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漢末期還有哪些将才?他們在亡國前後表現如何?

作者:喝下這口曆史的雞湯

蜀漢後期,人才凋零,以至後世有“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的說法。

實際上,“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不過是後世文人的描述(源自1908年出版的《掃迷帚》)而已。

蜀漢雖弱小,但立國這麼些年,打了這麼些仗,總是有不少将才的。

隻是,在蜀國的亡國之戰中,這些人的才具大多沒有施展出來。

霍弋:文武全才,有心殺賊,無緣出力

霍弋,是霍峻的兒子,也是“将二代”。

蜀漢末期還有哪些将才?他們在亡國前後表現如何?

不過,霍弋這個“二代”,其将才是十分了得的,甚至勝過了“一代”中的一些傑出人物。

還記得将軍向寵嗎?

将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衆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也。——《出師表》

将軍向寵,被劉備“稱之曰能”,也是諸葛亮認為後主應該“悉以咨之”的人,顯然是“一代”中的傑出代表。

蜀漢末期還有哪些将才?他們在亡國前後表現如何?

然而,在鎮壓南蠻叛亂的過程中,向寵兵敗、陣亡。

其後,霍弋率軍鎮壓,斬殺叛軍将領,平息了叛亂。

此後,霍弋為“安南将軍”,坐鎮南中,“撫和異俗,為之立法施教,輕重允當,夷晉安之”。

可以說,霍弋的文武才,不亞于“一代”中的傑出人物。

魏國發起滅蜀之戰後,霍弋深感危機,請求率軍回援成都。

但是,後主表示戰略已定,成都安穩,不必來援,拒絕了霍弋的請求。

結果···蜀漢滅亡了。

假如後主當時同意霍弋早早回到成都,鄧艾“偷度陰平”後,蜀漢又何必讓完全沒有軍事經驗的諸葛瞻等人前去抵抗呢?

蜀漢末期還有哪些将才?他們在亡國前後表現如何?

如果是霍弋率軍抵抗,蜀軍未必有綿竹之敗,未必會亡!

霍弋,文武全才,有心殺賊,卻無緣出力,實在令人遺憾!

當然,即便蜀漢滅亡,霍弋也為後主做了最後一點貢獻。

蜀漢滅亡後,霍弋不立刻投降,而是表示:如果魏主以禮待後主,我們就舉境而降;如果魏主膽敢辱後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直到後主等人已東遷洛陽,霍弋才舉境降魏!

雖不能使蜀不亡,但仍盡一切力量維護蜀漢的亡國之君,這就是霍弋!

羅憲:頂級防守大師,卻隻能“為魏晉而守”

魏滅蜀之戰時,守巴東的閻宇率大軍回救主戰場,留羅憲率領2000人守永安。

其後,蜀漢滅亡。

東吳企圖趁機奪取永安,甚至有趁蜀中大亂奪取蜀地的企圖。

羅憲率領孤軍,慷慨激昂,安定人心,然後組織起對東吳的阻擊。

蜀漢末期還有哪些将才?他們在亡國前後表現如何?

東吳數次進攻,甚至連頂級名将陸抗(入“武廟”的史詩級人物)都親自來攻!

但是,在羅憲的堅強上司下,永安孤城屹立不倒,粉碎了東吳的野心!

羅憲的獨守孤城,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幾場防禦戰之一!

遺憾的是:堂堂漢臣打出的這場經典防禦戰,卻是為司馬家家而守!

後來,羅憲為晉效力期間,又率軍攻破了東吳的巫縣,并上陳伐吳之策!

巫,易守難攻,是三峽關鍵要害。羅憲一舉而克,足見其用兵之能,而其後能獻伐吳全策,見其才能或有一些帥才!

如此人才,蜀國竟然不大用!

