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北抗日聯軍(81)第5軍主力盡失 第7軍人數銳減 第10軍戰鬥到最後

作者:守護赤土

針對入夏以來嚴峻的敵情,中共吉東省委執行部為提高部隊内部對抗戰前途的認識,克服困難、堅持鬥争,于1939年7月10日向各部隊黨組織發出《關于東北遊擊運動目前嚴重階段的鬥争任務緊急通知》。通知中分析了吉東、北滿地區遊擊運動的形勢,并指出,吉東、北滿一年多來的遊擊運動雖然遭到了嚴重挫折,但并不是根本失敗,而是暫時的損失。抗聯部隊必須本着黨在東北牽制日賊主力、擾亂日賊後方的基本任務,繼續堅持鬥争。通知在分析了東北抗日遊擊戰争之是以能夠實作持續鬥争的有利條件後,提出目前的具體任務是:建立、健全黨的組織,加強黨的上司;适當改變部隊活動方式和方法,保持與群眾的聯系;努力籌集糧食和軍需物資;培養、提拔新的幹部;糾正不良傾向,清洗壞分子。通知還就反對敵人的"集團部落"政策,争取分化僞軍、孤立敵人的鬥争政策作了原則性的規定。通知最後号召,高舉抗日救國的旗幟,前仆後繼,向前猛沖,擷取最後的勝利。

根據吉東省委執行部通知精神,1939年夏、秋兩季,由牡丹江下遊刁翎地區轉移到桦川南部和富錦、寶清兩縣交界地帶開展遊擊活動的第二路軍所屬部隊,展開了一系列反擊作戰行動。

為了适應新的鬥争環境,第二路軍各部把部隊改編成小股隊伍,采取分散遊擊的形式,運用隐蔽、機動、靈活的戰術,破壞敵人交通線和軍事設施,劫奪敵人運輸車輛,襲擊敵人據點,與敵人展開了積極鬥争。

7月上旬,第二路軍總部警衛部隊在富錦縣李金圍子西北截獲敵人一支運輸隊,7月28日,他們又襲擊了富錦縣興隆鎮附近的楊家"集團部落"。

抗聯第5軍第3師以團為機關,利用小股部隊的靈活性,主動出擊。該師第8團于7月曾伏擊了桦川縣駝腰子日本采金船,繳獲輕機槍1挺;8月,又襲擊了寶清縣柳毛河日本采金公司。在此期間,該師第9團與第7軍補充團共同襲擊了虎林縣黑嘴子敵人的秘密軍事工程。

黑嘴子秘密軍事工程是日本侵略者為準備進攻蘇聯而修建的。參加修建的多半是日僞從天津等地以欺騙手段招募來的勞工。他們的勞動環境和生活條件極為惡劣,吃不飽飯,拿不到工錢,有病得不到醫治,經常遭受工頭的毒打。7月中旬,第7軍補充團戰士在山裡發現4名逃出的勞工,進而得知黑嘴子工地勞工的悲慘狀況。為了破壞敵人的軍事工程,解放受苦受難的勞工,8月初的一天,第5軍第3師政治部主任季青,第3師第9團團長劉學悅、政治委員姜信泰和第7軍第3師補充團團長李一平率領所部戰士,襲擊了黑嘴子秘密軍事工程工地,打開了工地的倉庫,獲得大批給養,解救出三百多名勞工,其中有一百多名參加了抗聯部隊。當戰鬥結束後,駐黑嘴子的虎林守備隊古田少尉率75名日軍前來追擊,遭到第7軍補充團的阻擊,經過30分鐘的激戰,斃敵數十人,部隊成功地甩掉了敵人。敵人又派出一架飛機轟炸、掃射抗聯部隊,沒有戰鬥經驗的勞工在敵人的轟炸與掃射中慌亂逃命,走失了一部分,而被解救出來的勞工有110名跟随部隊回到山裡,參加了抗聯隊伍。

