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作者:壹蜂社

明代女性的典型裝束是什麼?除去一些禮儀性的場合,女性需要穿圓領袍、大衫這樣禮服性質的外衣,明代女性最常穿着的服裝款式其實非常明确,就是上身穿襖衫,下身穿裙的“兩截穿衣”。

裙,形制就是今年火遍全國的“馬面裙”,而“馬面裙”是對它形象的叫法。“馬面”本意是指城牆上凸出來的一個墩台,它的立面形如馬面。馬面裙能夠出圈,一在于它友善和現代服裝搭配,二在于它穿上之後活動友善。這也是馬面裙被創制出來的初衷。

今天的各個漢服商家紛紛生産馬面裙,但要真正了解和掌握明代馬面裙的設計語言,才能超越形似。

馬面裙和襖衫,兩截穿衣的女性搭配

明代口語中常用“三绺梳頭、兩截穿衣”來指代女性。好比《醒世姻緣傳》三十二回寫道:“此等美舉,我們峨冠博帶的人一些也不做,反教一個三绺梳頭,兩截穿衣的女人做了,還要這須眉做甚?”兩截穿衣是唐宋以來女子便裝的基本裝束,也是明代女性的典型搭配。

隻是這裙和衣都與前代不同。裙,形制就是近年火遍全國的“馬面裙”,而“馬面裙”是後世對它形象的叫法。馬面裙能夠出圈,一在于它友善和現代服裝搭配,二在于它穿上之後活動友善。這也是馬面裙被創制出來的初衷。馬面裙的鼻祖是宋代的“旋裙”。《中原女子服飾史稿》一書的作者、服飾研究者孟晖告訴我,北宋的著作《江鄰幾雜志》中有這樣一條記錄:“又說,婦人不服寬袴與襜,制旋裙,必前後開胯,以便乘驢。”孟晖說,自漢代以來,傳統女裙一直是一片式的“片裙”。而旋裙的開拓性就在于它是兩扇裙片部分疊合在一起,再縫連到裙腰上,這樣裙子就會形成一明一暗兩道開衩。這樣騎驢時裙裾就不會堆疊在馬鞍上,而是以開衩為分界分開兩旁籠覆住雙腿,就很友善。這就是馬面裙的雛形。

“馬面”本意是指城牆上凸出來的一個墩台,它的立面形如馬面。“馬面”第一次用于形容服飾,是在明代的一部著作裡去形容一種叫作“曳撒”的長袍上的構造。到了明代,馬面裙在旋裙上的發展,就是在交疊的裙門兩側來打褶,這不僅增加了裙子的活動空間,還有美觀的效果。這樣的結果就是它很像是曳撒的下部,中間裙門交疊處形成了長方形的馬面,兩側是褶。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北京服裝學院研究所學生的明清服裝複原展示,展現了明清交疊之際服飾文化的融合(模特從左往右為:房娜娜、唐碩、雷明昊、黃薏霏,妝造:劉文宇、劉雯郁,指導老師:蔣玉秋)(黃宇 攝)

今天的各個漢服商家紛紛生産馬面裙,但要真正了解和掌握明代馬面裙的設計語言,才能超越形似。比如,打褶應該怎麼來做?北京服裝學院教授蔣玉秋曾經修複過一條浙江嘉興王店鎮李家墳明墓出土的馬面裙,“當時那條裙子很殘破,看上面的折痕,有的向裡,有的向外,我就用折紙的方式來模仿和琢磨”。她發現在這條馬面裙左右每組褶子的正中,存在有一個“合抱褶”。“‘合抱褶’的設計有什麼功用呢?當它兩側的對褶将壓力從外向内施向中央,合抱褶則将壓力從内向外推向兩側,這樣内外的壓力互相抵消,裙子形成的空間感就更加自然。”後來在更多的明代馬面裙文物中,蔣玉秋都看到合抱褶的存在,很是佩服古人在設計上的智慧。而現在我們進行明代馬面裙仿制的時候,往往容易忽略這些細節。

馬面裙的紋樣裝飾也有規則。《Q版大明衣冠圖志》的作者、北京十三陵特區明代帝陵研究會特邀會員董進告訴我,現在很多商家為了馬面裙看上去華麗,紋飾是在裙面上來滿鋪的。“其實明代馬面裙的裝飾主要在膝襕和底襕。明代早期上衣較短,相配的馬面裙就會裝飾膝襕。到了晚明上衣較長,馬面裙就會裝飾底襕,因為隻能露出裙子底部的紋樣。而如果是膝襕和底襕都來作裝飾,膝襕較粗、底襕較細,上面一定是配一個較短的上衣。反之如果膝襕較細,底襕較粗,視覺中心在最下,上面一定搭配一個長衫。從馬面裙膝襕和底襕的裝飾,也就可以推測出上衣應該穿什麼。”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尚食》劇照

