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40歲以後,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作者:紫翹書桌MCN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40歲以後,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有人說:世人匆匆忙忙隻為碎銀幾兩。

人到中年,追求精神世界似乎是荒謬的。

家庭、工作、人際關系,任何一個都無法輕言放棄。

既困于生活的雞零狗碎,又向往自由的生活,如此沖突的内心令人不安和困惑。

然而沒有精神世界的支撐,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跌入萬丈深淵。

毛姆在書中給出過一個選擇題:“六便士的物質滿足,月亮的精神富足,你想要什麼?”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當我們把過多的精力消耗在不得不這麼活着的認知中,便會忘了關注自己的精神世界。

更多時候讓自己忽略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缺少一點突破自我的勇氣。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40歲以後,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物質豐富不代表精神充裕

《月亮與六便士》裡面的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在40歲以前是一家證券公司的客戶經理,每天都出入于高端酒會,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

40歲那年,他突然發出了對自由的呐喊,義無反顧地追逐畫畫的夢想。

斯特裡克蘭德家庭幸福美滿,兒女雙全,妻子精明能幹,将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

可是斯特裡克蘭德并不快樂,他厭惡妻子的愛慕虛榮,不喜歡陽奉陰違地奉承,甯可被人誤解為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也必須逃離。

斯特裡克蘭德喜歡畫畫,但小時候父親覺得是不務正業,迫使他放棄了興趣愛好。

成家後,斯特裡克蘭德一邊告訴妻子是去應酬,一邊偷偷去學習畫畫, 或許隻有那時他的靈魂才得以釋放。

斯特裡克蘭德對畫畫的熱愛就好像被魔鬼附體了,無法自拔。

終于有一天克蘭德不顧一切地逃了,逃到巴黎去實作從小未能實作的夢想。

他把所有的财富留給了妻子,隻身前往。

到了巴黎,斯特裡克蘭德住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被一張床、一張桌子、兩把凳子、一個衣櫃充斥着,這便是斯特裡克蘭德所有家當。

斯特裡克蘭德時常饑腸辘辘,為了維持生計,隻能靠打零工賺取生活費。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40歲以後,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樣的生活與他在英國相比,天壤之别,可他卻樂此不疲,似乎這才是他真正享受的日子。

有一句話說:“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

書中的“我”曾經對斯特裡克蘭德質疑:40歲開始學畫畫是不是太晚了,如果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怎麼辦?

斯特裡克蘭德給出的回答是:“既然已經荒廢了40年,那再不開始就真的晚了,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

一個人掉進水裡,他遊泳遊得好不好沒關系,反正他得掙紮,不然就得淹死。”

而這種身不由己,也許正是源于他内心最底層的驅動力,推動他不斷前行,不斷探索。

當斯特裡克蘭德有了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他的内心變得更加充實和滿足, 畫畫成為他生命中真正的寶藏。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40歲以後,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精神充裕來自内心豐盈

書中的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最後留在了塔希提。

當斯特裡克蘭德看到這個環形小島時,一見鐘情。

蔚藍的天空、郁郁蔥蔥的樹木、芳香馥郁的空氣都讓斯特裡克蘭德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愛。

在這裡他不需要關心外界的任何事情,隻需專心畫畫;

他也不在乎能賣多少錢,隻是盡情釋放自己的創作欲,作出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

當他遇到善良淳樸的少女艾塔後,斯特裡克蘭德徹底成為真正的自己。

他不需要賺錢,不需要打理家務,也不需要處理各種糾紛。

艾塔會幫他打理好一切,更重要的是艾塔能全盤接受他那些光怪陸離的想法。

斯特裡克蘭德臨終前要求艾塔将自己在牆壁上的著作燒毀,因為對他來說已經實作了自我價值,而這種價值不需要外界的評判。

斯特裡克蘭德去世後,他的畫作得到了世人的賞識,聲名大噪。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40歲以後,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樣的結果或許在他讓艾塔燒毀壁畫時就已預料到,但他想要追求的僅僅是做真正的自己,無關其他。

人活一生,如果肉體是庇護所,那麼靈魂才是真正的栖息地。

正如小說中住在另一個小島上的布魯諾特船長,出現債務危機時,毅然放棄了城市裡的生活,背負債務,帶着妻兒購買了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

在這座小島上,他修剪房屋,清除灌木,親手種樹。

曆經二十多年的勤懇經營,終于将這片荒島變成了綠意盎然的花園。

當布魯諾特船長向 “我”述說他的故事時,他這樣問道:

“按照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是否也能被視為一個藝術家呢?”

他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了與斯特裡克蘭德同樣無法抑制的渴望。

或許他沒有那些宏大的夢想和志向,但對他來說,勞動本身就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布魯諾特船長對生活的熱愛讓他深感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或許沒有琴棋書畫來得高大上,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精神的滋養。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40歲以後,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勇氣是助推精神富足的最好良方

在旁人看來,一個男人的離家出走一定是因為有了新寵, 就連他的妻子也是這麼認為,甚至笃定斯特裡克蘭德玩膩了就會回來。

可是令他們不敢相信的是,斯特裡克蘭德能為了一個虛幻的畫畫夢不顧一切。

“我能為了熱情與理想,不怕被别人說成是瘋子、傻子甚至是負心漢。”

這句話便是斯特裡克蘭德内心最真實的寫照。

無獨有偶,書中作者講到一個猶太醫生阿伯拉罕的故事。

阿伯拉罕從小聰慧,靠着獎學金一路過關斬将,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

就在阿伯拉罕即将升職前,他想去放松一下,便踏上了一艘開往地中海的不定期貨船。

為了賺取路費,他成為船上的一名醫生。

幾天後,阿伯拉罕決定留在埃及的亞曆山大港,飛鴿傳書遞交了辭呈。

此時,醫院裡傳出了各種無法置信的謠言,他的競争對手卡爾米凱爾也趁機上位。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40歲以後,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十年後的阿伯拉罕衣衫褴褛,身材肥大。

當“我”見到他時,他正在一家醫院做檢疫員的工作,并與當地人結婚生子,組建了一個小家庭。

相比而言,取代他位置的卡爾米凱爾加官晉爵,每年拿着1萬鎊的收入,已經成為世人眼中的成功者。

對于阿伯拉罕的境遇,就連卡爾米凱爾都表示不了解,稱他的才華被白白浪費了。

但阿伯拉罕對自己的選擇從來都不後悔。

别人的想法對他來說并不重要,做出選擇的不是他自己本身,而是在他身體裡的一種遠比自己的意志更強大的力量。

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個場景,說的是主人公安迪因為在獄中播放了《費加羅的婚禮》被懲罰關禁閉。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外人眼裡煎熬的時光,安迪不但沒有是以頹廢反而精神煥發。

他說莫紮特的音樂一直萦繞在耳畔,這是一個搶不走的寶貝。

安迪雖然身處牢籠,但他從未向命運低頭。

當他面對困境時,選擇了用音樂作為抵抗絕望的武器,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豐富多彩。

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人的精神力量比體力更富于生命力。”

物質匮乏,缺少的隻是舒适度;但精神貧瘠,生命終将黯淡無光。

生活中,我們常常在六便士任和月亮之間徘徊,不如在二者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偶爾放空,去滋養靈魂,讓無數個看似平淡的日子活得更加精彩。

作者 | 詩漫·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