9月初,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為在寶清研究今後鬥争和活動計劃,派總部政務主任黃玉清巡視虎林第5、第7軍工作。由于敵人的"讨伐",黃玉清未能找到第7軍的關系。9月上旬,黃玉清和第5軍第3師師長李文彬、第9團政委姜信泰率領兩個連200人前往寶清第二路軍總指揮部。途中,于9月13日下午3時,他們在"十二烈士山"附近遭到僞軍第35團和僞警察隊的包圍,師長李文彬指揮部隊奮力突圍,激戰中李文彬等8人英勇犧牲。

李文彬自1937年7月率甯安僞森林警察大隊反正參加抗日聯軍以來,一直轉戰于牡丹江兩岸和烏蘇裡江左岸地區,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危難時刻,李文彬的犧牲,使第二路軍又雪上加霜,失去了一位獨當一面、極有戰鬥經驗的指揮員。李文彬犧牲後,張鎮華繼任第3師師長,第5軍第3師仍堅持活動在依蘭東部、富錦、寶清等地,不斷襲擊、擾亂敵人。

10月23日,第5軍第3師第9團五十餘人在總指揮部政務主任黃玉清率領下,襲擊了寶清縣涼水泉子僞警察分署和自衛團,斃敵1人,俘虜7人,繳獲許多衣物。戰鬥結束時,抗聯部隊将僞警察分署燒毀,接着将寶清縣王福崗僞警察所繳械,并襲擊了駐守在西溝的敵人。以後,其又在富錦縣攻襲了尖山子木營,在桦川縣七星碰子斃傷日僞"讨伐隊"二十餘人,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六十餘支、手槍2支,僞币一千餘元。11月8日,第5軍第3師第9團與第7軍聯合部隊和總指揮部直屬二中隊,在大成子東山與日僞軍500人激戰5小時,擊斃日軍二十餘名、傷8名,擊斃僞軍5名、傷3名,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20支。12月,他們又襲擊了寶清縣七星河鎮,擊斃日本指導官1名、教官1名、士兵十餘名,傷二十餘名,僞軍兩個連全部被消滅。

1939年冬,敵人以數十倍于我軍的兵力集中向依蘭、桦川、富錦、寶清各縣山邊和森林地帶大舉進攻,使抗聯第5軍第3師部隊陷于非常困難的境地。當時,敵人長期輪番搜尋、"讨伐",抗聯部隊行動極為困難;敵人厲行經濟封鎖,糧食來源被割斷,抗聯戰士經常處于饑餓狀态中;設在崇山峻嶺裡的後方密營屢遭敵人破壞,臨時根據地也不易建立;抗聯部隊大量減員,得不到應有的補充。

1940年3月,日僞當局又從密山縣調來三百餘名日軍騎兵和二千餘名僞軍,合力圍攻寶清地區的抗聯第5軍第3師部隊,該部在敵人進攻中受到很大損失。第3師師長張鎮華被俘,以後遭到敵人殺害。第二路軍總部政務主任黃玉清率該師第9團九十餘人向南突圍,也在途中犧牲。這九十多人中,10人被俘後遭殺害,4人逃散,9人越境赴蘇,其餘大部戰死,整個第3師最後僅剩下第9團二十餘人在團政委姜信泰率領下突出重圍,于寶清、勃利交界處編入第二路軍總指揮部直屬警衛部隊。第5軍第3師的曆史就此終結。

抗聯第5軍軍部教導團及第1、第2師部分隊伍在軍長柴世榮率領下,自1939年5月從刁翎地區突出敵圍後,轉至甯安、穆棱一帶,以西老爺嶺山地為依托,在圖佳、中東鐵路和甯安至敦化公路沿線開展遊擊活動。但是由于這一地區敵人統治嚴密,遊擊活動的開展遭到很大困難。同年秋,第5軍部隊實行分散活動,以便解決越冬物資。柴世榮率一小股部隊在穆棱縣宣羊位子活動時,遭到敵人包圍,突圍後,在敵人緊追不舍的情況下,被迫越境赴蘇。

