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AHON大行 | 韓博士自傳節選(012)

作者:DAHON大行折疊車

第四章 琴瑟校園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作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作的決心認真地活着。”

——日本著名設計師 山本耀司

1956年,楊振甯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互相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共同獲得1957年諾貝爾實體學獎,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激勵了很多學子發奮讀書。

在拔萃書院,我對實體學也一直有濃厚興趣,對物質結構及其運動規律,總是渴望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當時,有一名伊朗裔代課實體老師,外号叫“蝦餃佬”。在課堂上,他講了有關離心力問題,我有些疑問沒太弄懂,便在課堂上舉手提問,希望老師解答。結果老師被問住了,一時猶豫,隻告訴我一會再說。直到下課後,老師也沒回答,他直接走出教室。這不行,老師還沒回答我的問題,怎麼就走了呢,我毫不猶豫,追出教室,纏着“蝦餃佬”要答案。他故作聽不見,加快腳步,我還是窮追不舍,最後,老師停住腳步,氣喘籲籲地說:“你蠻讨厭的嘛!”其實我們關系挺好的,他是學校名人,雖非體育老師,卻大力推動校園體育教育,成績斐然,名揚全港學界。我是Goodban House 的遊泳隊長,曾打破一項全港中學紀錄,他十分欣賞我,并讓我做了他田徑方面的助理。

“蝦餃老”後來當上拔萃校長。多年後,他退休在香港賦閑,居住在清水灣别墅,我邀老同學們一起去探望他。這位出色的教育學家,提起往事,他還開玩笑抱怨:“我當時隻是代課,哪懂你提的那麼深奧的問題啊!我不好意思說我不知道,躲着你走,心想放過我吧,可你卻追着我不放!”引得同學們開懷大笑。

1960年,我19歲,用商務簽坐輪船來到美國,在西雅圖、芝加哥參加國際紡織展,将韓氏毛衣産品帶到國外。展會後,我申請了學生簽證,并成功申請上了西雅圖大學,正式開始在美國求學。一年後,我母親和我的幾個弟弟獲得移民簽證,也來到美國。

西雅圖大學(Seattle University)創辦于1891年,是全美28所天主教會設立的大學之一,位于美國華盛頓州,也是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最大的一所獨立大學。

提起西雅圖,大多數中國人,可能最先想到的是由湯姆·漢克斯和梅格·瑞安主演的《西雅圖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

電影很出名,劇情很浪漫。

在選專業時,爸媽建議我去讀醫學科。在美國,醫生、律師等行業很受尊重,學這些專業畢業後工作有保障,收入也頗豐。當年我在拔萃男學院高中畢業,同屆有120多名畢業生,最後至少有9人做了醫生。

但我天性自由,不會被父母的觀點所左右。因為我熱愛繪畫和雕刻,最初一門心思想要讀商業藝術(Commercial Art),畢業後當一名商業藝術家,無奈學校沒有相關專業。我當時就想,要是能學實體也不錯,将來當一名實體學家,造福人類。

人生往往會面臨很多次選擇,最後,我聽從本心,選擇了實體學。

在西雅圖大學,我仿佛一夜成長了,并發現學習也是種樂趣。如果一個學生一旦對讀書有了發自内心的興趣,會爆發出驚人的能量,我從一個學渣,轉瞬變成學霸。

在學校第一次班級綜合考試,我就考了全班第一名。之後,幾乎每科都是學年的“狀元”。成為學校的學霸後,陸續有數學和化學的系主任找到我,問我有沒有興趣轉修他們的專業。實體系主任知道後,急忙找我談話,穩住軍心。

原來做一名學霸,感覺挺好。

我想,我能迅速找到學習的興趣點,和大學的因材施教有關。這裡的老師,認真負責充滿激情,我在課堂上提出質疑挑戰老師的觀點,老師不但不生氣,還大加贊賞和鼓勵。這些鼓勵像是給我打了興奮劑和強心劑,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

在香港讀高中的時候,雖然從C班升到B班,但心裡總有揮之不去的自卑感。在西雅圖,我的學業,突飛猛進,這讓我生平第一次找到了自信。成績好了,我沒有驕傲,而是不斷告誡自己要自律,要更加勤奮。

除了努力學習,還要勤奮工作。

按照西方的觀念,過了十八歲,基本需要自力更生,父母沒有義務再供養你了。大多數留學生,我也一樣,上大學後,很少依賴父母的資助,勤工儉學,是必修課。為了生活,我利用課餘時間,到校外打工賺取生活費。在西雅圖,有一家最大的中餐廳“香港飯店”,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那裡做了兼職服務員。由于我的服務态度佳,英文口語好,可以和客戶聊天交流,這樣得了不少小費,也赢得老闆的賞識,當我開學後沒時間打工時,他熱情邀請我假期再過來幫忙。

在大學期間,我結識了一生的摯友,來自香港的李勵生同學(Peter Lee),他是個孤兒,因無人資助,求學路十厘清苦。很長一段時間,他每天隻能買一個大面包,把它分成三份,三餐果腹。

因他也是基督徒,我倆很快成了好朋友。我當時在校園附近,獲得一份工作,幫一戶美國富人清理花園(House boy),主人管一頓午餐,通常是三明治。俗話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每次從雇主家,都特意拿一份較大分量的三明治,打包回來與李同學分享。其實我和他的飯量都很大,一份午餐分兩份,結果兩個人都沒有吃飽,經常餓得胃痛。

一天,我在花園清理雜草,到了午飯取餐時間,富人家的女主人質問我:“有件事有點蹊跷,我不得不和你确認一下,你最近怎麼好像,越來越能吃了?要帶走這麼一大份三明治!” 我當時完全可以聰明地辯解,自己正在長身體,食量大,但是我不想撒謊,便如實奉告,是和朋友一起分享了。女主人并沒有過多指責我,也沒有因為我的誠實而同情我,而是直接把我解雇了。

雖然少了一份零工,卻收獲了一份真摯的友誼,因在校外居住,不受管束,便于打零工,我和李同學商量後,選擇在校外租了間小房子,我倆同吃同住,這個小屋比較簡陋,冬天十分冷,夏天又非常熱,但是我們以苦為樂,勤工儉學。

DAHON大行 | 韓博士自傳節選(012)

△邀請李博士共叙友情 2024年2月 大行年會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