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實幹做好“一點兩地”建設大文章

作者:南方新聞網
以實幹做好“一點兩地”建設大文章

大橋上車水馬龍。

“要深入踐行科技強國、交通強國戰略,在推進跨江跨海工程建設中突破更多關鍵難題。”

“要奮力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更好服務支撐高品質發展。”

“要利用好珠江口東西兩岸人才資源、産業叢集的互補優勢,積極投入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去。”

……

深中通道6月30日建成開通。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表示熱烈祝賀,并向參與規劃建設的全體同志緻以誠摯問候。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在廣東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守正創新、苦幹實幹,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為牽引,為加快建設世界級的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貢獻力量,以實幹做好“一點兩地”建設大文章。

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幹

建成1666米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接通6.8公裡世界最長最寬海底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築成100萬噸世界最大海中錨碇……深中通道是繼港珠澳大橋後粵港澳大灣區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全體參與者用辛勤付出、堅強毅力,高品質完成了工程任務。這充分說明,中國式現代化是幹出來的,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幹。

“習近平總書記向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開通緻賀信,充分展現了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廣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度重視與親切關懷,我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信心。”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林飛鳴表示,深中通道是交通強國建設鑄就的又一國之重器,是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跨海叢集工程,在上級上司和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支援下,項目廣大建設者克服重重困難,銳意創新,高品質建成了海上長龍、黃金通道,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交通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和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可貴志氣。

接下來,廣東省交通系統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的部署,會同各方管好用好深中通道,確定安全、順暢、舒适、智慧營運,持續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水準,并以此為契機,加快推進交通強國強省建設各項任務,奮力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更好服務支撐全省高品質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對深中通道建設中取得的創新突破給予了充分肯定,是對廣大工程科技工作者的褒獎與勉勵。”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08标項目經理吳旭東表示,将深入踐行科技強國、交通強國戰略,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跨江跨海工程建設中創新更多新工藝、新裝置、新材料,突破更多“卡脖子”關鍵難題,為國家從“橋梁大國”闊步走向“橋梁強國”奠定堅實基礎,為加速大灣區互聯互通貢獻更多力量。

“深中通道的建設創下多個‘世界之最’,締造出珠江口的新地标。我們很幸運,趕上了好時代。在國家大發展的背景下,遙遙領先的制造業、裝備業、軟體還有測量技術,助力了超級工程建設。”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部常務副總工甯進進激動地說,将繼續強化科技自立自強,在科研創新中彰顯責任與擔當,為交通強國貢獻更大力量。

“作為工程項目的建設者,我們深感自豪、備受鼓舞。”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剛亮表示,将秉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埋頭苦幹、創新奉獻的理念,大力弘揚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建設者的奮鬥精神,以實際行動書寫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建設新篇章,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超級工程”背後還有“超級大腦”。在創新技術的加持下,深中通道裝上“數智大腦”,可實作交通流的實時監控和精确管理。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要管好用好深中通道,確定安全、順暢、舒适、智慧運作。

對于中鐵十二局深中通道項目總工程師趙文廣來說,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試營運,意味着他和團隊的“大考”才剛剛開始。趙文廣和他的團隊承擔了深中通道全線系統內建、監控、通信、消防及島隧段通風、給排水、綜合管線等多個子系統作業。“我們要沿着習近平總書記訓示的方向,為深中通道的安全、順暢、舒适、智慧運作提供更好的服務保障。”他堅定地說。

“偉大事業成于實幹,下一步我們将繼續紮根粵港澳大灣區,為基礎設施建設貢獻力量。”中鐵十二局華南中山客運港市政道路項目經理韓進川參與建設了中山客運港市政道路。這是珠江口西岸深中通道的配套市政路網工程,能夠有效起到幫助深中通道輸送彙集、承接分流的作用,進一步提高道路通達能力,實作“主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連通,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讓人振奮,催人奮進。”廣東交通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曉華表示,2024年,集團承擔粵港澳大灣區省重點高速公路項目13個,合計裡程超670公裡,投資規模超2500億元,年度投資計劃超300億元。“我們将堅持系統謀劃、整體協同,繼續推動黃茅海跨海通道、獅子洋通道建設,做好京港澳、廣深、廣澳等國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擴容更新,以新擔當新作為繼續譜寫廣東交通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