當時,在穆棱九站南溝一帶活動的抗聯第二路軍姚振山部(義勇軍)百餘人處境也十分困難。1939年夏,姚振山率所部在與敵軍一次激戰中損失大部,姚振山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1939年夏,抗聯第5軍第2師第5團在師政治部主任陶淨非和團長任德勝率領下,由甯安經安圖向敦化移動,在敦化大蒲柴河找到了抗聯第一路軍,此後,便與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在中東路道南敦化、安圖、額穆、汪清一帶開展遊擊活動。4月至7月,第5軍第2師第5團與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第14團在安圖青溝子,敦化葦塘溝、寒蔥溝等地與敵人展開了戰鬥。

8月中旬,第2師第5團與第三方面軍第13團得悉敵軍兩個連由敦化大蒲柴河開往西北岔換防的消息,于是在大蒲柴河附近的馬蹄子嶺設下埋伏。第二天上午,一百二十餘名敵人連同十餘輛滿載貨物的馬車陷入抗聯埋伏圈。經30分鐘激戰,打死、打傷敵人數十名,其餘僞軍交槍投降。這次戰鬥,繳獲敵人輕機槍2挺、步槍50支及許多子彈等其他物品。10月10日,第2師第5團與第三方面軍第13團在安圖縣競溝嶺設下埋伏,截擊了敵人由明月溝開往安圖的汽車隊,一百餘名敵人被繳械,5輛汽車被焚毀。11月初,第2師第5團與第三方面軍第15團在汪清縣境活動,先後攻襲了梨樹溝、百草溝、大荒崴等"集團部落";12月下旬,又在甯安縣南湖頭附近作木台地方與敵人展開激戰。1940年1月,部隊在敦化縣境因解決給養暴露目标,而遭到敵人追擊,受到一些損失。同年春,第2師第5團與第三方面軍第15團又轉移至蛟河、舒蘭等縣活動。

1939年年末,吉東省委、第二路軍總指揮部為加強中東路道南地區工作,于12月20日委任第5軍第3師政治部主任季青為第5軍政治委員兼綏甯區、敦化區政務特派員,負責中東路道南地區抗日聯軍政治、軍事及地方組織工作。1940年2月,季青根據省委訓示率部分戰士赴中東路道南地區開展工作,上司道南抗日遊擊活動的開展。1940年9月,季青率隊與柴世榮所部以及第一路軍餘部為解決給養,聯合攻打了東甯縣楊木橋子營。随後,敵人尾追不止,抗聯部隊同敵人發生激戰。戰鬥中,因失去聯系,柴世榮率部再次退入蘇境,第一路軍餘部也在後來退入蘇聯。隻有季青率第5軍部隊向東甯老黑山溝轉移,繼續在珲春、汪清一帶堅持戰鬥。

夏、秋、冬三季連續作戰,第5軍主力第3師耗盡,主力第1、第2師一部退入蘇聯,一部在珲春、汪清一帶堅持小規模活動,周保中身邊僅剩第二路軍總部警衛部隊少量部隊。是以,從第3師的失敗開始,标志着由周保中親手建立的抗聯第5軍主力的全部喪失。這年11月間,周保中準備去蘇聯伯力開會。

