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俄互相示好,德國“貼近”中國?美議員:對華強硬是災難

作者:國際報姐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

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越來越多國家看清了美國自私自利的醜陋面目,就連曾和美國親密無比的一些國家,現在似乎都開始和美國離心離德了!

法俄互相示好,德國“貼近”中國?美議員:對華強硬是災難

我們先來說一說正忙着向俄羅斯示好的法國: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高調宣布,他願意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對話,他不排除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和普京就某個話題進行對話的可能性。

馬克龍直言,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他沒有和普京對過話,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兩人從此以後“老死不相往來”。在這位法國總統看來,對話的力量無窮大,可以解決一些看似解決不了的問題。

不過馬克龍并未說明他口中的“某個話題”到底是什麼話題。不少網友紛紛猜測,難不成馬克龍這是要在俄烏問題上和俄羅斯“化幹戈為玉帛”了?

衆所周知,幾個月前,關于“不排除派兵烏克蘭”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直接導緻法俄兩國的關系降至冰點。當時,馬克龍公開宣稱“不排除西方向烏克蘭派兵可能性”。

對此,俄羅斯表态北約軍隊一旦出現在烏克蘭,必定會成為俄軍的合法打擊目标。

随後,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波蘭和捷克等國家立即站出來撇清關系,競相強調沒有向烏克蘭派兵的計劃。一直在給俄烏沖突火上澆油的美國白宮、國務院、五角大樓也反複重申,美國不會在烏克蘭部署軍隊。

後來,馬克龍又拿“派兵”說了幾次事,但始終都是“喊喊口号”。如今,俄軍在俄烏戰場上占據了明顯優勢,馬克龍政府又突然向普京政府示好。

對此,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回應說,俄羅斯從未拒絕過與法國對話,并願意“在對方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展開對話。佩斯科夫還說,普京曾多次說過,他願意和别的國家進行談判,尤其是進行那種能談出結果的談判,隻要對方準備好了,俄羅斯随時可以開始,而且是無條件的開始。

法俄互相示好,德國“貼近”中國?美議員:對華強硬是災難

那麼就在法國和俄羅斯互相示好之際,德國也在對中國釋放強烈信号,兩位德國進階官員相繼訪華。

日前,德國聯邦數字化和交通部長維辛高調訪華。期間,這位德國高官積極向中國靠攏,直接炮轟歐盟委員會,并呼籲解決貿易争端。維辛指出,他希望歐盟委員會不要對中國加征關稅,要遵循良好且公平的競争規則。

就在本月早些時候,歐盟委員會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之下,跟随美國的步伐,釋出關于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結果,并計劃對“中國造”電動汽車征收17.4%至38.1%不等的臨時反補貼稅。

消息一出,不少德國汽車制造商,怒不可遏,這不是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誰都知道,對于德國汽車制造商來說,中國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場,沒有之一。歐盟委員會倘若真的對“中國造”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屆時付出慘痛代價的将是歐洲汽車制造商。

正因為如此,維辛才趕忙向中方表“忠心”,表明德國方面根本就不支援歐盟委員會要向“中國造”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剛剛離開中國,交通部長維辛就來訪華了。再考慮到,今年年初以來已有包括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内的多位德國政要密集訪華,這一系列高訪均展現德國對中德合作的重視程度。

雖然德國曾在2019年率先向中方釋放敵意,強調中國是德國的“對手”,但是在強調去風險、多元化的同時,不管是德國政客,還是德國商人,都在努力尋求平衡,努力擴大與中國的合作空間,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的不可或缺性。

與此同時,也充分說明美國想打壓遏制中國的意圖不得人心。就連美國政客也“吐槽”說,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對美國的安全與繁榮來說,就是個“災難”。

近日,美國參議員蘭德-保羅在文章中指出,美國總統拜登想要用反華立場來換取美國反華群眾手裡的選票,以此來獲得再次入主白宮的機會。為了達到這一政治目的,拜登政府妄稱,中國是美國的敵人,還污蔑中國在俄烏沖突中“支援俄羅斯”。

然而可笑的是拜登政府根本就拿不出證據。如此空口無憑,暴露了美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醜陋嘴臉。

我們都知道,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一直在給烏克蘭送武器的是美國,一直在阻撓俄烏和平談判的是美國,一直在無理制裁俄羅斯的也是美國。

在此背景下,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公開揭露美國,直言美國喜歡“引戰”,喜歡挑起對抗,并從中獲利。

法俄互相示好,德國“貼近”中國?美議員:對華強硬是災難

要知道,作為曾兩度擔任馬來西亞總理的資深政治人士,98歲高齡馬哈蒂爾非常謹慎,并以“中立”立場聞名于世,尤其是在南海的問題上。

然而國際局勢動蕩不安,美國接連挑起沖突,三番五次在南海海域“興風作浪”,這讓馬哈蒂爾忍無可忍。近日,他直接喊話美國,怒斥這個國家是引發戰争的罪魁禍首。

我們都知道,近段時間以來,南海風波再起,美國和菲律賓聯手持續炒作,加劇了南海的緊張局勢。對此,馬哈蒂爾認為,美國不是南海域内國家,但卻屢次在南海海域上蹿下跳,慫恿某些國家挑釁中國,而這種攪局行為損害了東盟國家的利益。

馬哈蒂爾說,美國之是以這麼做,為的就是在挑起沖突,就像三年前挑起俄烏沖突一樣。一旦戰争爆發了,大批大批的武器從美國運出,美國的軍火商賺得盆滿缽滿。

的确如此,以俄烏沖突為例,自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将武器源源不斷地送到烏克蘭,慫恿烏克蘭“硬剛”俄羅斯。

不僅如此,美國軍工企業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的一名國際業務主管近日表示,該公司計劃在烏克蘭境内開展中口徑彈藥生産。據了解,這是首次有美國的主要武器生産商公開宣布要在烏克蘭境内生産彈藥。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多說兩句,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是美國大型軍工企業,能制造軍機、人造衛星、國家飛彈防禦系統和偵測系統等等。

這家公司旗下最著名的産品就是B-2隐形轟炸機、B-21戰略轟炸機、RQ-4“全球鷹”無人機等。此外,這家公司還為美國海軍建造航空母艦、驅逐艦和核潛艇,等等。

在國際社會“停戰止戰”呼聲愈發高漲之際,美國軍火商卻要在烏克蘭境内直接生産武器,到底意欲何為?

其實美國愛發“戰争财”并不是什麼秘密。曾有資料顯示,在美國240多年的建國史上,隻有16年沒有打過仗。美國早就形成由軍方、軍火商、議員、國防科研機構、智庫和媒體組成的龐大利益集團,也就是俗稱的“軍工複合體”。

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善于對外挑動沖突、制造危機,并通過各種方式影響美國政府決策,而美國政府之是以願意被利用,是因為“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由此可見,俄烏沖突不過是美國“以戰謀财”“以戰養霸”的又一個案例罷了。不是烏克蘭有潛力,而是鮮血淋漓的戰争财對于美國來說太有吸引力。

戰争财是不義之财,美國為“一己之私”,不惜讓其他國家埋單是多麼霸道,不顧他人死活的美國政府,才是禍亂世界的罪魁禍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