山東孔府衍聖公家族留下了一批服飾,其中涉及明代的衣物有100多件,是現存最大的一批傳世明代服飾的資料。孔府舊藏中的一件蔥綠地妝花紗蟒裙是這批藏品中非常重要的一條馬面裙。它上面的圖案是五爪蟒龍紋,級别很高,由此可知是來自帝王的賜服。工藝上又是妝花和織金相結合,盡顯奢華。蔥綠的顔色和《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女性所穿馬面裙的顔色相仿,說明是當時的流行色。它不斷被今天的漢服商家複刻,尤其上面的蟒龍紋契合今年龍年的生肖,複刻版就成為今年春節前穿着的“爆款”。這條裙子上有着上窄下寬的兩條襕紋。董進說,這條馬面裙過去在一些圖冊搭配裡常被認為是和孔府舊藏的另一件暗綠地織金紗雲肩通袖翔鳳紋女短衫是一身,其實它較寬的底襕說明它應該搭配一件較長的上衣,又根據它蟒龍紋的隆重程度,上衣應該配一件圓領袍才對。

在2020年山東博物館舉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中,北京服裝學院教授楚豔和山東博物館合作複制了三件孔府舊藏的服裝,既為深入研究它們的制作工藝,也為日後相關展陳能夠用來替代。她選擇進行複制的是另一條白色暗花紗繡花鳥紋馬面裙。這條裙子上的裝飾并沒有級别上的象征,是以它隻算是一件“便服”,但楚豔對它情有獨鐘。“因為很多馬面裙的裝飾都是一種‘二方連續’的循環往複的紋樣,這條馬面裙上的刺繡就像一幅畫一樣,每一個元素都是不同的。”楚豔在學校教服裝設計,也擁有自己的“新中式”風格的服裝品牌,覺得這樣的圖案布局對今天的中裝設計也很有啟發。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北京服裝學院楚豔的團隊原樣複制了孔府舊藏中的白色暗花紗繡花鳥紋馬面裙

楚豔為我展示那條複制的裙子,它的裝飾全部集中在底襕,用絲線繡有山石、小橋流水、牡丹、石榴花、睡蓮、蜀葵、牽牛花、竹子、蝴蝶、翠鳥、鸾鳳等等。“它的仿制難度就在于,那些刺繡圖案隐藏在褶子裡,你需要将它小心翼翼地展開才能看到全部。”這種刺繡采用的是有山東地域風格的“魯繡”,它用的絲線要稍粗一些,繡出來有一種北方特有的粗犷在裡面。“并且你看上去有的花朵顔色差不多,其實所用絲線的顔色都有差别。”楚豔用色卡對比,看到整幅刺繡一共涉及30多種顔色。重繡這條裙子花了四位繡娘一共兩個月的時間。這個過程足以讓楚豔感歎,當時的貴族之家對這樣一條用作便裝的馬面裙也何其講究。

穿在馬面裙上的襖衫在明代有一個很突出的特色,就是從明中期開始,在傳統的圓領和交領之外,出現了豎領這樣的形制,豎領大襟和豎領對襟的襖衫成為一種常見的女性上裝款式。這種豎領和後來人們更加了解的旗袍的領口不一樣,它的領子要高,也并不嚴絲合縫貼合脖頸,而是留有餘量,它成為之後中式女裝立領的演變基礎。女性穿着時還可以将領口微微下翻,呈現不同的視覺效果。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豎領和紐扣是明代中期開始的女裝特色。圖為“明華堂”出品的女裝上衣( 張雷 攝)

豎領的出現也為一種裝飾風格提供了舞台,那就是紐扣的使用。孟晖告訴我,明朝與中亞、西亞之間頻繁的貿易往來,各色外來的寶石成為制作紐扣的材料。一枚精巧的子母套結式紐扣,會以金銀打造,鑲嵌寶石,再做出或花卉草蟲、或人物神佛、或吉祥文字等各種造型。如果是豎領對襟的衫襖,上面的金銀寶石紐扣能綴上最多七枚,貴族女性會以此來彰顯财力。