活動在饒河、虎林、富錦、寶清、撫遠、同江等地的抗聯第7軍在吉東省委的上司下,經過不斷的整頓、鞏固和加強,提高了戰鬥力。1939年3月,吉東省委下江臨時黨團書記季青在虎林縣秃頂子主持召開了第7軍黨特委常委會議,調整了第7軍上司幹部。會議決定,崔石泉任第7軍黨特委書記,景樂亭為代理軍長,崔石泉兼任參謀長,王效明任政治部主任。會議制定了1939年的活動計劃,決定崔石泉率軍部和第3師在饒河地區活動;王效明率第3師補充團去虎林與第5軍第3師第9團聯合行動;景樂亭率第1師到撫遠、同江一帶活動。同年春,為了沖破敵人經濟封鎖,解決部隊給養,第7軍根據軍黨委會議精神,決定自耕自種,解決部分給養。第3師補充團與第5軍第3師第9團派部分隊員在虎林大、小馬鞍山,三人班一帶建立密營,開墾了幾十塊荒地,種植了許多玉米、蘿蔔、馬鈴薯。第1師派部分戰士作為留守人員,在富錦、同江、饒河三縣交界處的大旗杆一帶開墾數塊荒地;第3師在饒河十八地、大旺位子等地建立了臨時密營,開墾了荒地。這些自耕地,雖然有些地塊在夏、秋兩季遭到敵人的破壞,但仍有部分地塊保留了下來,得到一定收獲,這對抗聯部隊解決冬季給養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四月間,第7軍部隊抓住敵人薄弱環節,與敵人展開鬥争。第7軍第1師部隊在師長王汝起、副師長劉雁來、政治部主任彭施魯率領下,向撫遠、同江一帶伸展活動。同年春、夏兩季,其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連續襲擊了烏蘇裡江沿岸的蒿通鎮、國福鎮和抓吉鎮,并于8月攻襲了僞軍駐地楊木林子,消滅僞軍一個連,繳獲步槍47支、手槍7支及許多彈藥和軍需品。

1939年9月,敵糾集日軍1600名、僞軍2000名,向在虎林、饒河活動的抗聯第7軍展開"讨伐"。此時,原第7軍政治部主任鄭魯岩在虎林被捕叛變。為了儲存部隊有生力量,第7軍軍部決定部隊化整為零,由崔石泉、王效明、王汝起、彭施魯、景樂亭各率一部,在虎林、饒河山區活動。同年10月8日,周保中為巡視第7軍工作,率第二路軍總指揮部警衛人員由寶清東來虎饒地區。11月14日,周保中給第7軍上司同志寫信,指出第7軍目前的任務是沖破日軍最近的瘋狂進攻和包圍,逐漸向撫遠方向轉移,同時留下部分部隊堅持虎饒遊擊區的鬥争。

根據第二路軍總指揮部的訓示,同年11月末,崔石泉、王汝起率所部一百六十餘名戰士為脫離敵人包圍線,快速向撫遠移動。12月間,第7軍部隊克服冬季嚴寒、給養缺乏的嚴重困難,轉戰撫遠、同江等地,與敵人交戰4次。其中,在撫遠新屯與170名日軍、僞靖安軍激戰一天,斃敵七十餘人;在同江西位子與一百餘名日軍騎兵部隊戰鬥中,斃敵二十餘名,并繳獲軍用地圖等重要軍需品。但在1939年秋、冬反"讨伐"作戰中,第7軍部隊也受到極大損失。在敵人嚴密封鎖下,部隊給養經常發生困難。戰士數日吃不到糧食、食鹽,有時竟以樹皮果腹。為了避敵鋒芒,隐蔽目标,部隊在嚴寒露營之際不能生火取暖,經常是日夜不停地連續行軍,許多戰士在極端艱苦的情況下餓死、凍死、病死,部隊減員很大,最終隻剩下二百餘人。1940年1月,第7軍根據吉東省委關于整頓部隊的訓示,縮編了隊伍,補充團餘部并入教導團,由軍部直接上司;第1師(包括前兩師餘部)全部縮編為1個團,番号為第1師第1團;第3師亦縮編為1個團,番号為第2師第4團。根據第二路軍總指揮部決定,第7軍黨特委書記兼軍參謀長崔石泉調任第二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由王效明繼任第7軍參謀長,同時對第7軍軍黨委也進行了改組。此後,第7軍二百餘名戰士,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克服艱難困苦,頑強地堅持與敵人進行激烈的搏鬥。

