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看不一樣的日本

作者:鷹哥19

《簡讀日本史》作者:張宏傑

帶你看不一樣的日本

​《簡讀日本史》這本書的作者是當代著名曆史學者張宏傑老師。他被譽為“超會講曆史的人”,能把一部學術著作寫得跌宕起伏、趣味叢生,以至于作家莫言都贊歎說,他的筆法“冷靜細緻”,寫出了人性的複雜、深奧、奇特,新鮮而又迷人。

關于這本書的選題,曾有人問道:“書店裡各種版本的《日本史》那麼多了,你為什麼還要湊熱鬧再寫一本呢?”的确,提到日本大家多少都會有話說,日本動漫、日本遊戲、日本歌曲,再遠點還有《地雷戰》《道地戰》等抗日劇,很多人還知道黑船事件、明治維新,等等。

但在張宏傑老師看來,光了解這些日本文化現象和曆史事件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了解現象和事件背後的原因,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是以然。而他這本書要寫的,就是“是以然”,就是由現象和事件構成的曆史長河之下那穩定不變的河床,是現象和事件反映出的亘古人性。

這也正是張宏傑老師的治史風格——跳出單個曆史事件、單點曆史現象的局限,梳理埋于其下的脈絡規律;透過表層事件與現象的“變”,觀測一個民族文化核心和國民特性的“不變”,如此這般才能了解日本這個民族的曆史底盤與精神世界,才能真正認清我們這個鄰居。

好,那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本書的精華内容。

日本人到底從哪兒來

這本書講的是日本曆史,而曆史的最早源頭就是神話故事。日本有本古老的官方史書叫《古事記》,記載了日本的“創世”故事:相傳很久以前,世界還是一片汪洋,衆神則住在天上的“高天原”,一天他們心血來潮,決定派兩個兄妹神下界,去創造一片陸地。

這對兄妹飛臨地面,把手中長矛插入汪洋,用力攪拌後提起。此時矛尖的泥水緩緩滴落,凝聚成一個小海島。兄妹兩人降落在上面,開始結婚生子。但他們生下的并不是人類,而是山、海、風等諸神和日本列島。也就是說,在神話的語境中,日本列島是這對兄妹神一個個生出來的。

後來妹妹神發生意外死掉了,哥哥神在悲痛之餘,獨自從左眼生出了天照大神,也就是太陽神,從右眼生出月讀神,也就是月亮神。這個天照大神,就是日本天皇的祖先,是以日本皇室一直被視為神的後裔,而天皇則被視為“現人神”,也就是活在現世的神。

但是,天照大神出生後并沒有直接統治日本,而是回到天上繼續作神仙。很久之後她的一個後代下凡來玩,吃多了人間的米飯和生魚片,失去了神力,隻好委委屈屈地留在凡間,當上了大和王朝的第一代天皇,也就是神武天皇。這一年是公元前660年,中國春秋争霸的時期。

這就是日本的“創世”故事,但顯然并非曆史真相。那麼,日本人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據人類學家分析,在古時候日本列島與大陸是相連的,大陸上的人在打獵時跟着動物,不知不覺來到島上;後來海平面上升島嶼被海水隔開,這批移民就留在了島上,成了最早一批日本人。

還有專家考證說,早期的日本人還有可能來自于中國的南方,他們先乘船抵達沖繩,然後繼續來到日本列島。這是因為日本文化與江南地區,乃至西南少數民族文化有着很多的相似性,比如納豆、糯米、魚裹飯、草履、木屐、幹欄式建築,等等。

不管來自哪裡,最早的日本人和大陸的發展水準幾乎同步。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日本某處遺址發現了碎陶片,經碳十四測定這是人類最早的陶器之一,說明日本文明一度領先。因為這些碎陶片上有着繩子壓制的花紋,是以曆史學家稱日本這段時期為“繩紋時代”。

但很快雙方情勢就發生了逆轉。大陸上的人類先後發明了農業、青銅器和鐵器。這些新發明在歐亞大陸上迅速傳播,四大文明古國相繼興起。但因為日本早已被大海隔開,海島上的人對此幾乎一無所知,是以幾千年過去了,他們安安靜靜地待在“繩紋時代”,毫無突破。

