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心(全是大實話)

作者:幕燈而讀
人心(全是大實話)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

一個人的面相很容易看清楚,但想要知道他内心的想法卻十分難。

畢竟,人心長在肉裡,看不見也摸不着,是好是歹,是黑是白,誰也無法猜透。

但凡事有迹可循,是非恩怨、利益得失面前,人心也會展露無遺。

至于如何分辨,老祖宗這6句話早就分析透了。

人心(全是大實話)

○ 填不滿貪海,攻不破疑城。

譯文:貪念的海洋是永遠都填不滿的,充滿猜疑的城池始終無法攻克。

《菜根譚》中說:“猛獸易伏,人心難降;溪壑易填,人心難滿。”

意思是說,野獸容易制伏,但人心很難;溝壑容易填平,人的欲望卻難以滿足。

人性最大的弱點,就是有永遠都無法滿足的貪念。

欲望得不到滿足,你痛苦,得到滿足,你又身陷下一個欲望漩渦,不能自拔。

要想讓生活變得美好而平靜,必須适可而止才行。

《逍遙遊》中,莊子借助鹪鹩和偃鼠兩種生物表達了人貴在知足的真正内涵。

他說:“鹪鹩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莊子認為,很多東西都是身為之物,人不應該被其所累,也不應該被其奴役。

就像鹪鹩搭窩、偃鼠喝水一樣,林子再大,我隻需一枝,黃河再寬,我也隻需填飽肚子。

有道是:“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懂得什麼時候停下來,不僅是一個人的修養,還是一個人的智慧。

人生本不易,能知進退者,才能行得長遠。

人心(全是大實話)

○ 從來名利地,易起是非心。

譯文:自古以來,凡是有出名機會或者利益可圖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引起人們的争鬥和是非之心。

老話說的好:“人為财死,鳥為食亡。”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隻要事關金錢和名譽,大多數人往往會不惜一切互相争奪,甚至打鬥起來。

人心(全是大實話)

秦昭襄王時期,天下謀士齊聚趙國商讨合縱盟約,目的是聯合六國共同抗秦。

即使大秦國力強盛,昭襄王也不免有些擔憂。

可宰相範雎卻絲毫不在意,他反而對秦王說:

“大王,請你看看您養的狗,現在它們有的睡着,有的站着,彼此相安無事。可若是丢一塊骨頭過去,所有的狗便立刻跑過來,呲牙咧嘴露出一副兇相,互相争奪,亂咬亂叫。”

聽聞此言,秦王立刻派人送五千兩黃金到趙國,誰知三千金沒分完,謀士們便打了起來,哪還有心思再談共同對抗秦國之事。

古語有雲:“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利益面前,人性不堪一擊。

若一個人面對所有利益,也能泰然處之,那麼他必然會受人仰視,被人尊重。

人心(全是大實話)

○ 人有千面,心有千變。

譯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孔和性情,内心也如此,是千變萬化的。

俗話說:“水不試不知深淺,人不交不知好壞。”

有時候,看到的、聽到的也未必是真,而那些笑臉相迎的人,也有可能是口蜜腹劍、惹是生非之人。

管仲輔佐齊桓公時,齊桓公介紹給他自認為最為忠誠的三個臣子。

這三個臣子可真是一個比一個“忠誠”。

第一個已經追随桓公十五年,結果卻未曾回家探過親;

第二個因為想近身伺候桓公,竟自毀身體甘願做太監;

第三個更離譜,他為了給桓公補身體,居然将親生兒子殺掉做成羹湯。

聽了這三人的事迹,管仲不但沒有欽佩之心,反而力勸桓公将他們趕出朝廷。

理由是,這三人雖然看似忠誠,卻違背了正常人的情感,必定是居心叵測之人。

正所謂人心隔肚皮。

有的人看似對你好,結果卻當面一套,背地一套。

是以,任何時候都不要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留個心眼,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人心(全是大實話)