其實,羅憲在蜀國很早就有名氣了,隻是因為不奉迎黃皓,才不被重用的。

是以,如此良将,在魏滅蜀之戰中,隻能帶領2000人留在吳蜀邊境,脫離主戰場,不能為國效力!

如果羅憲隻帶少量兵力,出現了陽安關、江油、綿竹等任何一個點,蜀漢未必必亡!

張翼:一步慢、步步慢;踩不上點的大将

張翼,是此時蜀漢資曆最老的大将之一。

蜀漢末期還有哪些将才?他們在亡國前後表現如何?

早在漢中之戰時,他就追随先主征戰,征戰一生,經驗豐富、勞苦功高。

蜀漢末年,張翼已經是左車騎将軍,位高權重。

他反對姜維頻繁北伐,但姜維執意要打仗,他仍然二話不說,勤勤懇懇。

後來的魏滅蜀之戰,張翼也同樣是全程參與了的。

隻是···一直踩不到點子上!

在魏國發動滅蜀作戰前,姜維已經感覺到危險,請求讓廖化加強陰平橋頭,讓張翼加強陽安關。

隻是,黃皓聽信“鬼巫”的話,認為魏軍必不來攻,說服後主把事情壓了下來!

到了魏國進攻開始後,後主才下令張翼、廖化行動!

然而,張翼尚未抵達陽安關口,陽安關口就丢失了!

其實,陽安關易守難攻,魏軍不容易打下!

陽安關之是以失守,關鍵在缺乏能夠服衆的上司。蔣舒有降魏之心,而傅佥資曆淺壓不住,結果蔣舒出城降敵,陽安關淪陷!

如果早早按照姜維的計劃,老将軍張翼早早坐鎮陽安關,陽安關未必有失,漢中也未必有失,不但蜀漢可能不滅亡,甚至姜維“聚谷斂兵”重創魏軍都不是沒有可能!

陽安關既失,張翼遂随姜維鎮守劍閣,阻擊鐘會。

後來,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兵敗。

張翼又随姜維撤退,觀望形勢,得知後主投降後,他們也一起降了鐘會。

最後,姜維欲與鐘會搞事,事敗後被殺。

張翼,似乎沒有參與姜維之謀,但也在亂軍中被殺了!

蜀漢末期還有哪些将才?他們在亡國前後表現如何?

總之,張翼資曆老,軍事經驗豐富,也全程參與了蜀國最後一戰。

但是,由于蜀漢組織混亂,張翼始終踩不到點子上,無法施展其才能,就稀裡糊塗戰敗了。

廖化:将略不足,出現失誤

“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看來後人認為這個廖化不太行呀。

作為自關羽時代起就效力的老兄弟,曾經有詐死千裡還蜀的傳奇人物,多次追随諸葛亮、姜維北伐的宿将,廖化當然不是一個“不行”的人。

但是,在這最後一戰中,廖化确實表現得不太行,出現了嚴重失誤。

蜀漢末期還有哪些将才?他們在亡國前後表現如何?

我們前面介紹張翼的時候說到,因為黃皓作祟,廖化、張翼沒有提前前往陰平橋頭和陽安關,直到魏國發動攻勢,廖化、張翼才開始行動。

張翼,是晚到了一步。

但是,廖化卻原本沒有晚到。

當時,廖化接受到的任務,是去沓中支援姜維。

廖化走到陰平附近時,發現諸葛緒、鄧艾的進攻路線有點奇怪,看不太明白,遂停頓了下來,觀望形勢!

廖化沒有看清楚形勢,是因為:鄧艾的任務是通過進攻拉住姜維,而諸葛緒的任務是切斷姜維回援漢中防線的通道。

廖化沒有看清形勢,是以,即便已經抵達了陰平地區,仍然讓諸葛緒先控制了陰平橋頭!

如此,魏軍将姜維封鎖在漢中、劍閣之外的企圖,幾乎實作了!