深中通道猶如“超級接口”,将為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産業協作帶來“超級流量”,推動“大橋經濟”全速啟航。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充分發揮交通開路先鋒作用,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水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讓我們對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未來充滿期待。”中山市未徕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梁高文說,該公司原本位于深圳,一年多前在中山古鎮布局了生産基地,建立“深圳創新+中山制造”産業協同模式。目前,該生産基地的COB燈帶産量位居全球第一。“未來,我們計劃在中山打造全球最大的COB産品制造、生産和研發基地,利用好兩地人才資源、産業叢集的互補優勢,積極投入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去。”

從深圳企業鴻利達位于中山的廠房向窗外看去,近在咫尺的深中通道上,車流繁忙起來。“深中通道開通後,與港珠澳大橋關聯,讓珠江口兩岸的城市協同更高效。”鴻利達行政總裁特助梁秉然興奮地說,今後從這裡到其深圳龍崗工廠,将從兩個多小時縮短到1.5小時,到其香港觀塘公司的時間将節省1個多小時。“這對于大灣區多點布局的企業來說,不管是企業内部的溝通和運作,還是與上下遊的交流和互動都将更加便利、順暢。”

不僅僅是“深圳總部+中山制造”“深圳鍊主+中山配套”“深圳研發+中山轉化”,更多珠江口東西兩岸的企業,都在探索産業協同發展新模式。

就在深中通道開通兩天前,深圳德森精密裝置有限公司江門基地正式投産,開啟了“深圳總部+江門基地”的發展新階段。“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以科技創新助力珠江口東西兩岸産業協同發展。”該公司董事長周林感慨道,從租用深圳2000平方米的廠房起步,到在江門擁有占地近35畝的生産園區,“我們可以充分釋放産能,實作更大效益。新基地高精密智能裝置年産量預計達到4000多台,将帶動當地智能裝備産業鍊實作快速更新。”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讓我們幹勁滿滿。基礎設施聯通将加速規則标準政策對接,深入推動大灣區制度型開放,為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廣東醫谷産業營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謝嘉生倍感振奮,搶抓深中通道開通機遇,該公司已前瞻布局、珠海、佛山等珠江西岸城市,産業載體總規模超100萬平方米。“我們将利用南沙的區位和政策優勢,更好服務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進一步提升大陸生物醫藥主體的創新研發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這将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我們上下遊産業鍊之間的聯系也将更高效。”通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峥說,如今從珠海出發,走高新互通經深中通道到深圳寶安,不用1個小時就到了。“深圳的技術人才和産業勞工相對更豐富、成熟,勞工年齡結構也更年輕。深中通道的通車,讓處于距離深中通道最近的我們,享受到更多深圳人才外溢的紅利。”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交通樞紐工程,深中通道是環珠江口100公裡“黃金内灣”A字形交通網絡骨架的關鍵一“橫”,直接聯通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超8000萬灣區人口攜手進入“半小時生活圈”。深中大橋承載的不僅僅是車來車往,還有厚重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期望。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為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品質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提供更好服務保障”……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關注,領航掌舵。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為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一點兩地’提供更好服務保障,這讓我們更有發展信心和幹勁。”對于深中通道的開通,香港生産力促進局首席數位總監、内地業務首席執行官黎少斌期待已久。他所在的生産力促進局服務于香港及廣東的大量港資企業,之前在中山并沒有網點,需要從香港、深圳或東莞調派員工過去。在深中通道的“催化”下,香港生産力促進局已在中山派駐員工,“未來不僅香港科技可更高效、便捷地支援珠江西岸城市發展,香港創業者到内地不同城市的發展也有了更多選擇。”

“我們要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在大灣區這片熱土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從香港來到珠海創業,創龍資訊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創始人鄧文俊對深中通道的開通感到非常振奮。“過去從陸路往返深圳、珠海兩地要繞道虎門大橋,以後從珠海去深圳或東莞等城市,将大大縮短通勤時間,是重大利好。一方面,我們能更便捷地接觸深圳的客戶和合作夥伴,拓展業務範圍;另一方面,深中通道也為我們引進更多周邊城市的高端人才提供了便利。”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今年底,連通珠海和江門的黃茅海跨海通道将建成通車。珠海屬于北有深中通道、南有港珠澳大橋的‘流量C位’,我們在粵港澳大灣區内的産學研合作也将更加便利。”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們在日夜攻關資料中心高速互聯晶片,打造晶片的“高速公路”,該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廖志軍幹勁十足。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袁佩如 馬芳 黃鶴林 廖瀚 柳時強 李霭瑩

本欄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石磊 張令 鐘志輝 朱洪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