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作者:環縣融媒

近年來,随着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鄉村采摘經濟在廣袤的農村大地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成為鄉村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注入了強大動力。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盛夏時節的毛井鎮紅糜灣村,山巒疊翠,綠樹成蔭,成片的杏林遍布山坡梯田,房前屋後,紅綠參半的杏果挂滿枝頭,呈現出一幅田園美庭院秀的鄉村景色。自6月下旬以來,紅糜灣村的500畝紅梅杏陸續進入成熟期。田間處處彌漫着杏兒的香甜味,遊客們手拿小籃子穿梭其中,采摘、品嘗,體驗了一回當“果農”的快樂。果農們忙着采摘、裝箱、搬運,幹勁十足,一幅盛夏紅梅杏的豐收喜人畫卷徐徐展開。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得益于當地優越的地理位置、光照、溫度和土壤條件,紅糜灣村生長的紅梅杏色澤鮮豔、果面亮麗,熟果其色半紅半黃,果實晶瑩飽滿,果肉細膩多汁,酸甜可口,食之甘甜滿口留香,富含鉀、鈣、硒、鋅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C,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水果,更是夏季降熱解暑的佳品之一。2016年以來,毛井鎮積極動員群衆在發展羊産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采摘經濟這一富民産業,目前紅糜灣村32戶農戶種植紅梅杏面積達500畝,栽植7500餘株杏樹。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今年,對于果農陳軍來說,是喜獲豐收的一年。多年來,他一直緻力于紅梅杏的種植。如今,他滿懷信心地經營着這片果園。“我種植紅梅杏近十年了,在這期間,摸索了一些經驗,今年紅梅杏大豐收了,口感也比較好,肉厚脆甜,色澤鮮亮。自開園以來,通過線上線下的宣傳推廣,客戶滔滔不絕,銷售情況比較樂觀,收入也很好。”陳軍的喜悅心情溢于言表。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今年,一棵樹大概收入300元左右,每斤賣到了8元,現在我們和商戶已經協商好了,兩天後他就全部收走了,這筆收入我們就能拿到手了!”望着滿目的好“豐”景,村民高仁笑得合不攏嘴。他精心管護的十多畝紅梅杏,為其鋪就了通向鄉村甜美生活的“杏”福路。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紅糜灣村黨支部書記靳正林表示,近幾年,紅糜灣村在隴東學院的大力幫扶和鎮黨委、鎮政府的堅強上司下,立足于“羊+”多元産業的發展,積極探索發展了紅梅杏這一采摘經濟,成為助農增收的新動能。“2023年邀請隴東學院農林科技學院副教授門小鵬、胡景平對紅梅杏的修剪技術、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了教育訓練,隴東學院林學院的學生幫助果農對果樹進行了修剪,今年産量非常好。下一步,我們将繼續大力扶持群衆發展紅梅杏産業,提高農民收入水準。”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除了紅糜灣村的紅梅杏,環城鎮也抓住良好機遇,乘上了“采摘經濟”的快車。環城鎮立足村情,發揮氣候溫和、土質好、水源豐富,适宜特色種植水果的優勢,嫁接了李子、蘋果、紅梅杏等特色果品。在郁郁蔥蔥的五裡屯村李子種植基地裡,溫暖濕潤的空氣中散發着陣陣果香。遊客們在地裡一邊采摘成熟的李子,一邊享受着惬意的美好時光。“周末帶着孩子來體驗采摘,既能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又能品嘗到新鮮的李子,真是太好了!”一位遊客興奮地說道。果園負責人穆先生介紹,為了保證李子的品質和口感,他們采用了綠色、生态的種植方式,不施農藥化肥,全程精心呵護。如今,李子采摘已經成為基地的主要收入來源,同時也帶動了周邊農家樂的發展。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我家這四畝李子園已經發展四年多了,今年産量特别好。李子肉厚皮薄、口感脆甜,很受遊客歡迎。尤其是周末和節假日,遊客特别多。”環城鎮五裡屯村村民穆小平說,他們開園已經一周了,銷量可觀,預計今年收入超過5萬元。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穆小平的弟弟穆永紅也是李子的種植大戶。“我們的李子是用本地桃樹嫁接的,口感好,個頭還比較大。開園以來,每天上門采摘的遊客非常多,日銷量可達200斤左右。”談及李子的整體銷量,甜在眉頭的穆永紅笑着說。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據了解,園中的李子品種豐富多樣。目前,新品種脆李子已率先上市,銷售情況良好,價格平穩。而從7月初開始,其他品種也将陸續登場,為人們帶來更多的選擇。李子園裡,一棵棵李子樹郁郁蔥蔥,泛着紅暈的李子挂滿樹梢、綴滿枝頭,滿園果香撲鼻,桃林間彌漫着收獲的喜悅。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這裡的李子,肉質細膩,清脆爽口,深受我們家人的喜愛,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來這裡采摘李子,體驗田園風光。”遊客穆彥伶吃着香甜的李子,滿足感爆棚。

環縣:“采摘經濟”走俏 鄉村振興添活力

産業發展是帶領群衆增收緻富、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環縣不斷優化産業結構,按照“羊+”多元産業發展思路,在做好羊文章的同時,大力發展紅梅杏、李子、蘋果、大棚西瓜、蕃茄等特色農業種植,帶動群衆增收緻富。同時通過廣泛宣傳,帶動農産品消費,建立“特色農業+采摘體驗”的發展模式,激發了鄉村旅遊經濟活力,培育了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繼續閱讀