豎領為何會出現?孟晖說,一個解釋是明代中期是一次小冰河時期,領子升高有助于禦寒。另外的解釋則是,明代的程朱理學對女性有着嚴苛的保持貞潔的要求,尤其是明中後期,人體禁忌觀念被強化至極端的地步,“憑借着豎領與紐扣,宗法社會的人體禁忌觀念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女子的脖頸也消失在服飾之下”。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漢服品牌“明華堂”參考孔府舊藏服飾出品的幾件衫裙,其中蔥綠地妝花紗蟒裙和暗綠地織金紗雲肩通袖翔鳳紋女短衫為完全複刻( 張雷 攝)

道袍與曳撒,靜動之間的男性裝扮

和女性的襖衫加馬面裙的配搭相對,如果選出一套代表明朝男性普遍的裝扮,那就非道袍莫屬了。明代學者範濂在《雲間據目抄·卷二·記風俗》的服飾部分寫道:“男人衣服……隆、萬以來,皆用道袍。”也就是說,自明朝隆慶、萬曆皇帝的中後期,道袍成為男子常穿的袍服,從帝王官員,到士庶階層,均有穿着。

正如它的名字所示,道袍最初就是道家釋道之服。服飾學者徐小盼、王蕾在梳理道袍的源流變化時提到,元代統一天下後,由于皇室大力扶持,道教活動增多,道士的活動頻繁出現在大衆的視野。其中外穿的道袍因為衣身寬松、衣袖寬大,能展現文人的儒雅之風,受到士大夫階層的青睐。它在世俗化的過程中,形制也漸漸确立下來。一件典型的明代道袍是上下通直,采用大襟交領,領子常鑲白色或素色護領。它有“暗擺”來遮蔽衣身兩側的開衩,避免内穿的衣褲外露。穿着道袍時,腰間可配絲縧、布制細腰帶或者大帶。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這件藍色暗花紗道袍上,織了仙鶴銜靈芝、壽桃、石榴和四合如意紋,孔子博物館藏

楚豔當時在孔府舊藏男性服飾中進行複制的時候,選中的就是一件藍色暗花紗的道袍。它是以藍靛染色,圖檔上看不出來,其實紗上有暗紋,織了仙鶴銜靈芝、壽桃、石榴還有四合如意紋。“這件樣式簡單,但又特别經典,一眼看上去就能想到明朝讀書人的樣子。”楚豔對我說。今天的仿制難度不在于暗紋,而在于紗這種材質。“現在的織機能織出來很細的紗線,反而模仿當時那種手工紗線較粗并且粗細不均勻的感覺,有點困難。”

事實上,孔府舊藏的這批服飾的材質當中,紗羅質地占了絕大多數,說明這是當時受到追崇的面料。這也給今天的漢服品牌以啟示。專門生産明制漢服的品牌、明華堂的創始人鐘毅告訴我,他當年在看完孔府舊藏的展覽後,發現紗料質地的服飾會非常挺括且有筋骨感,而綢緞雖然柔軟,但在塑形上并不如紗,于是果斷将産品面料的重心改為了紗。“而且紗質面料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古人在下面還會穿多層打底的衣服,外層穿紗不至于太熱。”紗質道袍也常見于明代小說筆記的描寫之中。《喻世明言》第一卷描寫一位陳姓商人的打扮:頭上戴一頂蘇樣的百柱鬃帽,身上穿一件魚肚白的湖紗道袍。《醒世姻緣傳》第二十六回有寫:“十八九歲一個孩子……穿了一領鵝黃紗道袍,大紅緞豬嘴鞋……”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楚豔的團隊原樣複制的另一件孔府舊藏服飾——藍色暗花紗道袍

道袍的顔色有很多。明代學者朱之瑜在《朱氏舜水談绮》這本著作裡,談到道服主色“月白、翠蘭、天藍、牙色、松花色、醬色、羊絨色、蔥白,以上八種皆可用”。明代萬曆朝初期的禮部尚書陸樹聲請畫師為自己畫像,記錄下他身着不同服裝的樣貌,形成了一本《陸文定公畫冊》。其中一幅畫像中,垂垂老矣的他還身穿了一件粉色道袍,頗有一種時尚感。正是道袍在花色上的包容度,也讓它成為今天明制漢服的男性愛好者酷愛穿着的對象。

道袍之外,另一種明代男士服飾款式在今天也很受到追捧。這就是屬于斷腰袍形制的貼裡和曳撒。根據服飾研究者常曉君、王楚昀考證,貼裡和曳撒有着相同的起源,就是蒙元時期的辮線袍。它們看上去都是交領、右衽,前衣身并非上下通裁,而是分成上衣和下裳再連綴起來,下擺上都有着裙褶。但兩者又有形制上的些許差別,最明顯的,就是貼裡的下擺全都是褶子,像個百褶裙;而曳撒的下擺正中是一個“馬面”,類似馬面裙的下半部分。

