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救命”裝置引發“要命”感染 高難度手術精準“拆彈”

作者:華商健康釋出

6月19日,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心髒病院副院長劉兵帶領團隊與多學科協作,成功為一名布氏杆病菌患者移除囊袋破潰的心髒起搏器。患者現已轉回當地醫院,進行康複治療。

流膿潰爛 11年前植入的心髒起搏器“鑽”出身體

迦芳(化名)的左側鎖骨下,有一塊凹凸不平的潰爛皮膚,破潰處露着她11年前植入體内的心髒起搏器,起搏器連接配接的起搏電極延伸進心髒,以每分鐘60次的頻率支援心跳。

1個月前,起搏器周圍組織感染,囊袋随之“破骨而出”。當地醫院嘗試抗感染治療,但效果不佳。在當地醫院心内科主任的推薦下,迦芳連夜坐火車找到劉兵。

“救命”裝置引發“要命”感染 高難度手術精準“拆彈”

2次全院多學科會診 6次家屬談話

心髒起搏器已與70歲的迦芳相伴11年,曆經6次談話,迦芳誓要拔除“禍端”。可起搏電極與血管、周圍組織内膜黏連緊密,拔出旋在心肌内的起搏電極時,就像拔出蘿蔔帶出泥,血管撕裂、心髒破裂、穿孔的風險極大,具備能力、願擔風險、能開展此項技術的醫院屈指可數,再加上患者有乙類傳染病——布氏杆菌病,想安全移除起搏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手術移除,采取什麼方式?需要哪些特殊手術器械?在哪個手術室開展?怎麼抵禦乙類傳染病的院内感染風險?術中遇到的風險都有哪些預案?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副院長劉延彤、副院長張斌、醫教部主任馮軍強、感控辦主任劉冰參與,心髒病醫院院長王海昌、執行院長李偉傑、整形醫院傷口與疤痕防治中心主任蘇映軍、心髒外科楊金保副主任醫師、麻醉手術科張玉濤副主任醫師、感染科、超聲診療科、輸血科、藥學部等多學科多位專家會診,細化到每一個環節,最終,制定了植入臨時起搏器,徹底清除感染傷口及囊袋,再逐一拔除心室心房起搏電極的手術方案。

手術室内外 222分鐘的生死赴約

一場手術,是醫患之間的生死赴約,背後凝結着全院多科室的關聯。

“麻醉手術科備用機器已調試完畢!”

“DSA手術室已按照感控要求消殺!”

“心髒外科已備好體外循環裝置,人員均已到位!”

“輸血科已備好血液!”

手術室内,穿着鉛衣、戴N95口罩、配防護面屏的劉兵、蘇映軍和手術助手武峰“正面迎敵”。

手術室外,備台的醫護人員均已穿戴完畢,随時可接台開胸幹預。李偉傑在DSA顯示器旁“督戰”,眼睛從未移開螢幕。

螢幕中,起搏器感染細菌的部位被層層剝開,一塊表面硬似蛋殼的手術視野暴露出來,傷口下有反複感染的膿腔,不斷産生膿性分泌物,蘇映軍仔細分離傷口、清創、沖洗,避免拔除時将感染組織帶入血管。

“救命”裝置引發“要命”感染 高難度手術精準“拆彈”

手術過程比預期艱難,僅這一環節就耗時1小時,一旦清創不徹底,後續的工作都将是徒勞。

“救命”裝置引發“要命”感染 高難度手術精準“拆彈”

在造影下,分離過程并不直覺,手術很大程度上依賴醫生的經驗和“手感”。起搏電極與血管粘連過緊,劉兵用一隻手握住鎖定探針錨定起搏電極,建立“軌道”,另一隻手将機械擴張鞘一點點往前探進,分離電極導線沿途粘連的纖維組織。

“救命”裝置引發“要命”感染 高難度手術精準“拆彈”

“完整拔除兩根起搏電極。”222分鐘,一場無聲的高風險、高難度“戰役”在DSA手術室落下帷幕。

作為國内首批開展心髒起搏器植入和拔除的心血管内科專家,劉兵表示,科室始終以患者為中心,同步國際先進診療水準,解決患者的“心頭大患”。

“救命”裝置引發“要命”感染 高難度手術精準“拆彈”

華商全媒體記者 陳夢揚

據 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