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華為正在測試泰山能效核心,性能比公版Arm核心提升75%

作者:科技銘程

6月28日,社交媒體平台X一位網友爆料,華為正在測試新的高能效“TaiShan”(泰山)小核,性能大幅超過Arm Cortex-A510核心75%。

傳華為正在測試泰山能效核心,性能比公版Arm核心提升75%

如果該消息屬實的話,那麼下一代麒麟晶片CPU方面将實作“純國産化”。

去年8月釋出的Mate 60系列智能手機,搭載了麒麟9000S處理器,雖然在國産化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部分技術仍然來自海外。

其中CPU采用了自主研發的泰山大核+泰山中核+Arm Cortex-A510小核,大核、中核使用了華為自主架構,但是小核依然使用了Arm核心。

如今,華為将小核的Arm架構更新為自主的泰山核心,那麼整個麒麟晶片CPU環節,就會變成全部的泰山核心,這會使得大、中、小核更為協調。

不會像高通骁龍810那樣出現:“一核有難,七核觀看”。

當時,高通骁龍CPU長時間高負荷運作後,出現了嚴重發熱現象,部分核心直接關閉了,剩下的核心在高負荷中死扛,結果形成了有趣的“一核有難,七核圍觀”的局面。

傳華為正在測試泰山能效核心,性能比公版Arm核心提升75%

根據媒體爆料,新的泰山小核和蘋果A系列處理器中的小核心類似,擁有極低功耗的特性,在GeekBench 5測試中單核得分為350,領先之前使用的Arm公版小核心75%(200分)。

如果該爆料屬實的話,那麼華為下一代麒麟晶片的CPU将全面使用自主研發的泰山核心,并且性能方面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按照時間節點計算的話,Mate 70系列将會第一批搭載該晶片的智能手機。

此外,由于英特爾對華為供應的許可到期,華為PC産品再次面臨着“無芯可用”的局面,那麼華為如何擺脫這種局面,唯有自主研發。

市場上傳聞華為正在研發基于泰山核心的PC晶片,性能方面将對标蘋果M3,同時會融入更多的AI功能,以适應未來的AI PC。

我們看到華為晶片的自主性越來越高,在架構方面正在逐漸擺脫了對Arm的依賴,未來會進一步擺脫對英特爾X86架構的依賴,這絕對是重大進步。

架構對晶片意味着什麼?

傳華為正在測試泰山能效核心,性能比公版Arm核心提升75%

晶片設計離不開架構,架構是晶片設計的整體結構群組織方式,它是對晶片的功能、性能、功耗、布局以及連接配接等方面進行有效組織和規劃的過程。

晶片架構直接影響晶片設計的難易程度、成本、功耗以及市場競争力。

晶片架構包括硬體架構和軟體架構,硬體架構又包括處理器核心、緩存、記憶體、輸入輸出接口等,軟體架構包括作業系統、程式設計模型、指令集等。

而全球晶片的架構又被Arm和英特爾把控。

傳華為正在測試泰山能效核心,性能比公版Arm核心提升75%

Arm的精簡指令集架構,功能相對簡單、執行周期少,能耗低,非常适合移動裝置和嵌入式裝置。目前,全球超過1/4的電子裝置都在使用ARM的技術,智能手機使用的比例更是達到了95%以上。

英特爾X86架構屬于複雜指令集,整體性能更強、更穩定、但同時,能耗也更大,更适合台式電腦、超算。

目前在PC、伺服器市場上X86架構市場占有率高達91%,剩下的8%是Arm架構,國産架構占比不足1%。(龍芯、申威,國産的RISC-V晶片,份額不足1%,處于忽略狀态)

總的來說,全球晶片架構被Arm和英特爾壟斷了,RISC-V雖然是開源免費,它始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由RISC開源基金會控制。

RISC開源基金一再強調,RISC-V免費、開源、不受任何國家和個人限制,但誰能保證未來RISC-V發展壯大了,市場佔有率提升了,它依然能做到開源、免費?

是以,未雨綢缪,自主研發仍然是關鍵,是未來某一天國産晶片“存活”的關鍵,也是我們面對不公說“NO”的勇氣。

傳華為正在測試泰山能效核心,性能比公版Arm核心提升75%

如今華為在自主架構方面更進一步,在晶片核心方面擺脫了Arm,同時華為還自主研發了CPU指令集——靈犀。

自主的核心、自主的指令集,這基本上把晶片架構問題解決了,再加上自主的鴻蒙作業系統,真的了不得。

傳華為正在測試泰山能效核心,性能比公版Arm核心提升75%

即便是你Arm公司不再授權最新的V9架構,英特爾也不授權X86架構,華為依然能繼續研發晶片,并且在自主性方面不斷的提升,順帶着打造新技術,例如移動端的超線程技術。

而在GPU領域,華為擁有昇騰系列晶片,5G基帶方面有巴龍系列,基站晶片有天罡系列。

阿裡巴巴則在RISC-V方面快速發展,玄鐵系列、無劍系列等等。

龍芯中科則在電腦CPU、伺服器CPU領域持續發力,自主研發的LoongArch架構經住了市場考驗,未來将會在性能、生态方面持續發力。

可以說,國産晶片在自主性方面快速的更新疊代,未來會形成新的一極,屆時,世界上也會形成兩大晶片産業鍊:西方晶片産業鍊和中國晶片産業鍊。

中國晶片産業鍊目前已初具雛形,無論是晶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或者EDA、半導體裝置、半導體材料都實作了國産化,而且生态方面也在完善。

國産晶片需要做的是像更深層的自主化、更高性能、更完善的生态方面持續更新疊代,這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力。

傳華為正在測試泰山能效核心,性能比公版Arm核心提升75%

很多人期盼着國産晶片在一夜之間實作逆襲超越,這是不可能的,美國的英特爾建立于1968年,發展了56年;ARM公司也有30多年的發展曆史,ASML曆史也有40年。

而國産晶片很多都是2000年以後才建立,龍芯、華為海思、上海微電子、華大九天等等,總共發展才20年,就想着超越人家四五十年?

更何況,海外晶片企業先一步申請了專利,設立了專利門檻,又在技術、零部件、裝置方面封鎖打壓我們,國産晶片發展環境要惡劣很多。

是以,國産晶片要做的不是一夜之間的超越,而是“馬拉松”式超越,夯實基礎、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實作超越逆襲。

華為作出了榜樣,起了帶領作用,其他晶片企業有了信心,整個國産晶片也有了希望。

我是科技銘程,歡迎共同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