直到中國進入秦漢時代,大陸文明的光輝才通過移民,重新輻射到了日本。《三國志·東夷傳》記載道:“陳勝等起,天下叛秦,燕、齊、趙民避地北韓數萬口。”就是說在秦漢易代的戰亂中,很多中國人逃到了北韓半島,其中有一部分又以北韓半島為跳闆,來到了日本。

依賴這些移民帶來的新技術,日本很快從繩紋時代進入了“彌生時代”,而這也标志着日本經曆了第一次跳躍式發展,從原始社會一躍進入了農業社會。而在人種上,當地土著,也就是繩紋人和這些來自于大陸的新移民開始聯姻,成為了今天大部分日本人的祖先。

等到公元四五世紀時,因為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戰亂,又有很多中國移民經由北韓半島到達日本。有些人自稱是秦始皇的後裔,後來成為日本的“秦氏”;有些自稱是漢代皇族後裔,成為日本的“東漢氏”和“西文氏”。他們被統稱為“渡來人”,推動日本快速漢化。

就在同一時期,天皇決定整頓本國混亂的貴族體系。為什麼說混亂呢?當時不止天皇家族稱自家有神性,很多貴族也說自己的祖先是神靈,有的追溯得比天皇家族還久遠,直接威脅到了天皇家族的統治。

于是天皇組織了一次“探湯大會”,讓大家把手伸進開水鍋裡,誰能安然無恙,就說明誰是貴族的後代,得到了祖先的護佑。經過這一次的整頓後,天皇下令把貴族分成了三類,一類叫“皇别”,即皇室的後代;一類叫“神别”,就是其它神靈的後裔;最後一類叫“諸蕃”,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新移民。他們攜先進的技術、文化,很多發展成為根深葉茂的世家豪族。

遣唐使,給日本帶去了什麼

盡管移民的到來讓日本從原始社會一躍進入了農業社會,但和大陸文明相比,它仍然低了好幾個段位。比如說在東晉時期,日本人還不會做衣服,他們習慣于在整塊布中間剪個口子,往脖子上一套就算衣服了。後來跟着中國,他們才學會了養蠶織綢,制作像樣的衣服。

除了跟移民學習,日本還通過北韓這個“橋頭堡”,接受大陸文明的輻射。比如,拿鐵器來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内,日本人都不會開采鐵礦,是以隻能依賴北韓的鐵資源做兵器。正因如此,日本早期的國家組織——大和國從一建國就對北韓垂涎三尺,多次出兵掠奪當地的礦産資源和工匠,以至國勢也蒸蒸日上。

等到了7世紀時,北韓半島分裂為新羅、百濟和高句麗三個國家。其中新羅與唐朝建立聯盟,組織了一支聯軍攻打百濟。後者節節敗退,最後無奈向大和國求援。公元663年,中日兩國在北韓的白江口,也就是今天南韓錦江的入海口遭遇,展開一場激烈海戰,日本輸了。

經過這場硬仗,日本這才發現了唐朝的強大,無論是國力還是軍事技術,都是自己無法比拟的。但日本這個民族有個特點,就是拎得清,隻要認準你厲害、比他強,他就會死心塌地向你學習。于是日本開始派出大量人員留學,向大唐全面學習并照搬其制度,史稱“大化改新”。

在白江口海戰之前,日本也曾派過遣唐使,不過每次最多兩條船,人數介乎一二百人之間。等到海戰後,日本把遣唐使的規模擴大到了每次四條船,人數也增到200-600人之間。之是以派這麼多人,是因為遣唐使的死亡率實在是太高了,近乎50%。

那為什麼遣唐使的死亡率會這麼高呢?我們拿晁衡回國的經曆來說明。晁衡是名日本留學生,當年曆經千難萬險才來到唐朝,多年後因思鄉決定回國。結果他乘船出海不久就遇到風暴,杳無音訊。人們誤傳他落水溺死,詩人李白寫詩悼念:“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幸運的是,晁衡所在的那艘船并沒有沉,而是被風暴吹到了越南附近。但登陸後,他們卻遇到了當地的土人,除了晁衡在内的十餘人,全船一百七十餘人均慘遭殺害。最後晁衡輾轉傳回了長安,并死在那裡,終年72歲。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能最大限度地完成外交使命,遣唐使團會集中當時日本外交、學術、科技、工藝、音樂、美術、航海等多方面最優秀的人才。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冒着如此大的風險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可見日本人為了學習先進文明,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