1939年年初,第二路軍在下江陷入危局,第10軍在五常的鬥争也到了最困難年代。汪雅臣率部苦鬥連年,一直堅持到1941年光榮戰死。餘部隐入深山,誓不降賊。

在東北抗日聯軍鬥争史中,第10軍是唯一一支被強敵分割、孤軍奮戰直到最後的聯軍部隊。

汪雅臣率領抗聯第10軍,一直活動在五常、舒蘭、榆樹等縣的山嶽地帶。長期以來,在敵人的分割包圍下,第10軍與第二路軍總指揮部的聯系被隔斷了。在此期間,第二路軍總指揮部雖然多次試圖與第10軍取得聯絡,但都未能實作。抗聯第10軍雖然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但始終沒有放棄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鬥争。他們采取小股部隊形式,以五常縣南部崇山密林為依托,堅持開展遊擊活動,不時出擾、襲擊敵人。

抗聯第10軍前身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8軍。在汪雅臣軍長的率領下,其常年在五常、舒蘭境内開展英勇戰鬥,有力地配合了北滿和吉東地區抗日軍的鬥争。汪雅臣不但在敵人營壘裡被視為強手,也在北滿抗聯内部受到了巨大尊敬。在1936年冬天召開的珠湯聯席會議上,新成立的北滿臨時省委決定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8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10軍,軍長汪雅臣,政治部主任張忠喜。此時,該軍已發展為10個團,一千多人。

由于接受了中國共産黨的上司,軍長汪雅臣的政治上司水準不斷提高,東北人民革命軍第8軍和以後的抗聯第10軍能夠更加自覺地宣傳和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無論平時在自己的部隊或者戰鬥中遇到了僞軍,汪雅臣總是反複地這樣講"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集中子彈打日本鬼子"等,有時他把這些政治宣傳口号編成歌曲在部隊中邊學邊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36年夏,第8軍正在舒蘭縣朱旗一帶活動。汪雅臣得到情報:有五百多名日軍和八百多名僞軍前來"讨伐"。他馬上集合起隊伍,在朱旗上口子設下卡子。敵人走過來了,僞軍在前,日軍在後。汪雅臣下令把僞軍放過去,待日軍"讨伐隊"進入卡子,機槍手向着日本侵略軍猛烈射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共殲滅日軍三百多人。僞軍聽到槍聲後,無不四散逃命。汪雅臣在這次戰鬥中腿部負了傷,部隊很快回到九十五頂子山抗日遊擊根據地進行休整。

事隔一年,1937年初夏,在敵人大舉"讨伐"下,汪雅臣率抗聯第10軍主力轉移到五常縣磨石頂子。由于作戰頻繁,子彈消耗得厲害。日僞軍已在山下集結,随時準備進攻,情況十分緊急。汪雅臣派出偵察員,探知僞軍中有一位鄧旅長,曾有與抗聯暗通款曲的表示。汪雅臣當即決定下山去見他,解決子彈問題。身邊的人聽了都吓了一跳,說:"你的人頭值一萬塊,萬一這個鄧旅長是個漢奸,将你扣下來換大洋用,該怎麼辦?"

汪雅臣笑道:"他要真是一個鐵杆漢奸,也就是将我送到日本人那裡請賞罷了,可他這樣做了,也就指名道姓地欠了中國人一筆血債,早晚是要償還的。聽說鄧旅長也并非死心塌地為日本人賣命,我想可以會他一下。"

一天,汪雅臣便親自下山去見鄧旅長,向他講明了抗日救國的民族大義,鄧旅長深受感動。汪雅臣要求鄧旅長給抗日部隊解決點兒子彈,好打日本鬼子。

鄧旅長很痛快地答應道:"好吧,等以後有機會給你們送去。"6月間,鄧旅長帶領二百多人跟随日軍"讨伐隊"來到了四平山北溝。戰鬥中,汪雅臣指令戰士專打日本鬼子。鄧旅遇到汪雅臣部隊時,也隻是往天上打槍。日軍"讨伐隊"沖了幾次都被汪雅臣部隊打下去了。鄧旅借日軍倉皇退卻之機,到四平山北河套子給汪雅臣部隊倒下了六七箱子彈,然後把空子彈箱帶回去,向日軍交差。