兩者在明代也有穿着階層和穿着用途上的不同。貼裡的穿着人群更廣,從王公貴胄到士庶平民都可以穿。并且它外穿和内穿皆可。外穿可以很豪華,有蟒紋這樣的圖案。而士人一般是内穿一件實用性質的貼裡,因為它“百褶裙”一樣的設計能給外衣一個很好的支撐。曳撒則通常為王公貴胄、朝廷命官的禮儀性着裝,明中期以後,主要作為軍隊的戎服來使用。

漢服愛好者為何會注意到這類形制的衣服?這和孔府舊藏中的另一件“明星”藏品——香色麻飛魚貼裡——以及愛好者對它的仿制有很大的關系。2013年,陳雪飛還是“漢服北京”這個社團組織的成員,他和裡面的一些“同袍”形成了一個叫“控弦司”的小團體,大家在一起穿漢服,也一起練習傳統射藝。有一天,陳雪飛看到了那件香色麻飛魚貼裡的圖檔,覺得很漂亮,就決定利用自己在美術方面的特長把它給仿制出來。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香色麻飛魚貼裡,山東博物館藏(周坤 攝)

“我把能找到的圖檔資料都湊在一起,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在一件棉質布袍上來一點點手繪。因為它就是雲肩、通袖、膝襕的紋飾,圖案分布有一定的規律,衣服反面是什麼紋飾都是對稱的,可以推測出來。”陳雪飛這樣告訴我。這件衣服做出來就在圈子裡大獲好評,于是之後他又用印花的方式讓“控弦司”的成員每人都有了一件。後來,總是有漢服愛好者不斷找過來想買同款衣服,陳雪飛幹脆就走上了商業生産的道路。他創立了“控弦司”這個主做明制漢服男裝的品牌,最熱銷的産品,依然是飛魚圖案的貼裡或者曳撒。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控弦司”的成員定期會練習射箭,他們身穿的貼裡樣式,參考了孔府舊藏的香色麻飛魚貼裡。從左往右為:王潤宇、陳雪飛、孫宇翔(黃宇 攝)

這樣的衣服也被漢服愛好者稱作“飛魚服”。“但其實這種稱呼并不準确。”《中國甲胄史圖鑒》一書的作者周渝告訴我,“‘飛魚’是一種紋樣的名字,它長得像龍又不是龍,是一個具有龍頭和魚尾的形象。飛魚服屬于賜服,是一種特典,但它并非明代唯一的賜服。在明朝賜服制度中,紋樣最進階别的為蟒,其次是飛魚,第三為鬥牛,它們都是一種‘類龍’的紋樣,也就是和龍很相似,但細節又不同。”周渝說,是以“飛魚服”可以泛指所有帶飛魚圖案的衣服,可以是不同形制的,并不一定就特指貼裡或者曳撒。“而大家看到影視作品裡的錦衣衛,穿着貼裡或者曳撒,一律統稱‘飛魚服’,上面也有可能是别的紋樣。”

周渝是平時也會穿着漢服,最常穿的就是一身飛魚的貼裡。“貼裡和曳撒的差别還有一點,就是曳撒的下擺兩側會有‘缯角’,像兩個小翅膀一樣,作用是避免内搭衣物漏出而有失優雅。是以穿曳撒的時候還需要整理,就沒有貼裡那麼友善。”對于陳雪飛,他更偏愛穿着曳撒,因為下擺光滑的那片“馬面”會讓坐下的時候更加舒适。而無論貼裡還是曳撒,他們都把這類服飾稱為“漢服中的運動服”,和穿着寬袍大袖的道袍比起來,穿上它們更适合運動。陳雪飛在一些特别的節慶場合,會穿上它來射箭或者騎馬。周渝則給我看了一段穿着貼裡來舞劍的視訊,貼裡的下擺旋轉飛揚,顯得潇灑又自如。

引領時尚圈的馬面裙,明代“潮人”是怎麼穿的?

青年作家周渝(左)和侯佳明(右),兩人所穿皆為明制漢服。男裝:明代戎裝文武袖穿法;女裝:大紅蟒袍搭配蔥綠蟒裙,參考孔府舊藏服飾(黃宇 攝)

在做了貼裡和曳撒多年之後,陳雪飛也在為店裡增加其他款式的衣服,比如帶有補子的圓領袍,就是一個新的品類。他告訴我,每次翻看那些明代服飾的資料,他都會有一些新的出品想法。明代服飾這座寶庫,還有太多的形制和紋樣沒有被漢服愛好者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