所幸姜維還是線上,一波跑位,把諸葛緒拉了出來,然後經過陰平橋頭東去了。

可以說,廖化雖然軍事經驗豐富,但戰略眼光不足,看不清楚要害,以至出現失誤,險些直接斷送了大事!

此後,廖化的經曆,與張翼就基本一緻了,跟着姜維守劍閣,然後後主投降後又跟着一起投降了鐘會。

不同的是,廖化沒有死于鐘會之亂。

不過,在準備北遷洛陽的途中,廖化病死了。

廖化也算是經驗豐富的名将,不過,總體來說,缺乏戰略眼光,短闆嚴重。

如果在指揮明确、統一的隊伍中,廖化或可揚長避短,發揮出其忠誠勤懇的優點來。

但蜀國最後一戰時,各級都是倉促、混亂,廖化自然無法發揮了!

姜維:一時俊傑,國之支柱;但非但沒有力挽狂瀾,還難辭亡國之咎!

最後,姜維,是不可能不說的人物。

姜維,是蜀漢後期的頂梁柱!

蜀漢末期還有哪些将才?他們在亡國前後表現如何?

但是,他也是蜀漢滅亡的罪人之一。

他頻繁北伐,透支國力。

雖然他積極北伐這個事情,不是沒有道理,但是,直到262年,也就是蜀漢滅亡前一年他還在北伐,這無疑是脫離現實、一意孤行了。顯然,這個時候的北伐,不但毫無機會,而且對曹魏的破壞也極為有限,反倒使本就不富裕的蜀國雪上加霜!

随即,他又認為魏延時期開始的漢中防禦政策隻能防禦不能殲敵,轉取“聚谷斂兵”之策,主動放棄了秦嶺若幹險要。

立足殲敵的思想不能說不對,但是,拿着關乎蜀國存亡的漢中安危做“誘餌”,顯然是過度激進,不明智的。

當然,如果姜維能指揮如一,蜀漢也未必必亡。

隻是,此時的蜀漢已經混亂不堪,姜維并不能指揮自如,其部署又受到黃皓等人的阻撓,難以施展。

結果,漢中淪陷,形勢危急!

姜維能擺脫鄧艾的追擊、諸葛緒的阻截,進入劍閣堅守,倒是再次展現出他的軍事才能。

隻是,鄧艾“偷度陰平”的神來之筆,又使姜維在劍閣的堅守失去了意義。

姜維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三國志.鄧艾傳》中鄧艾所言

就軍事表現而言,姜維仍然是比較強的,隻是···蜀國國力已遠遠弱于對手,姜維将略亦不能勝鄧艾,其失敗是必然的!

其後,姜維又企圖利用鐘會與司馬家、鄧艾的沖突,恢複蜀漢,但到底是失敗,被殺!

蜀漢末期還有哪些将才?他們在亡國前後表現如何?

總體來說,姜維确實有雄才,也有擔當、謀略,隻是,他好弄險的個人風格,實在與蜀漢的情況不比對,是以,非但不能力挽狂瀾,反倒“開門緝盜”,對蜀漢的滅亡要負重大責任!

人們都說,蜀漢後期,人才凋零。

确實,與劉備時期相比,蜀漢後期的人才星光确實暗淡了不少。

可是,同時期的魏國、吳國,将才又真的比蜀國多嗎?

未必!

參與滅蜀之戰的師纂、胡烈、田章等人,難道将略勝過霍弋、羅憲嗎?

在後來的秃發樹機能之變中,滅蜀之戰表現突出的幾個将領,不過都成了秃發的刀下之鬼!他們有什麼特别傑出的才能嗎?沒有!

而當時東吳除了陸抗之外,堪稱良将,勝過霍弋、羅憲、廖化、張翼的,又有幾個呢?

是以,蜀漢雖然人才素質有所下滑,但并不明顯弱于魏吳。

隻是,在混亂的體系中,蜀漢這些良将或無法參戰,或不能充分發揮,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