1937年秋,汪雅臣派聯絡員去向陽山,秘密找駐地僞軍陳團長,讓他給搞些手槍子彈送來。陳團長要求汪雅臣親自前來談判。汪雅臣不避艱險,和聯絡員一起,化裝去找陳團長。他們來到陳團長住的屯子外面,發現有日軍守備隊駐防。聯絡員一人進屯中探聽情況,見到陳團長,告訴他汪軍長已親自前來商談。陳團長暗自吃驚,十分佩服汪雅臣的膽量,急令僞軍士兵到屯外把汪軍長接來。汪雅臣當面對陳團長宣傳中國共産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啟發他的民族自尊心。陳團長雖無嘩變之意,但表示可為抗聯籌送手槍子彈。同年年底,陳團長派人把兩麻袋手槍子彈送到了九十五頂子山的秘密聯絡地。

1937年年初,第10軍進入困難時期。為消滅哈東地區這最後一支頑強活動的抗聯武裝,日寇派駐重兵,進入五常、舒蘭,強制推行"集團部落"和"無人區"建設計劃,用整整一年時間在十五頂子山"拉網式清剿"。汪雅臣繼續帶部隊機智靈活地運動于五常、舒蘭山區,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

第10軍的官兵非常欽佩他們這位有勇有謀的軍長。有一次,他率隊化裝成僞軍,在小南門通往九十五頂子的途中,遇上一支日僞軍混合"讨伐隊"。回避已來不及,汪雅臣當機下令隊伍停止前進,就地休息。敵"讨伐隊"以為汪雅臣部隊真的是他們自己人,也架起槍來休息。敵人剛剛停下來休息,汪雅臣便下令部隊"出發"。第10軍戰士們立即拿起武器,槍口對着日軍,同時高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幾十名日軍來不及反抗,都成了抗聯戰士的槍下鬼。

當地群衆聽說"雙龍"(即汪雅臣)到了,冒着危險送來情報,說日軍一百餘人第二天将要來到半截河子"讨伐"。汪雅臣連夜調來全軍,部署在要道口。次日一大早,日軍果然出現。汪雅臣讓戰士們沉住氣,敵人走到抗聯槍口前十幾米處,他猛然舉槍怒放,兩名日本兵當場斃命。山上、山下抗聯一起射擊,日軍後退已來不及,短短十幾分鐘,除後尾幾個僥幸逃脫,其餘百餘名敵人全部被殲。

1938年夏,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第4、第5兩軍主力部隊于刁翎集結,越過老爺嶺,進行西征。7月,汪雅臣得知抗聯第二路軍西征部隊已進入葦河縣境(今屬尚志縣)後,便親率第10軍北進,去葦河接應西征部隊。第10軍行至五常小山子時,遭到敵人的阻擊,未能達到目的。戰鬥中,汪雅臣不幸負傷。不久,第二路軍西征部隊在第4軍軍長李延平、副軍長王光宇和第5軍第2師政治部主任陶淨非率領下,進入五常縣境,汪雅臣又率領第10軍戰士與李延平部在沖河勝利會師。汪雅臣對西征部隊在給養和交通等方面,都給予很大支援。汪雅臣部和李延平部在五常南山協同作戰,攻打沖河僞森林警察隊和沙河子日軍守備隊,均取得勝利。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在給汪雅臣的信中寫道:"我四、五兩軍部隊西征,……不但進展上備受阻礙,且有重大損失。幸得後來與貴軍取得聯系,并得援助,諒能支援活動。"1940年6月,汪雅臣聯合陶淨非部、抗聯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陳翰章部,在五常南山協同作戰。據事後陶淨非給周保中信中記載:為了鉗制敦化之敵,利用五常有利的進攻條件,"我們便展開積極有利的活動,打窩瓜站,攻木幫,進沖河,繳拉林河沿上的僞軍一連人的械,得機槍一挺,步槍三十餘支";而且由于"每戰必勝,每攻必克",便"震動了敵人,驚醒了五常的群眾",很多群衆要求參加抗日隊伍,是以隊伍"在一個半月内便發展了一倍以上"。

