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5年,張靈甫孫子過滿月,妻子王玉齡和家人,一張罕見的留影

作者:五四青年
1985年,張靈甫孫子過滿月,妻子王玉齡和家人,一張罕見的留影

在1985年的某個溫暖午後,張靈甫的家人圍坐在一起,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從鏡頭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張靈甫的兒子張道宇和兒媳方曉梅站在後排,張道宇緊緊摟着妻子,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幸福和滿足。

坐在前排最左邊的人,是張靈甫的遺孀王玉齡。她懷裡抱着剛剛滿月的孫子張允澤,輕輕撫摸着他的小臉蛋,眼中流露出無盡的慈愛。盡管這一年王玉齡已經57歲,但歲月似乎并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她依然保持着那份優雅的氣質和從容的風度。

除了王玉齡和孫子,前排還坐着兩個老人。遺憾的是,由于曆史久遠和資料缺乏,我們并不清楚她們的身份。但從她們慈祥的面容和親切的笑容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們對這個家庭的關愛和溫暖。

王玉齡和張道宇母子,作為張靈甫的家屬,他們在張靈甫陣亡後,也經曆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原來,王玉齡守寡那一年隻有19歲。在1949年,王玉齡和母親帶着隻有兩歲多的張道宇來到台北生活。然而,由于張靈甫的“撫恤金”沒有得到兌現,王玉齡母子一直過得很清貧。為了維持生計,王玉齡隻能變賣一些嫁妝來維持家庭開銷。

1952年,張道宇已經五歲大了。面對困境,王玉齡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把兒子留給母親照顧,她隻身前往美國闖蕩,尋找謀生的機會養活一家子。就這樣,張道宇成了一個“留守兒童”,沒有母親陪伴的日子裡,他和外婆相依為命。在那個物價高昂的年代裡,外婆疼愛他,每天給他煮一個雞蛋吃。至于其他零食和肉類的食物,對張道宇來說卻是奢望。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母親在美國同樣也不容易。王玉齡雖然出身名門望族,卻沒有外語基礎。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她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但她是一個能吃苦的人,她靠着勤工儉學學習了财會專業,并最終應聘到了一家航空公司工作。在美國一切安頓好之後,王玉齡在1959年把兒子接到了美國生活。

1985年,張靈甫孫子過滿月,妻子王玉齡和家人,一張罕見的留影

那時候的王玉齡已經30多歲了,給她說媒的人很多。然而在她心目中,沒有任何男人能和張靈甫相比。于是她婉言謝絕了所有追求者,選擇了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作為一個單身母親,在異國他鄉拉扯大兒子不容易。王玉齡從小就教育兒子要做一個愛國的人。後來張道宇到了找對象的年紀時,她告訴兒子希望自己未來的兒媳是中國人。也許是冥冥中注定吧,張道宇後來和方先覺将軍的女兒方曉梅相戀并最終走到了一起。對于這一樁婚姻王玉齡非常滿意也倍感欣慰。

看着兒子成家立業後王玉齡終于說出了自己多年的願望——那就是葉落歸根回到祖國懷抱。對于這個願望張道宇也非常了解和支援。于是他們在上世紀90年代把家從美國搬到了上海并在這裡安度晚年。王玉齡在上海度過了她最後的歲月并以94歲高齡仙逝。

1985年,張靈甫孫子過滿月,妻子王玉齡和家人,一張罕見的留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