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何須怨楊柳 羌笛韻悠揚

作者:方志四川

何須怨楊柳 羌笛韻悠揚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羌笛作為中國古老的傳統樂器,被無數詩人作為寄托哀思的意象,最早的書面記載可追溯到漢代,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

羌笛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濃縮着羌民族的思想和審美。

2006年,“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藝”由茂縣申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音樂名錄。

如今,羌笛依舊流傳于阿壩州的汶川、理縣、茂縣、松潘羌族聚居區。

關于羌笛的來曆,有兩種廣為流傳的說法。

一種是羌族自身的傳說。很早以前,在與外族的頻繁戰事中,羌族采用人力放哨的方式預警,但效果不佳。一天,天神派神使前來助陣,神使吹響笛音為寨中人預警敵情,随後将吹奏的雙管笛贈予羌族首領。

從此,羌笛一直被用作戰時報警器,後來慢慢變成了樂器,故羌笛又為“牧神的樂器”。

【非遺】何須怨楊柳 羌笛韻悠揚

羌 笛

另一種傳說來源于漢民族文化圈。相傳,羌人在山中砍伐竹子時,水中突然出現一條龍,發出動聽的聲音,聰明的羌人馬上砍下竹子做成笛子,模仿吹奏出龍的叫聲,這支笛子就是羌笛。

東漢馬融在《長笛賦》中寫道,“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當簻便易持。”

羌笛的形制随着時間不斷演變。據史載,西漢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紀由京房加一商音按孔成為五孔,發展到近代已成六孔,制作笛身的材料也由原始的鳥獸骨頭改為竹子。

羌笛管身長13~19厘米,管口直徑2厘米左右,由兩根筒孔大小一緻的竹管并排用絲線纏繞連接配接在一起,笛管上端裝有4厘米長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約3厘米處,用刀切開一葉薄片作為簧片。

羌笛制作技藝細緻繁瑣,須曆經選材、畫線、雕花型、打磨花型、打孔、做簧片、試音色等多道工序。

【非遺】何須怨楊柳 羌笛韻悠揚

羌 笛

首先是選材,一般會選用杆直、筒圓、節長,且頭尾粗細較均勻、竹肉厚薄一緻、質地堅韌、纖維細密的箭竹;剛砍下的竹子需在火塘上慢慢烘烤,待柔性十足後,把竹子切割成兩根一樣長的笛管,經削皮打薄,做成方形笛管;再将兩根管身用絲線或麻線并列捆緊,羌笛的雛形已成。

而最精細的過程當屬鑽音孔,相當考驗制作者的經驗與悟性,鑽出的音孔要能吹奏出七個單音階,且音色準确無誤;加上羌笛是雙管并列,兩排的音孔左右要對稱,否則就吹不出悠揚婉轉蒼涼的味道。

管身制作好後,羌笛不能吹奏出聲音,還需要一對發聲器——吹嘴。吹嘴在羌笛中起着定調、傳音的作用。

吹嘴必須選用9—10月含水量較少的竹子,且大小剛好能插進管身前端,采下之後在火炕槽中放置一年左右。

制作時,先将小竹管用刀片剖出一葉薄片,剖出的薄片既要與小竹管分離又不能折斷,然後試音校對,才算大功告成。羌笛的制作過程全靠手工,現在民間制作此樂器的人已很稀少。

用精巧的羌笛吹出悠揚動聽的樂曲,就要采用獨特的吹奏技法——“鼓腮換氣法”,即在鼓腮換氣的時候,将空氣吸入口徑、口腔的兩邊,準備好後便可循環換氣;換氣時,氣息要足夠深,把氣灌足以後,在口腔的氣往前推的同時,将鼻孔裡的氣吸進來循環,再将多餘的氣從嘴唇兩邊排出,口腔所鼓的腮,就是演奏羌笛時氣流的倉庫和中轉站。

演奏時要氣沉丹田,口含雙簧,兩手手指自然伸直,按滿六對音孔,一口氣可吹奏幾分鐘,一首簡單的曲調,對技巧要求都很高。通過羌笛樂器自身的音色和演奏者的演繹,可呈現溫和、清脆、悠揚的特色。

【非遺】何須怨楊柳 羌笛韻悠揚

羌笛和口弦

同時,還能夠利用滑音技巧來表現羌笛虛幻的音效。羌笛特殊的演奏形式,使其流傳的10餘種小曲調,除部分表達思念和凄涼感情的曲調外,大多數具備歡快的節奏,展示出羌民族樂觀向上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羌笛是交流、傳承羌族曆史文化的重要管道之一,承載着羌民族的共同記憶,古老而悠遠的曲調镌刻着羌族古老文化的氣血基因,傳遞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活力!

來源:志中阿壩

供稿:汶川縣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