○ 人前若愛争長短,人後必然說是非。

譯文:人前喜歡争長短、出風頭的人,人後也肯定會挑撥是非,說他人壞話。

孔子有雲:“君子慎獨。”

品質好的人即使獨處也會保持優秀的品格,在人前就不用提了。

人心(全是大實話)

品質有問題的人則不然,他若是人前都要争個高下,人後自然也會把心思花在争強好勝上,甚至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

《知否》中的墨蘭就是這樣一個人。

她仗着有父親疼愛,處處争強好勝,不管做什麼事,都想高人一等。

一次,宮裡的孔嬷嬷被請到家裡教禮儀,墨蘭可好,時刻纏着孔嬷嬷,根本不給如蘭和明蘭學習的機會。

為此,如蘭很是不滿,還與她大幹了一架。

除了小事,大事上墨蘭也毫不含糊,為了比姐妹們嫁得好,她費盡心機,不惜斷送家族名譽,也要嫁進伯爵府。

哪曾想,竹籃打水一場空,她在婆家不但不受待見,還成了姐妹中最不幸福的一個。

老話說:“弓硬弦常斷,人強禍必随。”

争強好勝的人,看似出盡了風頭,其實人生之路已越走越窄。

甘于示弱的人,看似低人一等,其實是在積攢能量,等待時機綻放。

人心(全是大實話)

○ 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譯文:海水枯幹了便能見到底,可小人即使死了也無法知曉他内心真實的想法。

常言道:“人心難測。”

這世上,善于僞裝的人太多太多,表面上看,他們和藹可親,但實際上卻笑裡藏刀,一旦摻雜利益便會立刻出賣你。

有的人,即便是死了,你也不清楚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時期,呂布骁勇善戰,有“飛将”之稱。

然而這看似的光鮮,背後卻是充滿了人性的複雜和善惡。

早年,他被并州刺史丁原提攜,為報恩,他還認丁原為義父。

誰知一旦被重金誘惑,他便不顧恩情立刻背叛了丁原,轉而投靠了董卓。

後來,王允使美人計,結果他再次經不住考驗,又為争奪貂蟬親手殺了董卓。

這之後,呂布愈發嚣張和目中無人,投奔劉備又趁其不意偷襲,将劉備陷入無家可歸的境地。

有道是多行不義必自斃,最終他被曹操生擒,命喪白門樓。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

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人心(全是大實話)

人心便是如此,永遠變幻莫測,你猜不透,也摸不着。

很多時候,人心不一定能換來人心,善良也不一定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凡事看開,永遠莫要為難自己。

人心(全是大實話)

○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譯文:聰明的人,總會選擇寬容他人的錯誤;而愚蠢的人,往往得理不饒人,執着于報複和怨恨。

俗語有雲:得饒人處且饒人。

凡事多點寬容,少點糾纏,不僅能化解沖突,還有可能改變他人的命運。

東漢時期,名士郭泰家遭遇盜竊,損失了不少财物。

但小偷被抓後,郭泰卻沒有怪罪,也沒有加以懲罰,反而還給了他一些财物。

被郭泰如此對待,小偷倍感激動,他發誓以後要重新做人,再也不做盜竊之事。

就這樣,郭泰不僅留下了一段美談,還徹底改變了一個人。

古話說的好:“寬猛相濟,恩威并重。”

寬容不是放縱,也不是放棄原則,而是進一步的了解和包容。

真正有格局的人,總是會審時度勢,在堅守原則的同時,他們也會做到寬恕他人,給别人成長的空間。

俗話說:“人心,不可言,不可研,不可驗。”

人心這東西,就像黑暗中看不清的陷阱,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不可知。

相處久了,你才會知道哪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正所謂将心比心,對你好的人,别辜負,傷害你的人,别心寒,遠離就好。

大道至簡,願我們都做一個通透的人,認真過好每一天。

作者 | 幕燈·沐小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