同年9月,汪雅臣率部攻入拉濱鐵路沿線敵人重鎮山河屯。山河屯位于舒蘭、五常兩縣之間,是拉濱鐵路線上的一大驿站。這裡駐有日軍守備隊、僞警察署等機構,日本資本家在這裡經營"組合"、"恒德"當鋪等商業機構。9月9日,汪雅臣率領第10軍戰士八十餘名由摩天嶺宿營地出發,向山河屯挺進。舒蘭、五常兩縣群衆三十多人與部隊會合,準備參戰。11日晚,攻打山河屯的戰鬥開始。抗聯首先割斷敵人的電話線,突破山河屯東城門,留下1挺機槍把守,防止敵人抄襲後路。汪雅臣率領隊伍沖入山河屯僞警察署,繳獲敵人全部武器彈藥。駐山河屯日軍守備隊企圖負隅頑抗,激戰半小時,當場擊斃日軍3名,其餘十幾名日軍狼狽逃竄。抗聯繳獲敵"組合"、"恒德"當鋪的金銀首飾、皮襖、糧食、衣服、食鹽、火柴等大批生活用品。這時,有日軍從日本人開辦的服裝店向外打槍,立即被抗聯包圍消滅,繳獲一批嶄新的日軍服裝。戰鬥結束後,汪雅臣率領戰士和參戰群衆分别從東門、東南小門兩路撤退,并将勝利品的一部分分給參戰群衆。然後,汪雅臣率領第10軍戰士傳回摩天嶺、滿天星宿營地。

1939年冬季以來,日軍對汪雅臣和抗聯第10軍更加瘋狂地進行軍事"圍剿"。在艱難困苦的戰鬥歲月裡,汪雅臣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生死、共患難。部隊斷糧,他和戰士們一樣以野菜、樹皮充饑,用蜂蠟、野獸、軍馬代食,艱苦奮鬥,堅持抗日遊擊戰争。

1940年冬,日軍對汪雅臣和抗聯第10軍除更加瘋狂地進行軍事"圍剿"外,又加強了特務活動。敵人封鎖山道,以隔斷群衆與抗聯第10軍的聯系,妄圖餓死、凍死汪雅臣和第10軍戰士。

由于日僞特務王永貴、叛徒郭珍、漢奸屯長孫永清告密,日僞軍三百多人由棍田率隊,于1941年1月12日(農曆臘月十五)到蛤拉河子屯,向抗聯第10軍軍部所在地尖山子密營襲擊。在敵衆我寡的情況下,為儲存實力,汪雅臣率領軍部人員和保安連戰士主動撤退。但是,軍部密營和抗聯所存糧食、馬肉、馬皮等過冬給養,悉數被敵人放火燒毀。

時值寒冬臘月,狂風怒吼,大雪封山,山區氣溫下降到零下三四十度。當地群衆考慮到汪雅臣部處在饑寒交迫之中,便冒着生命危險,送糧上山。汪雅臣和他的戰友們備受感動。除夕夜,汪雅臣派戰士護送寒蔥河屯18名送糧群衆回家過年,走到該屯外半公裡多遠的廟嶺子崗上,被漢奸特務發現。1月28日(農曆正月初二),日軍棍田和翻譯金翰淵率領守備隊四十多人、僞自衛團六十餘人,跟蹤追至第10軍活動區。