而事實證明,這種代價是值得的。這些遣唐使回國後,開始全面改造日本社會,核心就是擡高天皇的權威,強化皇室的權力。此前的日本還處于類似商周的分封制時期,天皇隻是一個封地略大點的王,還經常被權臣架空;但改新之後,天皇的地位被擡得比中國皇帝還高。

大化改新之後,天皇們在诏書中公開稱自己為“明神禦宇”。所謂“明神”,意思就是“現世神”。“明神禦宇”就是“現世神治國”。之後天皇更是以立法的方式明确規定“天皇是神”,确立了天皇獨一無二的無上權威,并建立起了大一統的集權體制。

此外,日本還模仿唐朝的法律典籍,把大化改新以來釋出的诏書編纂整理成法典,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部成文法;還有,日本還參照唐朝的首都長安,營造了新的首都平城京。盡管規模隻有前者的四分之一大小,但細節方面抄得一絲不苟,就連朱雀大街等街名都照抄不誤。

通過這些改革,日本終于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也順利地進入了“律令”時代。一切看似都變得非常美好:天皇掌控全局,并真正完成了對日本的統一;貴族權臣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胡作非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口增加、文化發達,放眼四顧,一片欣欣向榮。

可惜這樣的美好并沒有持續太久,僅僅百餘年後就徹底崩潰。大一統的集權體制失效了,土地和人口又被掌控在了大大小小的豪族手中;新的權臣輪番出現,天皇也再次被架空。如果說大化改新把日本從商周強推到了隋唐,那麼百年後的日本,則又回到了南北朝時期。

天皇與權臣的權力博弈

那麼,大化改新為什麼會失敗呢?答案就是因為日本想從商周一步跨越到隋唐,跨度太大,無論政治、經濟、社會因素都沒法給予支援,是以難免會走樣。比如,唐朝通過科舉制度打破了階層固化,但這套制度被移植到日本後,卻變成了局限在貴族小圈子裡的新遊戲。

我們知道在隋唐之前的魏晉南北朝,選官時實行九品中正制,就是政府設立中正官,對人才的才學德行進行品評并選拔。但這些标準都是軟性的,中正官出自豪門大族,傾向于選拔自己人,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豪族”,名門望族的勢力大漲,甚至淩駕于皇權之上。

等隋唐建立後,政府開始限制門閥大族的勢力,于是開啟科舉制度,讓寒門子弟也有機會靠“讀書改變命運”,書讀得好也能做官。日本借鑒這套制度建立了貢舉制,也設立了大學、國學等學校,定期舉行“貢舉考試”,而且考試内容、錄取标準等,幾乎完全抄自唐朝。

但這種相似隻是表面,從骨子裡講兩套制度大不相同。在日本隻有貴族子弟才能進入大學、國學,而貢舉考試隻在學校裡進行。這意味着平民百姓的孩子連學校大門都沒法進去,就更别說在考試中脫穎而出了。可以說貢舉不是科舉,更像是魏晉南北朝時的九品中正制。

事實上,即便天皇想要推行“科舉制”,在當時的社會中也不現實。我們前面講過,日本有三類貴族,一類是天皇的後代,一類是所謂其它神靈的後代,還有一類是所謂的秦皇、漢祖的後代。這意味着貴族之是以貴,靠的不是能力、品德甚至功勞,而在于出身。

我們知道能力、品德、功勞可以靠後天努力獲得,但出身是無法選擇的,是以當時的日本根本沒有階層流動的機會。而且日本還實行蔭位制,即高官的子孫可以自動得到父輩的職位,把官職變成了自家的囊中物。也就是說,宰相的兒子自然是宰相,将軍的孫子也自然是将軍。

是以大化改新雖然把舊權臣給打壓下去了,但隻要這套貴族體制的土壤不改變,新的權臣又會層出不窮,再次把天皇架空。明治維新前的日本曆史,可以說就是一部天皇和權臣争奪最高權力的鬥争史。為了鬥倒老的權臣,天皇開始支援新興的政治力量,比如說武士集團。

