從哪裡進貨。目前,它在中國、東南亞、印度、澳洲等地設立了采購點,由于門店多、訂單量大、長年進貨,ALDI往往比競争對手具有更高的議價能力,采購成本大幅降低,進而有了讓利銷售的資本。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另一方面,高占比的自營品牌為ALDI争取了足夠多“低價”話語權。現在,全世界都分布着ALDI的“代工廠”,它們按照ALDI的标準生産商品,再将大部分或全部商品賣回給ALDI。通過這些“代工廠”,ALDI不僅能控制價格成本,還能保證“質優”。

(6)門店:選擇租金較低地段,面積小,裝修簡單

在選址方面,ALDI的大部分網點選址于租金較低的居民區、大學生宿舍區和小城鎮,避開最近高昂的繁華地段。

另外,每個門店的面積在500-800平米,最大不超過1500平米,比沃爾瑪最小的社群店(4000平米)還小。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此外,ALDI的門店裝修簡潔,貨架較少,“紙箱式”陳列,很少考慮美觀,裝修成本極低。

(7)門店人員少,降低人員成本

在用人方面,ALDI秉承了精簡的理念。據統計,ALDI平均單店隻有8-10名員工,而且任何時候,當班人員都不超過4人,低于行業平均水準。

員工隊伍精簡的另一面,是每個員工都是多面手,進貨、理貨、配送、收銀、保潔等樣樣精通,這便大大提升了ALDI的人效産出。根據國泰君安的研究報告,ALDI的人效約為沃爾瑪的2倍。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另一方面,奧樂齊建立了一套良好的激勵機制,可提供給員工超過行業平均數10-20%的薪資水準。

并通過“學徒制度”讓員工在培養期間能夠經曆各個崗位的鍛煉,全方位提升個人素質,以此來增強員工的歸屬感,降低人才流失率。其結果便是公司員工平均在職時間超過6年,高于行業平均水準。

(8)物流方面,高效配送加快周轉

ALDI每個地區分公司均設有一個配送中心,向各分店供貨。總公司将采購的商品直接發送到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則根據各分店的訂單定期送貨。ALDI的商場面積有限,倉庫不大,每項商品的平均日銷量都經過精确的計算,是以庫存很少。ALDI在物流配送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商品周轉的速度極快,資金占用産生的利息成本很低。

阿爾迪的商品包裝非常合理,沒有任何多餘的包裝,商品在生産廠或在配送中心就碼好,從貨車上卸下後即直接進入貨架或店面,不需另外進行拆封、整理。

(9)營銷方面不打廣告,減少營銷費用

ALDI的總公司沒有新聞部,也不設公關部門,不做市場調研,廣告投入極少(僅占年營業額的0.3%)。不在大衆媒體上打廣告,店堂内外也沒有巨幅廣告牌。宣傳方式是制作最新産品宣傳單,隻在超市任顧客自取。

ALDI還有一個原則,就是禁止公司所有人接受媒體的采訪,它認為接受采訪的時間還不如去理貨,“我浪費了兩三個小時,這都會增加到商品的成本上”。ALDI不打廣告,拒絕上市,因為這些都需要成本,而最終為這些成本埋單的還是顧客。

(10)精打細算,展現在營運的方方面面

ALDI在營運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細節措施,實作了成本的極緻控制。客戶需自帶或購買可重複使用購物袋,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25美分押金使用購物車,鼓勵客戶歸還購物車,節省回收成本;所有包裝直接用于商品陳列,節省陳列時間和資金;限時開放,避免7天/24小時營業帶來的高額人工、電費和租金成本。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ALDI的紙箱設計隻使用一半,半截商品裸露在外,既節省了打開紙箱的人工時間,又降低了紙箱成本。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實際上都是ALDI精打細算、控制成本的展現。

正是通過這些細節的持續優化,ALDI成功将運作成本低、進貨價優惠的優勢轉化為低廉的物價,直接惠及顧客。這種物美價廉的購物體驗,使ALDI與消費者建立了強大的品牌黏性,實作了持續快速的發展,并獲得了穩定的利潤。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據統計,盡管ALDI銷售商品價格極低,但其銷售利潤率卻接近3%,遠超一般商業企業的0.5%—1.5%。這再次證明了ALDI在成本控制和營運效率方面的卓越能力。

結語

創立百餘年的奧樂齊(ALDI),能夠穿越多個經濟周期并持續發展壯大,與其說是因始終如一的堅持其商業模式與經營手段,不如說是其始終堅守着零售的本質——更好品質,更低價格。

但是這件事說起來簡單,但要做到持續低價并不容易。想要永遠走在最低價的邊緣,就必須在采購、管理以及物流等各方面都想盡辦法降低成本。

全球零售業的演變中,無論形式如何更疊,零售的核心要素始終未變:成本、價格、品質、效率與體驗。

ALDI的經營模式和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和借鑒。

年入6000億!這個來自國外的零售品牌,在中國賺麻了

專注連鎖産業研究與服務20年,我們期待以我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賦能更多企業實作穩健、可持續的增長。

在文末【評論區】留聯系方式,資深老師将為您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診斷與咨詢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