29日拂曉,汪雅臣和軍部二十多名戰士在蛤拉河子附近休息,吃早飯。敵人根據炊煙判斷汪雅臣部駐地,分三路進行包圍。在萬分危急之際,汪雅臣毫無懼色,指令副軍長張忠喜帶領部分戰士,搶占東山,從僞軍陣地突圍;他自己帶領部分戰士堅守西面陣地,阻擊并牽制日軍。

張忠喜率領隊伍搶占東山高地時,不幸光榮犧牲了,部分戰士沖出了敵圍。

汪雅臣率領戰士在阻擊日軍時,機槍射手中彈犧牲。汪雅臣接過機槍,帶領警衛員沖向東南方向,繼續打擊敵人,并指令其餘戰士從西南方向突圍出去。這時,警衛員相繼壯烈犧牲,陣地上隻剩下汪雅臣一人,敵人蜂擁而上,要抓活的。

汪雅臣左臂負傷,他圓睜虎眼,大罵不絕,手持一挺機槍繼續同敵人拼搏。敵人見他誓死不降,便集中火力向他射擊,子彈如刮風般地掃向汪雅臣軍長。汪雅臣軍長很快胸部中彈,接着腿上又受了重傷,站立不住,滑下山坡。敵人蜂擁般地圍了上來。汪雅臣四肢不能活動,便大罵日本侵略強盜。敵人把他擡往蛤拉河子,途中,汪雅臣光榮地為國捐軀,時年30歲。

汪雅臣軍長英勇犧牲後,日軍找來特務、叛徒前來辨認,之後,将汪雅臣軍長的遺體于蛤拉河子"示衆"。殘暴的日軍兇狠地割下了他的頭顱,以便向關東軍司令部"報功請賞"。

"雙龍"英雄汪雅臣軍長,仍然是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最了不起、最富傳奇色彩的抗日英雄。五常、舒蘭一帶的群衆聽到汪軍長為國捐軀,許多人都黯然落淚,一些老人冒着被敵人滿門抄殺的危險,讓兒孫們為汪軍長戴孝。他的遺體當夜就被群衆收殓起來。

九十五頂子青山永在,石頭河子綠水長流,汪雅臣軍長抗日救國有功,英名不逝,人民永遠懷念着他。新中國成立後,昔日汪雅臣戰鬥殉國的地方蛤拉河子屯,被命名為"雙龍"生産大隊;将軍的遺首被安葬在哈爾濱烈士陵園。1955年4月5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暨各界人民以沉痛的心情敬祭汪雅臣,對他的光輝業績和崇高品質給予高度評價與贊揚。公祭大會的祭文中寫道:"在抗日戰争中,将軍十年如一日,英勇地站在民族解放鬥争的最前列,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将軍的崇高品質和英雄氣概,将永遠銘刻在人民的心中,英雄的事迹永垂不朽!"

汪雅臣的犧牲标志着抗聯第10軍主要鬥争時期的結束,但這支堅強的隊伍并沒有被完全消滅。與汪軍長離散後,仍有一些抗聯戰士在零星戰鬥。九十五頂子山地區的抗日活動一直堅持到祖國光複的1945年。更有一些抗聯戰士将槍插起來,隐姓埋名,藏在深山,以種地、打獵為生,他們牢記汪軍長的話,誓死不做僞滿洲國國民。這些忠勇的戰士,有一些終于看到了中華民族勝利的一天。

在東北抗日聯軍史上,汪雅臣的第10軍是一支極令人動情的部隊。他們從報号"雙龍"的山林隊起步,堅定地跟着共産黨走,自覺地遵循北滿黨組織的訓示,一直苦苦堅守在敵人統治的心髒地區五常、舒蘭,直至全軍戰死。汪雅臣和他的将士們,在參加東北抗日聯軍的友軍中,是戰績最大、叛變行為最少、堅持時期最長、打得最苦的一支部隊。汪雅臣和抗聯第10軍,無愧為中華民族優秀兒女中最堅貞不屈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