但是,前門驅走虎,後門就會進狼,新興的武士集團嘗到了權力的甜頭,很快就變成了新的權臣。1192年,武士團的首領源賴朝以老家鐮倉為大學營,建立了将軍幕府,開啟了日本的幕府時代。鐮倉幕府倒下後,又有室町幕府、江戶幕府出現,一共持續了近700年。

在幕府出現之前,天皇雖然大被權臣架空,但是畢竟處在權力争奪的中心,還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用處。但到了幕府時代,天皇就被撇在一邊,無人理睬了。而且,皇室的領地也被奪走,害得天皇在經濟上也陷入困境,不得不出賣一些榮譽性官職來維持開支。

比如,1500年後柏原天皇登基,他連即位大典的錢都湊不齊,向幕府将軍和将軍手下的大名求助,還遭到人家的白眼相待。直到登基21年後,滿頭華發的後柏原天皇才依靠一些寺廟的捐贈完成了這一禮儀。當時的天皇為了能賺點潤筆費養家,甚至會給大名和寺院抄寫佛教經文。

等江戶幕府建立後,皇室終于有了一筆固定收入,盡管微薄得還不及一個普通大名,但畢竟解決了吃飯問題。不過,有句話說的好,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此後天皇事事都要聽命于幕府,并接受後者制定的嚴苛規範,比如不能閑談,不能飼養寵物,不能踢球,看戲也得有節制。

直到明治天皇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853年,事情才有了轉機。這一年的7月8日,美國海軍準将佩裡率四艘鐵甲艦駛入了日本的江戶灣,要求日本開放通商口岸。這四艘龐大的鐵艦,讓日本人直覺地感受到了西方國家武力的強大,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侵略壓力。

江川幕府對美國的應對之道,讓一些大名和底層武士對其治國能力産生了懷疑。他們認為日本需要另一個能團結大家的中心,那就是天皇。于是,各藩府中有人開始喊出“尊王”的口号,并發起了倒幕運動。1868年長達近700年幕府統治被推翻,日本進入了新的時代。

同樣是在1868年,16歲的明治天皇即位,并公布了《五條誓文》,宣布進行維新,這就是明治維新。此後,日本順利地走上了近代化的富強之路。但伴随着國力的上升,日本也陷入了軍國主義的狂熱,在第二次大戰中淪落為戰敗國。之後美國占領了日本,并敦促日本以立憲的方式限制天皇的權力,使之僅僅作為象征性的國家元首被保留了下來………

看向曆史的最深處

好了,講到這裡,《簡讀日本史》的精華版内容我們就介紹的差不多了。

在這裡,我們重點講到了日本這個民族在遇到先進的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如何通過“拿來主義”,推動整個國家跳躍式發展的。但也正是這樣的“拿來”以及強行糅合,讓日本的文化現象中呈現出了多元、複雜、沖突的一面。

有學者認為日本文化就像化石層積岩一樣,是多層文化的疊加。第一層叫“繩魂彌才”。其中的“彌”指的是“彌生時代”,就是從中國大陸輸入的農業文明。意思是說,東漢時期日本從大陸學習農業技術,同時仍堅持自己的本土文化,也就是原始的繩紋時代形成的“繩魂”。

等到大和國發展起來後,日本的文化核心也由“繩魂”演變為“和魂”。這第二層文化沉積被稱“和魂漢才”,也就是大化改新,表面看日本全力推進“唐化”,但骨子裡堅持的仍是“日本特色”。換句話說,大化改新吸收的隻是唐朝的“術”,而核心的“道”仍然是日本自己的“和魂”。

而明治維新時的“和魂洋才”則是第三層文化沉積。所謂和魂洋才,是說日本隻接受了西洋科學中的實用知識和應用技術,至于道德文化層面則是日本既有的武士道精神。盡管時至今日整個武士階層都已經消亡,但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乃至職場中,我們仍能感受到濃濃的武士道精神。

或許這就是日本這個民族讓人無法看懂的原因,正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所言:“這不是一個普通正常的國家,它很特别。”我們要像剝洋蔥一樣,剝去表層的“歐美色彩”,剝去下一層的漢唐風格,最後看到它骨子裡不變的“魂”,如此才能真正認識它、了解它、看清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